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千里至:上海博物馆“江南文化艺术展”已对外开放
2020-05-26 15:2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集15家文博单位之盛,再现江南。展出王羲之《行草书秋月帖页》、董源《夏山图卷》、文徵明《江南春词意图卷》等难得一见的珍品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晶
图/上海博物馆提供

5月25日,“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展览共展出文物197件组,以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主,并借展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15家文博单位的重要文物,涵盖骨角器、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竹木器、玻璃器等诸多门类。

展览海报

本次展览是今年上博开放的又一大展。据悉,展览将持续到8月23日,重要展品包括王羲之《行草书秋月帖页》(拓本)、董源《夏山图卷》、文徵明《江南春词意图卷》等。

展厅现场

197件组作品呈现江南文化艺术

江南文化艺术展是典型的主题性展览,突破单一门类,突破时间脉络,侧重文物阐释,共展出文物197件组。

展览以清代王翚《康熙南巡图粉本》开篇,强调江南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继而引出五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若干小主题,以此讲述崇勇尚智又文秀典雅的江南、安礼乐仪又旷达洒脱的江南,治平济世与明德修身的江南,阳春白雪与市井浮生的江南,抱诚守真与海纳百川的江南。力求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历史之重,体会江南文化。

展览现场的康熙南巡图第七卷粉本

展厅布置得古雅精致,白墙黛瓦尽显江南韵味。一走进序厅,最显著位置的展柜展出的是《康熙南巡图》(第7卷)粉本。

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研究馆员谷娴子对记者介绍,将这幅作品放在序厅,是为了开门见山表明江南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史上康熙皇帝曾6次南巡,他在第二次南巡结束之后,召集了很多江南的画家共同绘制当时南巡的盛典。

谷娴子说,《康熙南巡图》的定本一共有12卷,分散于世界各地 ,上博此次展出的是第7卷的粉本,表现的是从无锡到姑苏的这一段的繁华盛景。

董源《夏山图卷》和王羲之《秋月帖》切勿错过

本次展览的第四板块名为“雅意闲趣——南国古来风物好”。本板块是此次江南文化艺术展展线最长的,也是展品最精致。其中,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极为珍贵,明代缪瑞云顾绣竹石花鸟人物合册(共十开)较为脆弱。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前者仅展出一个月,后者仅展出五开,并在开幕一个半月后换展另五开。

明代缪瑞云顾绣竹石花鸟人物合册(部分)

据谷娴子介绍,特别值得一提的还包括:王羲之宋拓本《行草书秋月帖页》、文徵明《江南春词意图卷》、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卷》等。

董源《夏山图卷》此前在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上曾短暂露面,极为珍贵。董源是南唐画院的画家,在《宣和画谱》中将其称为江南人,画幅所绘亦是夏天江南的景致。

《秋月帖》则是王羲之信笔回复友人盛夏问候的一缄书札,行草书,因起首的第一句为“七月一日羲之白”,又称《七月帖》。

王羲之《行草书秋月帖页》

作为吴中文人描绘江南的典范,文徵明的《江南春词意图卷》是与江南主题最契合的一件作品。该卷是文徵明以倪瓒《江南春》词意所作,描写出江南春景木叶初碧,草长莺飞,一片旖旎景象。描绘此卷时作者时年六十一岁,正是画风醇熟之时。

文徵明《江南春词意图卷》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