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乳源必背镇:打好脱贫攻坚战,瑶胞致富笑开颜
2020-06-05 22:0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发展产业、家门口就业、电商扶贫、移民安置,瑶胞生活迎来巨变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欧辉 钟华

从“无田耕作,倔山成田”到异地搬迁、实现新农村建设,从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到居民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得到保障,实现全面脱贫,南岭深处韶关乳源必背镇的瑶族同胞们,近年来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必背镇是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三个瑶族乡镇之一,瑶族人口占90%,是“世界过山瑶之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乳源县必背镇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调整结构产业等方面入手,一系列脱贫攻坚举措的落实,让世代居住在崇山之巅的瑶族群众笑容格外灿烂。

必背镇街一角

建成茶产业与种养业,带动贫困户增收

必背镇总面积14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5平方千米,林地面积12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85.02%。结合现有的农业基础优势,必背镇借助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契机,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一体化,打造必背镇当地的特色旅游与特色农产品。

2018年,必背镇通过代种、代管、代销的方式种植茶叶68亩,建成必背镇“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基地,贫困户可享受分红,传播当地文旅茶等瑶乡特色文化的同时,带动全镇134户贫困户增收。

必背镇桂坑村农户盘新连夫妇,因缺乏专业技能,只能靠种田养家,加上儿子长期患病、父母年迈需要赡养等原因,于2016年被纳入贫困户。在镇村干部的宣传鼓励下,盘新连开始发展种养产业,仅2017年上半年,他家的种养产业收益就达到2.83万元。

尝到政策甜头,盘新连一家积极性更高了。2018年,盘新连养猪16头,领到8000元产业扶持封顶奖励资金,产业年度收益达4.8万元,远超当年脱贫标准。2019年,盘新连继续发展种养产业,再度领到8000元产业奖励封顶资金,种养产业年度收益达4.88万元。

“非常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要不是政府支持我们养鸡养猪种菜种水稻,我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日子有了奔头,盘新连笑容不断。截至目前,必背镇通过发展种养业发放产业扶持奖励金73.944万元,助推62户贫困户发展水稻、玉米、蔬菜、鸡鸭鹅、牛猪等种养产业,累计年度收益达103.2015万元。

家门口就业,稳定脱贫出成效

据初步统计,目前必背镇共有51名贫困人口已外出务工,剩下67个贫困人口劳动力也可鼓励其外出务工或就近就业,才能改善生活面貌,必背镇必背村农户邓卫林便是其中之一。

2016年被纳入必背镇新时期精准扶贫贫困户的邓卫林,因父母残疾,孩子年幼,一直不愿外出务工。然而家中田地稀少,发展种养产业难成规模,再加上缺乏劳动技能,摆脱贫困难上加难。

帮扶责任人和镇村干部入户做思想工作,让邓卫林认识到,外出务工就业是摆脱贫困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在母病情稳定后,2017年5月邓卫林进入当地一家金属企业工作,同年8月他还考取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他的妻子赵玲也进入当地一家制衣企业务工,两人年工资收入合计达到4.2万元,远超当年脱贫标准。

2018年,邓卫林继续在上述金属企业务工,当年7月妻子再度生育,家中劳动力只剩下邓卫林一人。在帮扶责任人、镇村干部的勉励下,邓卫林顶住压力,除继续务工外,他还抽空种植水稻、杉木发展传统种养产业,保证家庭收入稳定。

经过两年的积累,邓卫林的工作技能越来越娴熟,工作积极性高,表现优异,2019年还被企业评为年度优秀员工。拿到证书和奖金的邓卫林感慨,正是帮扶干部鼓励他跳出山沟沟,前往县城务工,在家门口找到一条脱贫致富路。

发展文旅和电商,助力脱贫增收

当地瑶族刺绣展示

必背瑶族属过山瑶,是旅居美国、泰国、法国、缅甸等地瑶族同胞的发祥地,瑶族文化氛围浓厚,瑶族传统舞蹈、刺绣以及瑶家酿酒技艺传承至今。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必背镇以脱贫攻坚统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直接拉动贫困户就业创业增加收入。

必背镇必背村瑶胞邓小英一家就是依托“文化+旅游+扶贫”实现脱贫的典型案例。2016年她家被纳入贫困户,两个孩子读书,丈夫和婆婆有残疾,她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在帮扶干部的协助下,她找准脱贫路子,开了一间小卖部,看店的间隙绣瑶族刺绣并做成旅游产品,酿当地特产的瑶爽酒售卖。

赵小英介绍说,年瑶绣和瑶爽酒有5000多元的收益,此外她还参与当地民俗原生态表演队,有游客或节庆需要就去表演,也能增加收入。如今赵小英一家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多元,两个孩子也于去年大学毕业,真真正正实现脱贫增收。

必背镇茶叶在电商服务中心平台展销

在必背镇区,摆满茶叶、蜂蜜、香菇和时令蔬菜的精准扶贫电商网点格外引人注目。网点里的蜂蜜是贫困户邓才观家蜜蜂所产。因父亲瘫痪在床需要照顾,邓才观无法外出务工,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养起了蜜蜂,如今蜂蜜销售每年都有一万元多元。

同时据网点负责人介绍,精准扶贫电商网点成立于2019年5月,秉着带动贫困户增收的理念,每个月都会去贫困户家里收集农产品,网点工作人员还专门建立了一个贫困户农产品销售联系群以加强信息交流沟通,去年半年多时间帮助贫困户销售产品6万余元。

建起崭新住房,提升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必背镇茶叶基地

近日,在必背镇政府广场,当地群众手里拿着抽签号码,有序排着队,显得既兴奋又紧张。细问才知道,他们是在忙着抽签分房子。

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必背镇通过分类指导、因户施策,大力实施异地搬迁、危房改造和新农村环境提升,居住在偏远山区泥砖房里的贫困群众搬进了平原区的新居,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村道土路变成带园林的水泥路,群众生活环境得到质的改善。

桂坑村邓细英既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生活困难老党员。几年前,他家从山上异地搬迁。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年逾七旬的她不辞劳苦,天天坚守卡点。她说,享受着党的好政策,就该履行好党员的职责,“虽然我的力量微薄,但也愿意出份力”。

必背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当地异地搬迁群众占全镇人口比例已达70%左右,近几年当地对近200户贫困群众进行危房改造,全镇各村100%实现了巷道村道硬底化,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明显提升。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