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苏荇
编者按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令不少人的体育健身方式发生改变,体育老师转型成“体育主播”,体育网课成为大中小学上体育课的主要方式;运动达人、线下健身机构转向线上寻找机会,令线上体育在中国的布局向前快速发展,足不出户也催生了不少网络体育赛事,别有一番红红火火的态势。线上体育成“新宠”,未来又将充当怎样的角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体育寒冬,催谷线上健身新“战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令线下健身行业陷入寒冬,线上运动逐渐成为健身的新形态,也成为相关行业的新“战场”,一场行业洗牌悄然展开。不少运动达人极速转型,有了意外收获;一些健身品牌仍在苦苦寻找在线商业化的盈利模式。
线上健身打破地域限制
广州运动达人林琳有跑步教练资质,疫情期间她萌生开设线上课程的想法。从今年1月29日第一次上视频平台做尊巴体育舞蹈的直播教程,到两个月后的今天,林琳的线上粉丝从最初的几十人增长到了如今的3500人。虽然与一些有大的运动品牌支持的主播粉丝数量从两百多人迅速增长为两万多人相比,这个数据不算惊人,但这两个月带给林琳的收获仍是巨大的。
第一次做线上直播,林琳曾到不同的直播间观察其他主播如何和粉丝互动,钻研如何隔着屏幕传达准确的动作。
“当中不少人过去根本没有舞蹈基础,她们也许没有勇气参与线下课程,但线上课程能让她们摆脱害羞的情绪。我会从简单的动作教起,同时普及运动拉伸的常识,不能让粉丝受伤,这点很重要。”她说。
两个月的努力,林琳从一个线下教练的思维模式迅速转型为线上模式,慢慢知道应该怎么做一个线上课程,过去她曾经营跑团,主要局限在广州本地,如今线上课程的受众不但来自四川、湖北,甚至远在加拿大也有学员观看她的直播。
“地域在线上完全不是问题。接下来我要做的是继续优化课程设计、管理维护线下粉丝群、持续课程热度。复工前每次会有一百多人在我的直播间,如今复工后也仍有五六十人在线,目前情况看来还不错,但需要不断挖掘更多好玩的东西,给粉丝坚持下去的动力。”
催谷线上体育提前布局
辞职后,林琳原本报名参加了一个美国的私人教练课程,希望往专业化教练方向发展,如今这个课程也改为了线上。“课程里一位非常资深的健身老师告诉我们,一些大的体育连锁机构,此前已在布局健身课程,但因为这场疫情的影响,令他们的布局速度提升了至少十年,中国的线上远程体育教育也迎来了一次极速发展。”
从用户体验来说,线上健身教程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曾在广州工作过的钟卓娅这段时间是在老家湖北仙桃度过的,在她看来,线上课程的好处一是解决了在二三线城市无法寻找某些运动类型优质教练的缺陷,二是令运动变得更为便利以及节省时间。
比如去健身房需要带着大包小包出门,里面塞满衣服、洗发水、拖鞋、吹风筒,路上花费时间加上盥洗时间,需要耗费一整晚,现在一个小时在家轻松搞定。但她坦言线下课程也有不可替代性,一是器械多样性,二是社交气氛更好。“比如和老朋友结伴一起现场跳尊巴,是很开心的事情。”
线上健身盈利空间待开发
大量新玩家入场线上健身领域,大量线下健身房面临的生存压力更为巨大,利用手中的教练资源,他们转战线上也更为迅速。
据了解,不少知名健身品牌在这两个月间都推出了线上直播课程。有数据显示,某健身品牌在高峰时期一度超过十万人在线观看健身直播课程,75%客户来源于过去线下的高频消费用户。他们曾在2月推出399元14节课的线上课程,结果四十多分钟售罄,所有课程完成营收50-60万元,不过也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个营收其实没有办法冲抵成本。
今年春节时间较早,对于健身房的市场销售来说是个好年份。广东一知名健身品牌连锁品牌战略中心总监赵长彬告诉记者,原本今年2月可以启动销售,3月可以做掉一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业务。但一场疫情令愿景成为泡影,2月近乎零营收,3月也只有非常低的营收,随着国际疫情暴发,未来形势也不明朗。
“我们每周都会采集三十几个同行作为案例样本做调研,发现有一部分已经处于结业状态。如今全行业都面临困难,怎么优化课程输出,控制市场成本非常重要。我们从2月11日开启线上课程,每天线上直播按系列、按规划输出,实际困难肯定会有。”
赵长彬表示,目前线上课程都是采用免费公益的形式,同时也是一种产品在线商业化的测试。“我们确实希望线上课程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营收,但线上授课有很多限制条件,目前输出以团操课为主,客户没有器械,只能依托于桌椅以及触手可及的东西做课程设计,比常规设计有难度。另外面对面的沟通,和隔着两个屏幕沟通,信息传递掌握不会那么好。”
线上直播值得坚持,引发行业洗牌
虽然暂时还看不到大幅盈利的空间,但赵长彬认为这还是一件值得坚持去做的事情,“就算疫情结束后我们还是会将线上课程作为主流产品,但商业价值未必会很明显,更多体现在出现极端天气,比如雨天、台风天气,我们就会将线上线下产品组合起来,保持会员训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作为单独商品能否成立,现在还很难讲。但我们不会放弃这样的尝试。”
赵长彬认为,这场疫情让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将来健身会慢慢变成社会刚需。“而健身行业经过这次疫情也将面临洗牌,留下的都是头部品牌,客户和优质从业人员都会向头部品牌集中,令整个行业趋于良性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赵亮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