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援鄂战疫!泪眼回望广东医疗队舍身忘我的78个日夜
2020-04-10 09:4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最后一批183名广东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队员今天离开武汉,这场战“疫”中,广东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微光成炬,照亮江城,尽显广东担当

统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李斯睿 张璐瑶 张豪

春暖花开,英雄归来。

4月10日,最后一批183名广东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队员离开武汉,至此,广东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1903名队员全部撤离。驰援武汉的两个多月以来,广东医疗队义无反顾、勇敢逆行,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为当地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如今,我们终于跨过凛冽寒冬,迎来温暖春天;如今,江城已重启,一切正向好。

羊城晚报4月10日A6版版面内容

星夜集结,第一时间驰援疫情中心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场全民战“疫”迅速铺开。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当国家发出驰援湖北的号召时,广东第一时间响应,倾尽全力驰援。

1月18日傍晚,84岁的钟南山院士从广州坐高铁赶往武汉,疲惫的老人挤在餐车里闭目养神的那张照片,让无数人泪目;1月20日,在国家卫健委组织的一场高级别专家组记者会上,钟南山院士代表专家组发出警示: “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除非极为重要的事情,一般不要去武汉。”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1月23日,武汉“封城”,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被摁下了“暂停键”。这一天,受国家卫健委指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抵达武汉,第二天,他便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的ICU病房,开始了与“死神”的“较量”。

4月8日,武汉“解封”,江城“重启”。这一天,桑岭平安抵粤。他见证了武汉从“封城”到“重启”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他与“战友”们无惧生死,并肩作战,共同守护着人民的生命。

“为武汉拼过命”,这是桑岭和广东所有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队员身上共同的“印记”。谁也不会忘记,当国家发出号召时,他们火速集结,勇敢逆行,他们当中,多数是党员,他们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守住这座城,护住一国人。

1月24日是除夕夜,正是万家团圆时。由133名医疗队员组成的首批广东医疗队向武汉出发。他们是广东医疗界的“精兵强将”,更是勇敢逆行的“白衣战士”。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专家郭亚兵,是这支医疗队的队长,早在17年前的北京小汤山医院,他就和SARS冠状病毒“交手”;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时,57岁的他火速请战,星夜出发,奔向了疫情最前线。

国家支援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也在这一天踏上征程。在开往武汉的高铁上,一份简单的盒饭成了他的年夜饭。

17年前,他冲锋在抗击“非典”一线,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不幸感染,在“生死线”上走了一回;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这位56岁的“抗非英雄”勇敢逆行,他说:“我们这个年纪,做事就凭两点:责任和良心。”

1月28日,第二批广东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来了;2月7日,又一批广东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出征;2月9日……78天里,广东共派出1903名医疗队员支援武汉。他们当中,有像郭亚兵、张忠德这样的“老将”,也有“90后”“00后”的年轻一代。

“95后”朱海秀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ICU的护士,出发时不敢告诉父母,进入病房后,她来不及害怕,每天顶着黑眼圈奋战在隔离病房里忙碌着,“我不能哭,因为护目镜会花;我不会哭,还有很多事要做”,朴素的话语让无数人泪目。

“00后”刘家怡是惠州市惠城区中医院的一名护士,勇敢而坚韧的她坚守在方舱医院,守护着队友和患者健康,“我不是孩子了,20岁已是成年人,该有社会责任感了。”

星夜集结,尽锐出征。这场战“疫”中,广东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微光成炬,照亮江城,尽显广东担当。

3月17日,武汉为广东等医疗队举行送别仪式,工作人员扮成卡通形象致谢医务人员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铭明 摄

“啃”硬骨头,精湛医术点亮生命希望

抵达武汉后,广东医疗队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千方百计挽救患者生命。

汉口医院是武汉首批定点医院之一,收治的患者多、病情重,是一块实打实的“硬骨头”。

到武汉的第二天,郭亚兵就带着首批医疗队员(广东一队)接管了汉口医院呼吸六病区;1月28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等多家医院组成的第二批医疗队员(广东二队)抵达,接管了汉口医院另一个呼吸病区。广东二队队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姚麟说,高峰时这里一天就能用完上百瓶氧气。 

广东医疗队员接手后发现,医院在分区布置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于是,队员们从院感控制着手,对病区进行改造,合理划分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最大程度切断了交叉感染的途径。

“病区环境改善后,医患的心情都变好了。很多患者觉得广东医疗队来了以后改变很大,一两天就大不一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护士长李利说。

随着广东医疗队的进驻,汉口医院越来越多患者顺利出院。在郭亚兵看来,优异的诊疗效果,与广东医疗队发挥集体智慧、优化诊疗方案的努力密不可分。

重症救治,是此次战疫中的攻坚战。2月1日,广医一院副院长、钟南山院士团队领队张挪富带着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6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以下简称“协和西院”);2月7日,钟南山院士团队再度派出16名队员接管协和西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他们面对的是“重症中的重症”。

在他们的努力下,重症危重症患者找回生的希望。截至4月6日,协和西院ICU病区累计收治危重症患者96人,转出患者39人,其中累计有创通气人数90人,累计拔除气管插管29人,累计实行ECMO6例。

在武汉协和西院ICU病房,广东医护人员给患者做检查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铭明 摄

在武汉,代表华南医疗最强力量之一的“中山医”尽显实力,多位名专家出征。

1月24日,中山一院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刘大钺、重症医学专家吴健锋首批抵达武汉,他们曾在“抗非”一线奋战,又参与了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阻击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们又一次站了出来;1月28日,中山一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再派“精兵强将”奔赴一线,同时还带去了大量医用防护物资。

1月29日,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联合其他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向全国同道发出倡议书:“凡为医者,侠之大者。

2月7日,中山一院131名精兵奔赴武汉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刘星亮摄

奉命于病难之间,受任于疫虐之际。国有难,招必至,战必胜!” 字里行间,诠释着中山医人“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初心和使命。

2月1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助理杨扬率第三批医疗队抵达武汉后,立即马不停蹄地接管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2月11日晚,他们收治第一批重症病人。此时,距他们接到国家“召集令”还不到48小时,他们创造了新的“中山医”速度。

在武汉,广东中医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用疗效证明了实力。

通过中西医结合,重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市汉口医院等医院,中医药疗效显著。广东中医医疗队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了139张病床,在雷神山医院管理了48张病床,共收治344个病人。这些病人大多数是重症危重症疑难病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出院。

被疫病折磨的患者,心理问题也需要介入。2月24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15人医疗队与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深圳康宁医院共同组成广东省第24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前往武汉进行心理支援工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场战疫中,广东医护人员拼尽全力,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带给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

3月18日,广东医疗队转运ECMO病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心手相牵,广东人民齐“撑”武汉

疫情来势汹汹,为了支援湖北同胞,广东人也拼尽全力——在全球的广东人都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数亿元的捐款源源不断输入武汉。

1月20日,广东省政协委员、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紧急组织了一批药品物资连夜发车,驰援武汉。

1月24日,武汉市慈善总会收到广东房企恒大集团的2亿元捐赠款。同日,广东企业碧桂园集团捐赠1亿元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援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腾讯基金会捐赠3亿元人民币,设立第一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金;广东省总工会向湖北省总工会捐赠200万元,南航集团向湖北省捐赠1000万元,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向湖北疫情防控一线捐款3000万元……

1月27日,广东省妇联向全省妇联组织发出号召,倡导各地积极筹集口罩、防护衣等急需物资驰援湖北,不到一天便筹集各种口罩8万多个。

广东医疗物资驰援武汉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摄

得知疫情来袭,广东省侨联海外顾问、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梁冠军第一时间订购10万个N95口罩空运武汉。

深圳市旅游协会发动行走在世界各地的导游、旅游团,采购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带货”回国,送往湖北。

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火热工地上,也不乏广东力量。联塑、日丰集团的管道,易事特的医院用电设备,美的、TCL的空调冰箱,华为、中兴的5G技术,顺丰、货拉拉的运输服务……来自广东的建材、医疗、家电、通信物资等火速支援武汉。

广东格力电器第一时间向员工发出倡议书,并向火神山医院捐赠大批空调物资,由200多名员工志愿者组成的“先锋队”先后投身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及方舱医院的抢装建设。

广东美的集团也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驰援武汉行动,向武汉捐赠建设火神山医院所需的家电产品。

为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5G通信网络顺利铺设,广东企业华为、中兴紧急派出保障队伍在3天内完成了任务。

“虾饺为热干面加油”,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武汉疫情严峻之时,广东人真的送去了虾饺!1月底开始,一辆辆满载广东农企爱心物资的货车,在声声“湖北加油”中把广东人满满的心意运往湖北。

80多吨蔬菜水果和水产品、4000枚鲜鸡蛋、1吨酸奶,这些只是“前菜”。来自湛江的20吨虾饺冻虾,徐闻村民自发筹集的10万斤韭菜、茄子,源源不断地发往武汉……

随着武汉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广东人还自发“为湖北拼单”,一辆辆满载“湖北籍”果蔬及副食品的大货车进入广东的果蔬市场;湖北的春茶、小龙虾、莲藕、鸡蛋、香菇等也走进了广东的机关、医院、高校、国企等单位食堂。

粤鄂人民心手相牵,八方支援共克时艰。这场战“疫”中,广东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的温暖和力量。

3月22日,广东313名医疗队员撤离武汉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铭明 摄

春暖花开,满载着回忆大步向前

随着武汉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各地支援湖北医疗队陆续返回。自3月18日起,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陆续踏上返程之路。武汉人民用一封封感谢信,表达着他们最真切的情感。

3月20日,广东最大规模的湖北志愿医疗队启程回家。在前往武汉高铁站的途中,交警、铁警列队开道,全程护送;路上的公交车、私家车纷纷鸣笛致谢;一条条横幅,写满武汉人民的谢意;一双双挥动的手、一声声“感谢”……此情此景,让大巴上的医疗队员不禁感动落泪。

“与子同袍”“致敬最美的白衣天使”……3月23日,在送别广东第十四批医疗队员时,武汉青少年志愿者手绘文化衫赠送给医疗队员们,一笔笔略显稚嫩的字迹,背后是小朋友们一颗颗真挚的心,其中作画的最小志愿者只有三岁半。“这件衣服是我们和这座城市友谊的见证,我会好好收藏。”医疗队队员卢健胜感动地说。

4月7日上午,一首粤语版歌曲《万水千山总是情》在武汉天河机场内响起,这是武汉市民代表马贺林为中山一院医疗队送行而唱。马贺林说,在武汉最危难的时刻,广东医疗队逆行来到武汉,挽救武汉人民,我们永远都会记住这份恩情。

在武汉,有一对老夫妻都患上了新冠肺炎,住进了汉口医院,爷爷打着点滴喂老伴吃饭。这一幕,曾被网友称为“爱情最美模样”。

3月22日一大早,在广东第二批援汉医疗队即将返程之际,这对“网红”爷爷奶奶的孙子冯先生来到医疗队驻地酒店,为广东医疗队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保温杯。“保温杯代表着广东医疗队的温度。”他说。

刚满21岁的罗虔浩,是广东肇庆四会人民医院的一名院前急救护士。2月9日,他跟随广东第十一批医疗队驰援武汉客厅方舱医院。3月7日下午,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

即将出院的患者李小姐问罗虔浩:“你看过武汉的樱花吗?”罗虔浩摇摇头,因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来武汉。“等你下次来武汉,我带你去看武大樱花。”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他与患者之间有了一个美好的约定。

“感恩有您,您的援手伸向了我,接过肩头不可承受之重,我们疲惫的身躯没有了病毒侵袭,我们市民有了生的希望……”3月22日,在广东首批、第二批援汉医疗队离开时,汉口医院院长陆家韬赋诗一首,为他们送别。

离别时,朱庆棠感触颇深,他说:“来时武汉一片寂静,有一种悲壮的感觉。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斗,很高兴看到武汉迎来了春暖花开。”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当方舱医院陆续休舱,当昔日命悬一线的重症危重症患者走出病房,生活的画卷正重新展开。如今,战疫仍在进行,防控的力度不能放松,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海报/陈建怡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