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蔡梦婷
2020年5月12日,“为水:林若熹个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国画家林若熹工笔、写笔、没骨、白描等方面的探索和成果,将持续至6月2日。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对岭南画派的史学梳理,对“后岭南”艺术及文化的发展演进的关注,是美术馆学术研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林若熹是一位“后岭南”脉络中绕不开的画家。
本次展览侧重呈现画家长期对“现代没骨”的研究,通过中国画的不同形式的实践探索,从线、到墨、到水的审美延伸和转换,为中国画注入现代的元素。
其中在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得铜奖、广东美术馆馆藏的经典作品《春夏秋冬》组画,不仅向全国美术界展示出一种瑰丽的岭南绘画,更为林若熹的艺术创作开启了广阔的天地。
作为创作者,林若熹克制于自己对于作品的描述。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解读,作品的内容是永远讨论不完的。他说:“具象只是工具,表达的内容在抽象之中。所以一幅作品给你的感觉怎么样,它就是怎么样。”
展览学术主持、著名评论家李伟铭认为:“林若熹特别乐于在矛盾冲突的元素之间寻求合适的平衡点。”这在林若熹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林若熹在向记者介绍工笔画《君兰访客》时表示,画面以近处山草的暖色与远处天空的冷色、以盘旋在画面底部的鹰带来的压抑感与画面整体的通透感作对比,通过这种极端的矛盾形成画面自身的平衡。本次展览主题“为水”则体现林若熹对于中国画革新的理解。
在《红椿春雪》中,林若熹以“精确的计算”让水墨流淌、晕染,形成氤氲缭绕的云雾,为近处渐渐消失于地平线的椿树林与天际出现的田垄又营造了一份静谧、梦幻的气氛。
现场导览时,林若熹感慨:相比于具象的椿树,没有形象的水才是最难控制、最难画好的,越是抽象越难画。
在理论著作《水论中国画》、《破形中国画》中,林若熹就提出“中国画的发展从观念的绘画形式看,是从骨到没骨。骨因水而没骨,骨是指笔墨,没骨指越出笔墨的染色。”
所以当水被主动运用时,便进入现代没骨画,他就进一步认为:“水是中国画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