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莫谨榕 通讯员 岳瑞轩
当前全球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投资带来不少的影响,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外贸大省,近日,记者在广东调研走访中发现,随着税费优惠政策和出口退税新政策等一揽子税收组合拳的落地,大批外贸企业将省下来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迅速通过转产、转销等方式应对外贸新形势,实现了生存发展突围。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税务部门为全省3.5万户出口企业办理退(免)税656.74亿元,“非接触式”的办理比例接近100%。2月以来,全省符合条件的正常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在5个工作日内,较去年全国平均办理时间缩短一半,为878户企业采用实地核查“容缺办理”出口退税,共充实资金流3.26亿元。
税收政策带来的“急速输血”
在生产型出口企业享受政策“急速输血”的同时,不少从事跨境电商、外贸交易等企业也不同程度收获了税费减免“礼包”。疫情期间税费优惠政策为稳住外贸“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落户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最早的港资厂之一的创辉塑胶(惠州)有限公司,是从事加工贸易的一家小微企业,主要生产塑胶玩具,产品100%出口欧美、加拿大等。受疫情影响,该企业今年初的营业额同比下滑高达60%,与此同时,人力成本、物流成本也增加了不少,让规模较小的企业“压力山大”。创辉塑胶(惠州)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余智强也表示,“逾3万元的出口退税和7.5万元的社保费政策减免,解决了燃眉之急,我们渡过难关也多了一分底气。”
输往大型出口企业的资金流更为可观。名创优品集团在过去两个月时间收到1亿元左右的退税款,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享受房土两税、社保费以及捐赠等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共获近2000万元的税费减免。
据了解,为了帮助外贸企业应对新挑战,广东省税务局高度重视税收经济分析工作,深入开展政策效应分析,最大化地发挥“以税咨政”的职能作用,为疫情期间科学决策献言献策。专门组建“进出口税收分析团队”,深入挖掘和分析出口退(免)税数据、增值税发票数据、海关出口等多方面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多维度深入分析经济运行动态;建立重点行业和主要出口企业台账,向出口企业问需求、解难题,深入了解疫情对出口企业运输货物、出口订单、原材料供应、生产能力的影响,针对性提出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的意见建议。
转战国内市场,新平台有新商机
从当前外贸企业采取的行动不难发现,从外贸战疫的“上半场”到“下半场”,企业正以积极自救的姿态迎合市场新趋势,将“回流”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出口转内销,是不少外贸企业选择的自救办法。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产业向好发展的趋势,让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嗅”到了国内5G市场发展的“新商机”。
“我们经过讨论后,决定接入区域5G供应链,为国内知名通信企业提供基站设备、无线模块等加工产品,由外贸转向内销,打通国内市场。”刘元华说道,“在我们‘转向之路’上幸亏有税务部门的帮助,我们才敢大胆迈步。”
与客户群体的变化同步的,是生产线的调整和员工的再培训。接连“到账”的税费优惠,恰好让公司有更多资金保障员工的薪资,加大员工技能培训,增强员工的稳定性。“我们资金流得到了进一步盘活,在优化生产设备、针对国内客户研发生产流程等方面也有了更多投入的资本。”刘元华表示。
企业转内销证明如何申请?税务、海关、外汇之间如何衔接?市场的转换带动着企业发展运营的一系列调整。在了解到企业发展新方向上的“障碍”后,东莞税务部门迅速抽出业务骨干组成专门小组,上门一对一辅导,充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转内销生产计划、资金运转等情况,帮助解决该企业在转战国内市场过程中遇到的税务问题,为企业建立起生产销售的涉税管理新模式,帮助企业抓住趋势向高端化转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戚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