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场新闻通气会,解码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2020-03-31 12:5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充分发挥海珠、番禺、黄埔、天河四区优势,在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源,争创国家级平台参与国际竞争

文本整合/孙婷婷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仕 谭铮 张璐瑶

30日,广州市市长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广州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共推出22条举措(以下简称“22条”)。这也是广州出台的首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纲领性文件。

“22条”发布的第二日,即3月31日,广州市即召开“全面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动员活动”,并在随后举行的广州市第61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重点发布。会议不仅邀请了相关部门、各区负责人,还邀请了在穗的互联网企业代表出席,广州向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高地发起猛攻。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将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利好?广州如何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22条”和3月31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透露了这些信息。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分布图

聚焦“22条”

新高地:将推超100个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预计到2022年,广州将建成超过8个数据要素流通治理重大创新成果、15个重大创新实验平台、30个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100个技术领先的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并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领域形成一批数字化治理成果。广州将对新引进数字经济总部企业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奖励。

“22条”提出了“1个目标、3个定位、22条措施”。“1个目标”即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3个定位”即粤港澳数字要素流通试验田、全国数字核心技术策源地、全球数字产业变革新标杆。“22条措施”即研究提出了22条有效提升广州数字经济发展能级和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22条”提出,广州将重点在数据确权、数据流动、新业态监管及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领域先行先试,同时,争取国家支持在广州特定区域实行穗港澳三地数据跨境开放共享及安全管理。

针对数字经济,“22条”强调实施“包容、审慎、开放”的监管模式,探索建立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用、交通、医疗等领域政府数据集分级分领域脱敏开放。

广州首期还将推出超过100个技术领先的数字经济领域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面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创造高地。

新载体:广州四区将推动一大批项目动工建设

“22条”提出,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面积81平方公里)作为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空间载体,充分发挥海珠、番禺、黄埔、天河四区优势,沿珠江东部形成协同联动发展空间格局,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源,争创国家级平台参与国际竞争,即将推出一大批项目动工建设。

海珠区(琶洲核心区)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和应用创新示范,加快打造创新型数字经济总部优势集群,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

番禺区(大学城片区)加快培养高端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全面推进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黄埔区(鱼珠片区)加快建设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科研院所,推动航运、贸易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天河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数字创意以及各种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22条”还提出,建立医疗大数据中心,推进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的共享共用及医药产品溯源等。

新基建:未来3年超2000亿投资智慧轨道交通

“22条”大力布局推动“新基建”项目建设,将加快推动3个高速铁路项目、7个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及一批5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项目。

广州将高水平建设南沙科学城,提高设施建设数字化程度。此外,还要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5G网络,建设基于GPU的人工智能、区块链算力中心,加快推进城际高速铁路和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轨道枢纽城市等。

“22条”还提出率先建立跨区域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工业企业设备、系统、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广州每年将择优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于生物医药数字化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最高可给予1亿元支持。未来3年,广州区域智慧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


“22条”推进:
200个项目入驻、开业、开工,总投资超5000亿元

据了解,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包括琶洲核心片区(30平方公里)、大学城片区(18平方公里)、鱼珠片区(25平方公里)、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8平方公里)。3月31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签约、开工项目超过200个,将形成超过5000亿元的投资。

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荣表示,3月30日,《广州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重磅出台,聚焦国家定位、未来技术、重点载体、设施完善、产业支撑、国际开放、关键要素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2条有效提升广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能级和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力求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大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在全国形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引领优势。

此次“广州数字经济22条”明确提出了全市数字产业集聚发展“一核多点”的协同发展布局,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作为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空间载体,充分发挥海珠、番禺、黄埔、天河四区优势,沿珠江东部形成协同联动发展空间格局,在这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源,争创国家级平台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与各区域型数字经济集聚区协同联动,为数字经济带动城市焕发新活力发挥重大示范作用。

未来3年,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将发生重大变化,极大提升广州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能力。海珠区(琶洲核心区)将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型总部企业集群,番禺区(大学城片区)将形成数字经济创新人才高地,黄埔区(鱼珠片区)建成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天河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将不断涌现数字金融、数字创意以及各种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试验区重要组成部分——
海珠区:琶洲核心片区(30平方公里)
入驻、开业、开工项目共66个,总投资1446亿元

在3月31日当前的试验区建设启动活动上,琶洲核心片区挂牌、入驻、开业、开工项目共66个,合计总投资1446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营业收入3000亿元。其中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码头、TIT数字生活示范区等15个项目集体开工,总投资达602亿元。

优势:

新闻通气会上,广州市海珠区副区长陈建彬表示,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在琶洲规划建设电商总部集聚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经过前期建设和申报、争取,琶洲先后获评首批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广州市总部经济集聚区,今年又成功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成为全省首个大数据方向的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

陈建彬表示,海珠区立足琶洲,积极牵头推进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规划建设。今年1月,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海珠区约30平方公里的琶洲核心片区为起步区、核心区。随着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金融城、鱼珠等区域陆续纳入,初步形成以琶洲为核心的“一江两岸三片区”空间布局。

陈建彬表示,琶洲核心片区有以下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突出。与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隔江相望,构成广州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黄金三角”。规划建设1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和1个港澳客运口岸码头,与港澳地区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交通衔接顺畅高效。

二是产业高度集聚。已引入阿里巴巴、腾讯、复星、唯品会、国美、小米、科大讯飞、树根互联等一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集聚了全区1/4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超2500家。辐射引领效应不断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创新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2019年琶洲实现营业收入2050.78亿元,同比增长36.2%。

三是创新资源丰富。毗邻中山大学、中科院南海研究所等数十个科研院所,拥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8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也落户琶洲。

四是服务配套完善。琶洲有全国第三家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全省首家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中心和首个专业会展与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毗邻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湿地,有黄埔古港古村、广州塔、琶洲塔等文化旅游资源。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完善,是宜业宜居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五是对外交往活跃。琶洲近年先后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世界航线发展大会、“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等高端国际性会议,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作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举办地,是世界展会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19年全年举办展会200多场,展览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


试验区重要组成部分——
天河区:广州国际金融城(8平方公里)
入驻、开业、开工65个,总投资1223亿元

此次参加活动的签署入驻协议项目26个,总投资680亿元;开业项目18个,总投资112亿元;新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431亿元;全部项目总投资1223亿元。

天河区副区长饶洁怡在发布会上表示,天河将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数字贸易、数字创意以及消费新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其中,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势:

饶洁怡在介绍天河区人工智能与数字产业发展情况时提到,天河相关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出主体强、融合深、布局优、环境好四个特点:

一、数字产业化蓬勃发展。软件业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天河软件业营收规模仅次于北京市海淀区,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软件业集聚区。可以说软件业就是天河数字经济的“硬核实力”。2019年天河区规上软件企业933家,共实现营业收入约1600亿元,占全市规模的55%。这些数字经济明星企业共同构筑了天河数字产业的基础优势。

二、产业数字化欣欣向荣。天河是广州第一经济大区、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强区,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想象力巨大的数字融合发展空间,并已初具规模。在数字金融方面,天河区汇聚了全市70%的持牌金融机构,40%的法人金融机构。辖内的广州银行也正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创新科技手段,打造数字化智慧银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小鹏汽车已成为国内首家量产的智能网联汽车品牌。专业服务业方面,天河区还集聚了广州最强的人力资源、法律服务、广告企业,培育了猎聘网、要出发、电声营销等一批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专业服务业“独角兽”。

三、发展平台多点支撑。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天河智谷片区是天河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重要平台。天河中央商务区作为三大国家级中央商务区之一,2019年数字服务进出口额近十亿美元;天河智慧城拥有广州唯一的软件价值创新园;天河智谷片区是我区数字经济新兴发展区域,今年将新落地14家企业总部,总投资额超150亿元、达产后营收预计超300亿元。

四、营商环境充满活力。天河拥有全省众多高水平大学,每年有超过5000名软件工程本科以上毕业生,集聚各类科技创新人才超30万人,是天河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发展的坚实人才“底座”。二是良好的政策服务环境。天河区近年来不断优化产业政策供给,每年拿出近10个亿产业资金,为企业提供“由小到大”全成长周期的扶持。同时,天河还设立了“天英汇”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天河人才港、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产业服务平台,持续加强对企业的服务供给。

饶洁怡表示,接下来,天河将深入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重点,深化人才、技术、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助推天河高质量发展,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试验区重要组成部分——
黄埔区:鱼珠片区(25平方公里)
入驻、动工、投产项目63个,总投资1830亿元

记者获悉,在今天(3月31日)的试验区建设动员活动上, 黄埔区鱼珠片区共63个项目签约、动工、投产,总投资1830亿元,预计总营收3000亿元。 

优势:

黄埔区副区长贺璐璐在通气会上介绍, 鱼珠片区具备以下三个方面优势:

一是科技创新“能量非凡”。近年来,黄埔区聚焦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加快建设国家级适配中心(中国信创基地)、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中心,获批全省唯一广东密码应用和创新示范基地,全力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区”国家金字招牌。

二是产业发展“独占鳌头”。据统计,黄埔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80%,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占全市40%。

三是创新政策“全国领跑”。近年来,黄埔区以创建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企业的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5G产业化10条”、“工业互联网10条、“区块链10条2.0”等系列政策,吸引企业和人才加速落户,形成“主导产业引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生态支撑”的创新生态。

贺璐璐表示,下一步,黄埔区将落实落细省、市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鱼珠片区的发展定位,推动中科院系列大院强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建设,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研发。大力实施“区块链+”计划,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高端软件产业集群。培育“国产芯片+软件+云生态”的国产信创软件产业生态,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区。规划建设以黄埔国际邮轮港、南方智媒大厦、宝能国际中心等重要载体,推动智慧物流、跨境电商、航运服务等数字贸易与数字金融产业发展。重点推动珠江岸线和城中村更新改造,全力打造以珠江黄金岸线为纽带的精品城市。


试验区重要组成部分——
番禺:大学城片区(18平方公里)
入驻、开业、开工项目49个,总投资约1400亿元

记者获悉,本次试验区建设动员活动上,番禺区入驻、开业、开工项目共49个,合计总投资约1400亿元,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总营业收入约为1600亿元。其中,14个签约入驻项目总投资就达到741亿元,30个新开工项目达产后的产值超过600亿元。

优势:

番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吴惠垣在通气会上介绍了广州大学城片区规划建设和番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他表示,广州大学城是广州市的“智核”和广州国际创新城的核心区。2012年,广州大学城于被科技部授牌建设“国家现代服务业国际创新园”;2016年,被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范围;2017年,又被纳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是重点建设和打造的十大核心创新平台之一。

近年来,番禺区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在布局上打造以广州大学城为“智核”,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番禺汽车城、万博商务区、广州南站商务区等重大功能区为支撑的创新走廊,辐射带动全区创新产业园区发展,形成“一核一廊、多点支撑”的创新格局,全面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区”。目前,全区有科技型企业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约1900家,各大科技园区年总产值预计超1000亿元,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完整的产业链为番禺区发展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吴惠垣表示,番禺区在发展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方面有四大突出优势:

一是创新资源优势明显。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等12所高校、20多万师生以及院士、博导等高层次人才1300多名。

二是创新载体发展迅速。广州大学城汇集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等一批创新载体。

三是产业发展加快集聚。近年来,番禺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中海达、YY等一批优质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番禺区市场主体快速增加,数字产业集群加快集聚。

四是创新发展氛围浓厚。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吸引了30多家港澳企业进驻;大学城每年举办粤港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小谷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活动,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已形成。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