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通讯员 粤交集宣
5月15日,在虎门大桥恢复交通首日,虎门大桥管理中心举行虎门大桥恢复交通通气会。国际桥梁与工程协会主席、同济大学教授葛耀君、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廖海黎、广东虎门大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先泉等接受了媒体采访。
国际桥梁与工程协会主席、同济大学教授葛耀君介绍,目前因为涡振导致桥塌等事故的发生率是零,主要是考虑司乘人员的舒适性。虎门大桥的振动幅度也借鉴了国际标准,现在虎门大桥启动一级响应,是控制振幅在20公分以内,就符合通桥的标准。现在开通大桥,说明桥梁没有安全问题,而且舒适性方面也没有问题。
据葛耀君介绍,虎门大桥振动频率在不断降低,最开始5日的涡振,振幅是0.37赫兹,平均3秒钟振动一次;到后面降到0.275赫兹,4秒钟振动一次;再到0.225赫兹,5秒钟振动一次。
对于接下来虎门大桥是否会受台风影响?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廖海黎回答说,虎门大桥设计最初就考虑了颤振和涡振。这次出现涡振后,也加紧对颤振相关进行检测。(虎门大桥)肯定不会出现颤振,几乎不会受到台风影响。
廖海黎进一步介绍,现在还在准备更长远的控制措施,保障虎门大桥长期可靠运行。
目前为了让虎门大桥不再振动,一是通过空气动力学措施,简称气动措施。通过风动实验,再采取措施,减小风对桥面的作用力,让虎门大桥恢复;
二是动力学措施,主要是在桥梁内部加上一定量的水箱,通过水的运动耗散风引起的振动的能量,这个也就是阻尼措施。
廖海黎表示,目前来看,这段时间通过紧急实施这两个措施,效果比较明显,虎门大桥恢复正常。
在确定恢复交通前后,虎门大桥做了哪些准备与保障工作?
广东虎门大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先泉表示,在确定恢复交通前,交通、交警、路政、海事、气象、应急等单位已召开专题会,研究制定恢复交通前的准备工作,确定了加强管理和做好应急保障的预案。目前,悬索桥采取了抑流措施并在桥上增加了高清摄像头和自动监测系统,桥梁上行车是安全的。
下一步将适时组织桥梁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各单位联动,及时发布交通管控指引信息。
其他措施还有:
◆增加两地交警、路政、拯救值勤点,目前共有12处,加大巡查巡视密度,提高交警、路政及拯救见警率和处置效率;
◆落实轻微事故快处快赔快撤机制,在大桥两端设立快处快赔服务点,做好应急服务;
◆在悬索桥启用IP广播系统,规范广播系统语音提示用语,提醒引导司机安全通行;
◆启用双向交通信号灯,适时控流控速,确保安全;
◆加派运维人员,保证摄像枪、照明等机电设备、交通标志标牌等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收费站开足车道,按预案快速进行特情处理,确保畅通;配置应急药箱,确保快速应对突发状况。
需要特别提醒,虎门大桥继续执行限行政策,全天候禁止货车、40座以上的客车通行。同时,提醒过往的车辆安全驾驶,特别不要超速,不要在桥上停留。
虎门大桥于1997年建成通车,连结广州南沙与东莞虎门,横跨珠江狮子洋入海口,其主航道跨径888米。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