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告诉你:有钱有闲的宋朝人有多会玩?
2020-05-05 17:4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宋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光”时刻之一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随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等以宋朝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播出,宋朝风物和市井风情重归现代观众视野,剧中人物的吃穿用度和衣食住行,为观众津津乐道。

一直以来,宋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光”时刻之一。著名学者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法国汉学家白乐日认为宋朝是“现代的拂晓时辰”。那么,真实的宋朝究竟有哪些有趣事物?

《清平乐》画面精美

衣:等级分明清新雅致

《清平乐》中,宋仁宗(王凯饰)对贵妃张妼晗(王楚然饰)极尽宠爱,哪知,张妼晗身穿一袭与身份并不相配的红褙子与其他妃子斗艳,遭到仁宗训斥。此外,剧中太后刘娥也因要求穿天子服祭祖而被言官挞伐。可见,宋人对于礼仪与服饰极为看重。

沈从文在《古人的文化》一书中,描述了宋朝的衣服制度:“衣带的等级就有二十八种之多。黄袍成了帝王的专用品,其他任何人都不许穿,穿了就算犯罪。规定的官服,有各种不同花色。每遇大朝会或重要节日,王公大臣们必须按照各自的品级,穿上各种锦袍。”

剧中,后妃们华贵的珍珠妆让观众大喊惊艳。历史上,尽管仁宗勤俭,后宫也还是很奢华,“衣服、椅披、椅垫,都绣满花纹,甚至缀上珍珠……皇后凤冠上满是珠宝,还有用金银丝盘成整出王母献寿故事的……贵族妇女的发髻和花冠,都以‘大’为时髦,发上插的白角梳子有大到一尺二寸的。”

张贵妃的珍珠妆

宋朝服饰的配色打破了唐代以红紫、蓝绿为主色的习惯,“采用各种间色,粉紫、黝紫、葱白、银灰、沉香色等等,配合使用,色调显得十分鲜明;衣着的花纹,也由比较呆板的唐式图案改成了写生的折枝花样”——少了大红大绿,多了清新雅致。

《清平乐》中,皇帝与大臣们的超长帽翅,被网友们戏称为“保持社交距离最佳穿着”,也是取材于现实。沈从文记叙:“宋代男子官服大袖宽袍,纱帽的两翅平直向两旁分开,便服还是小袖圆领如唐式,脚下多改穿丝鞋。”

食:美食盛行,酒肆繁多

宋朝是一个美食的时代,豆芽菜、火锅、火腿、东坡肉等美食的最早记载都在宋朝。刘朴兵在《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中总结,宋代的饮食文化细腻精致,花色品种众多,无论是主食面点还是副食菜肴,都全面完成了品类的细化。此外,此时素菜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菜系,能把蔬菜、菌类、竹笋、豆腐等素料加工成各种色香味俱佳的美馔,证明当时的烹饪技艺达到了相当水准。

菜肴摆盘讲究

汪曾祺在散文《宋朝人的吃喝》记叙:“宋朝的面食品类甚多。我们现在叫做主食,宋人却叫‘从食’,面食主要是饼。《水浒》动辄说‘回些面来打饼’。饼有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锅、新样满麻……《东京梦华录》载武成王庙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五十几个炉子一起烙饼,真是好家伙!”

宋代经济繁荣,交通便利,南方的海鲜珍品也大批运到京城。欧阳修的《初食车蜇》一诗,描写北宋时南方海鲜大举进入京城的盛况:“累累盘中蛤,来自海之涯。坐客初未识,食之先叹嗟……瑞璨壳如玉,斑斓点生花。含浆不肯吐,得火遽已呀。共食惟恐后,争先屡成哗。”

另外,宋朝的酒楼食肆繁盛。《清平乐》剧中也有反映——平民梁元生本在干娘酒楼中采买酒曲,后在宋与西夏的对战中立下大功,但他拒绝了官爵,专注经营酒楼,还盘下了拥有真实原型的京城第一楼——矾楼。

住:精巧讲究,防火有招

《清平乐》中,多用精致讲究的对称式构图展现环境与建筑。与唐时的粗犷宏伟之风相比,宋代建筑更加精巧丰富和多彩。

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记载了当时中国本土建筑在样式和技术上的显著变化,首次提出材分模数制和斗拱结构。宋朝讲究礼制,建筑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每个建筑的规格和尺寸都要符合其主人的社会地位,材分模数制就是封建礼制的重要体现。

当时木质建筑盛行,“防火”便成为宋人安居乐业的重中之重。《清平乐》中讲到,京城地震,曹皇后一边请皇帝移驾空旷之处,一边指挥宫人检查厨房、仓库是否失火,这让皇帝赵祯感佩之余,也生了忌惮之心。历史上,宋朝非常注重防火,如绍兴三年宋高宗下诏指示临安府“分定地段,分过缓急,火发各认扑救”。《宋会要辑稿》中还记载了当时主要的救火器具,有水桶、水囊、水袋、唧筒、麻搭、火叉、火钩、火镰、云梯等,相当系统和专业。

玩:焚香盛行,争当猫奴

宋朝人在玩乐享受方面也相当讲究。《清平乐》里,皇帝福宁殿、后妃宫内、士大夫家中都可见袅袅青烟,皇后曹丹姝更曾组织品香会。

宫女制香

和剧中“斗香”的情节一样,历史上宋人会将珍藏的香品拿出来一较高下。宫中亦设有香坊,由制香匠人研发香型,妃子们也通过创制香品,来争抢风头,笼络帝心。陶谷《清异录·熏燎·斗香》中有载:“中宗朝,宗纪韦武间,为雅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也曾写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宋仁宗的“文豪大臣团”中,不乏焚香爱好者。苏轼在《三月二十九日》中写道:“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晏殊也作《踏莎行·小径红稀》:“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另外,“有钱有闲”的宋朝还是一个盛产“铲屎官”的年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人求猫需以礼相“聘”:亲戚朋友家的母猫生崽,想要养小猫的人家,需准备一份或是红糖、或是盐、或是鱼的“聘礼”,上门“礼聘”。宋城中亦有专门的宠物市场,商店有猫粮、狗粮出售。宋人甚至有了“改猫犬”行当,即为猫狗做美容:捣碎凤仙花为猫狗染色,为宠物配精美的项圈……

宋朝取消了唐朝的宵禁制度,百姓们开始拥有了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清平乐》中,公主徽柔与伙伴聊天,因为鲜少出宫、市井见识少而落了下风。仁宗护女心切,对女儿承诺:“爹爹便带你去大乐场,挤在圈子里看女子相扑,带你上矾楼。”这段戏展现了宋人逛夜市的场景,还特意给了“相扑大赛”颇多镜头。

帝后逛夜市看表演

(部分参考资料:沈从文《古人的文化》、汪曾祺《食事》、李诫《营造法式》、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刘朴兵《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剧照
责编 | 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