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近日,一段“交警扮盲人带导盲犬坐公交被赶,狗狗哭了”的视频上了热搜。
其实,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是“国际导盲犬日”,在呼吁社会公众理解和接纳导盲犬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时常困扰着导盲犬主人,那就是如何引导人们正确地与导盲犬相处,为导盲犬提供一个合理友好的工作环境。
4月28日,一场帮助视障咖啡师及导盲犬优化工作场景的共建工作坊活动在广州荔湾“一起开工社区”举行。
该活动由广州市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发起,旨在总结其下公益项目手心咖啡项目外出摆摊时导盲犬加入后的服务流程设计,同时为导盲犬提供一个合理友好的工作环境寻找一些建议。
导盲犬外出工作面临的尴尬和困扰
手心咖啡项目诞生至今已有两年了。据项目统筹周琪璐介绍,项目的初衷是为视障朋友提供更多职业选择的可能性。现在,项目一共签约10位咖啡师,他们都是全盲或低视力的残障人士。而参与咖啡师培训的视障人士已经超过100位。
“项目刚启动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店面。我们需要找寻不同的公益摊位,有一个与公众连结的空间。我们希望以咖啡为载体,视障朋友也能回归到正常社交中。”周琪璐说。
近一年多以来,经过培训的视障咖啡师们在广州大剧院、广府慈善庙会等场合多次摆公益摊位,出摊次数达20-30次。
过程中,导盲犬也跟随主人一起外出工作,但也面临不少尴尬和困扰,比如有不少路人会对导盲犬感到好奇,甚至逗引或喂食导盲犬,这会影响到工作状态中的工作人员及导盲犬;在活动现场复杂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导盲犬有一个安全位置,也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手心咖啡店已有两位视障咖啡师使用导盲犬支持工作,韦琳是其中一位。现场,她分享了自己曾遇到过的真实场景。
“有一次出摊,我把导盲犬放在身后。很多客人第一眼先看到了狗狗,于是很激动地冲过来,想要抚摸。这时我们就会对他们进行劝导,但心里会感到很为难:这样会不会让客人觉得不友好?”
她说,“我很感激大家不拒绝导盲犬,但也不要太热情。有时还会有人给导盲犬喂吃的,我看不见,身边小伙伴提醒我才知道。有的食物很可能对导盲犬产生伤害。”
当然,也有一些友好的对待。韦琳说,有时她会去酒店参加活动,经过提前和酒店沟通,在提供的本人残疾人证、导盲犬使用证、导盲犬的防疫证明等证件后,酒店会安排工作人员为其指引,欢迎他们到来。
她表示,充分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随后的头脑风暴中,现场参与者提出了很多优化导盲犬工作环境的建议。
例如,从事产品研发的专业人士陈先生提出要强化导盲犬的视觉识别度,并通过配备相应的装置,起到更好的推广效果。也有人提出,可为导盲犬制作一个带有宣传功能的可移动小屋等。
视障咖啡师:希望更多人认识、接纳导盲犬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聆听了视障咖啡师韦琳的故事。
26岁的韦琳来自广西,由于先天性青光眼,从小她的视力就和普通人不一样,大二那年,随着眼压升高,视力慢慢下降,她只剩微弱的光感。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想学做咖啡,想开咖啡厅。2018年5月了解到手心咖啡项目后,就报名了初级班。”韦琳说。
参与实习时,从刚开始的紧张摸索,到熟练操作全部流程,她只用了两个多月。如今,她是手心咖啡店店长,还拥有了一只亲密伙伴——导盲犬Alan。
Alan是去年6月进入到她的生活的。此前,Alan一直在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接受专业训练,在达到成为导盲犬的标准后,Alan需要和提交申请的视障人士进行匹配。
由于导盲犬数量稀少,并不是每个视障人士都能等来好消息,而韦琳幸运地成为了Alan的主人。实际上,这时距离她提交导盲犬申请,已经过去了2年。
在基地与Alan共同训练一个月后,韦琳开启了崭新的生活。习惯了用盲杖的她,刚开始还有点不太适应。
“因为盲杖是帮助我自己探索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的,而Alan会带我绕开障碍物,有时遇到楼梯或者柱子,它会停下来。另外还要学习它的口令,比如直走、左转、右转、坐着、趴下、站起来等。走路时又要发指令,还要手脚配合,感觉自己不太协调。”她说。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Alan已经成为她独自在广州生活的一个“伴”。以前出行,总要小心翼翼地探索,担心路上随时会出现的电线杆,有Alan在,只要告诉它怎么走,它就能带着韦琳顺利抵达。
令人难过的事情偶尔也会发生。有一次,韦琳和Alan一起进地铁,经过一对夫妇时,他们对导盲犬的出现感到非常惊讶,直呼“为什么会有狗进来?”在韦琳解释这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导盲犬后,他们仍对Alan抱有意见,让韦琳“看好它”。
韦琳无奈地说,自己看不见。但得到对方的回复却是:“看不见就待在家里,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还要带一只狗出来。”
韦琳说,她希望能有更多人认识导盲犬、接纳导盲犬。“不需要你为它们做什么,只要接受它们,不拒绝它们就好了。”
广州现有7只导盲犬,呼吁更多人支持其发展
据了解,广州目前共有4只导盲犬在工作中,另有3只在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接受训练,但申请导盲犬的视障人士超过140人。能否匹配到合适的导盲犬,可以说是一件需要“凭运气”的事。
广州市海珠区赛北斗导盲犬服务发展中心主任、导盲犬导师李苑甄介绍,匹配时会考虑申请者的性格、身高、体重、行走的步数、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一个很外向的人,如果导盲犬的性格很内向,就没办法匹配在一起;导盲犬走路的步数为每分钟90步,如果一个人走路的步数是每分钟70步,导盲犬比人走得快,那么人也会没有安全感。
因此,“运气好”的申请者也许只需等待几个月,“运气不好”的或许要等好几年。
在导盲犬的挑选和培训方面,她介绍,狗的个性、身体等多方面因素会影响它们能否最终成为一只导盲犬,目前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主要从国内寻找狗仔进行培养,但它们的条件大多达不到导盲犬的标准,后期只能被逐渐淘汰,这也是为什么导盲犬数量不多的原因。
“所以接下来,我们打算从其他导盲犬学校引入一些有导盲犬血统的狗仔,这样成功的几率会高很多。”她说。
而即使找到了更多合适的狗仔,导盲犬培训的成本也非常高。李苑甄透露,狗仔一般从出生8个星期开始就接受基础性训练,两年专业训练完成后的费用约为25-29万元。
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是目前广州市唯一一家导盲犬培训基地,成立于2015年,作为非营利机构,全部培训费用都来自大众捐款,但现在,他们在筹款方面也面临困境。
“因为捐款的气氛不是很强,可能大家都很担心,捐的钱能否帮到视障人士和导盲犬。”她说。
她表示,按照国际导盲犬宗旨,视障朋友无论经济条件好坏,都可以免费申请导盲犬,希望导盲犬可以帮助他们生活更加自信、自由、独立、有尊严。
另外,导盲犬也为一个家庭减轻了很大负担,如果家庭中有一位视障成员,可能需要专门请人照护,视障成员自身也会因为过于依赖别人而不开心。而导盲犬不会发脾气,不会无缘无故请病假,也不会有情绪问题,相对请一个人,成本效益会更好。
去年,由于场地拆除问题,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从海珠区丫髻沙岛搬迁至番禺区渔人码头。李苑甄告诉记者,现在的场地太小,只能作为办公室,希望能有更适合导盲犬学校的场地,有利于它们更好地成长和训练。
“如果大家有合适的地点能推荐或提供,可以联系我们,大家也可以关注‘广州市赛北斗导盲犬服务中心’公众号为我们捐款。”她说。
导盲犬礼仪“三不一问”:
不干扰——请不要以任何声音、手势、动作及拍照,干扰正在工作或训练中的导盲犬。
不喂食——请不要以食物尝试吸引导盲犬的注意或直接用食物喂给导盲犬。
不拒绝——请不要拒绝导盲犬或训练中的导盲犬进入任何公共场所
一问——意思是遇见视障朋友请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为什么是这“三不一问”?
1.如果导盲犬被路人刻意干扰而分心了,主人便可能碰撞到障碍物,更严重的可导致交通意外。另外如果路人在导盲犬身旁拍照,导盲犬会视为障碍物,尝试避开,这会影响了导盲犬的判断能力,也会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2.在视障朋友方面,他们听到有人在拍摄,但却不了解在拍什么,加上导盲犬跟平常走路不一样了,这样会使他们很担心,构成压力。而且大家也不应该在没有得到对方同意前,偷拍别人。以食物干扰导盲犬也会导致相同的情况和危险,所以请大家千万不要尝试。
3.视障朋友外出时,虽然有导盲犬的帮助,但是仍然有可能因为外来的因素走错方向,甚至迷路。在人不多的地方,他们是很难找别人帮忙的,如果你能够主动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忙,这将成为一件很暖心的举动。(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