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勃
广州7年来已投入3亿多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补助文物修缮保护项目近800个。
6月9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中了解到上述数据。
作为主题活动之一,“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创产品推介活动”发布了15个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以及市属各文博单位和相关文化单位设计制作的15个优秀文创产品。
北斗卫星参与古建筑动态安全监测
广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广州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工作。据介绍,自2014年以来,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补助文物修缮保护项目近800个,有力促进广州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积累有益的保护利用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今年4月15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正式启动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推介活动。此次推介的典型案例分为两类:一为典型项目类,即以特定不可移动文物为对象的保护和活化利用项目;另一为典型区域类,即广州市各区文物行政部门在综合性保护、执法监管、活化利用等方面行之有效的创新性举措。
经过评选,“杨匏安旧居修缮及活化利用”、“番禺区文物‘三级联保’”体系等15项典型案例(13项典型项目、2项典型区域)得以向公众正式推介。
值得一提的是,“陈家祠预防性保护与展示提升项目”也入选了本次推介。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介绍,近年来,该馆运用现代高科技动态监测与北斗卫星结合,将古建筑内外安装的裂缝监测、振动监测、白蚁综合防治监测仪器等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集成到统一的可视监控后台,形成古建筑动态安全监测系统,为全省高保护等级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南博开发特色文创产品逾200种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市将文创产品开发纳入立法层面加以保护和推动。《广州市博物馆规定》明确从经费上给予文创产品支持,明确文化创意产品的多种开发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投入、评估机制与博物馆扶持资金挂勾等内容。
广州市各博物馆及一些文物文化公司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涌现了一批优秀文创产品,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简称“南博”)开发的特色文创产品共七大系列,种类达200余种。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采用1+1+N模式,积极探索公益一类博物馆文创模式。2019年全年在陈家祠内共销售文创产品超过16万件,销售总额达到695万元。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将采取多项措施推动文创产品的开发。其中,广州拟推出《关于推动广州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试行)》,允许文化文物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采用独立、授权、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经营;探索建立全市博物馆文创联盟,积聚各馆力量和资源,集中展示、宣传推介文博单位文创产品。
【附录名单】
一、入选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
1 、杨匏安旧居修缮及活化利用
2、南越国宫署遗址二三区回填保护及展示工程
3、逵园保护利用项目
4、万木草堂保护与活化利用项目
5、陈家祠预防性保护及展示提升项目
6、李小龙祖居活化利用项目(李小龙生平展览馆)
7、善世堂修缮工程
8、九成书院活化利用项目
9、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展示和整治工程
10、玉喦书院(含钟氏大宗祠建筑群)修缮保护工程
11、兆年家塾保护与活化利用
12、平和大押旧址活化利用
13、阮海天故居修缮保护与陈列布展项目
14、番禺区文物“三级联保”体系
15、黄埔区文化遗产监督保育工作站
二、获推介文创产品
1、“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摆件系列(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2、“文帝行玺”镇纸(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3、虎小将系列(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4、“陈家祠”积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5、“有福气雨伞”(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6、“运转八方”茶壶(广州博物馆)
7、广博和纸胶带(广州博物馆)
8、“岭南风物”茶具旅行包(广州艺术博物院)
9、帅府日记(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10、“筷意生活”筷子套装(辛亥革命纪念馆)
11、南越国印花砖纹系列文具组合(南越王宫博物馆)
12“喜上眉梢”窗花(南汉二陵博物馆)
13、梅杜莎角龙徽章(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
14、朱雀纹书签(广州市普公古陶瓷博物馆)
15、天香·夜语书签(白云文保)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