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 泉
正如英国《名利场》杂志所说:“倘若伦敦能够给自己选一位最佳的传记作家,他肯定是彼得·阿克罗伊德。”当下,广州如果要给自己选一个传记作家,该选谁呢?
我早就拟定了四个标准,谁要是占住了这四条标准,谁就或可为广州立传,我就做《广州传》的责任编辑。
这四条标准的第一条是:他(她)必须是广州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就像彼得·阿卡罗伊德是伦敦人一样。为何?一个作家能创作无出其右的作品,大多是关于其故乡的。
其次,此人须是一个成熟作家,有经典的代表作,在业界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这也是一个必备的条件。作家很多,但是有无影响力足以说明这位作家的作品是否得到读者认可,或者说作家的人生积累是否足够丰厚、作品是否足够成熟。这位作家的作品应当不止一部,最好有系列的作品出版,发表作品自当不在话下。也就是说,这位作家的作品应当已经为广泛的读者所接受,且有一定的深度,影响了至少一代人。如此,他(她)写出的《广州传》才有更广泛的读者基础。
其三,《广州传》的著作者应该是一位史学家。前面说了,在广州,有很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家,但他们都不是文史学家。文史学家是文史兼具者。如何判断一个作家兼具史学家的素养呢?哪个作家不懂点历史呢?标准又是什么?我说,这标准就是这位著作者应该有史学著作出版,且有广泛的影响力。对,这一条对更多的纯文学写作者而言是一个挑战,大多虚构类的作家不符合这一标准。而《广州传》显然是非虚构类的文学作品,这是不容争辩的,具备这一条件亦应在情理之中。
第四条标准是这位著作者年龄应该在六十岁以上。你也许觉得这一条太过怪异,为什么?中国人都懂“年满花甲”四字,换句话说是活够了一甲子,接着就要开始另一甲子,其实,这意味着具备了相应的人生感受和经历。年过花甲,人定然有一种沧桑感。一个作家,要成就一部横跨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城市传记,这也该是基本条件之一吧。一个只是发表了三五个中短篇小说的青年作家,要写出一部《广州传》,很难想象其况味如何。
“设置”好了这些苛刻的条件,看看,谁堪胜任呢?
有一个人,唯他可堪此重任。这就是叶曙明先生。他是一个广州人,土生土长,年届六旬略有余,第一与第四个标准,他是合上了。他当然也是一个作家,八十年代与莫言、马原、洪峰、孙甘露、苏童、潘军、余华、格非、北村、叶兆言等当代著名作家齐名,曾被文艺评论家、台湾大学蔡源煌教授称为“当今华文世界最具潜力的作家之一”,其小说代表作有《环食·空城》。上世纪90年代后改写历史类题材。他写历史题材有两个方向,一是中国近代史,二是广州史。他的史学路线是清晰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著作有“近代史三部曲”《大变局:1911》《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中国1927·谁主沉浮》,还有《大国的迷失》《军阀》《草莽中国》《共和将军》,广州史的系列也有很多,如《百年激荡:20世纪广东实录》(三卷,计150万字)《其实你不懂广东人》《广州旧事》《万花之城:广州的2000年与30年》《广州往事》《水城记忆:广州河涌史》《雕刻美色:广东玉雕》《最是梦萦家国:霍英东与改革开放》等。《其实你不懂广东人》一书曾经引发国内关于广东人现象的讨论,而他也被誉为广东文化的代言人。
显然,叶曙明先生是《广州传》最适合不过的人选。眼下,《广州传》已经在他手中完成,洋洋洒洒六十余万言,从四月开始已经在《广州文艺》连载,本月底,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小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