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星彤
春深似海。
眼看就要踏入四月,各地春光再也藏不住,用一片青葱的绿色,和耀眼的五彩色、轻柔的微风、淡淡的雨丝,张扬地呼唤着游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对很多人来说,若在此时来一次畅快淋漓的登山游——赏春+怡情+健身洗肺,再理想不过了。实际上,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登高踏春等健康养生游已被不约而同迅速列入居民的疫后出游日程,广东旅游业的“大佬”们也纷纷表示看好此出游板块。
广东中旅总经理罗彪认为,疫情后增长较快的无疑会是与健康、康养相关的旅游主题。
广之旅董事长、总裁朱少东认为,疫情期间人们被动“宅”在家中,亲近自然的需求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疫后与户外场景融入健康、自然主题相关的旅游产品会更契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养生休闲游、短途乡村游,可在旅游的同时,满足户外锻炼的深度需求,将是疫后旅游业复苏启动的重点主题。
本期,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本地旅游专家李铭建,聊一聊他眼中的健康养生游、名山游。
受访人:广东决策研究院文旅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李铭建
1、疫情过后,人们更渴望健康养生游
在李铭建看来,健康养生游的关注度近些年一直在提升。实际上,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国人的出游观念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体现在健康养生游的流行和不滥吃野生动物两件事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他认为,健康养生游会更加成为人们关注和向往的一个旅游热点。
“当下疫情还未结束,但春已深,大家非常渴望能够有健康养生旅游的机会。尤其是周边游,相信一些小规模、非组团形式的家庭个体出游已经在悄然进行,而疫情之后,可能还会有一个‘爆发式增长’”。
2、传统旅游业态将面临部分消解
当下,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变成一种散发式的旅游出行方式。李铭建认为,疫情过后,很多人可能不会去热点扎堆,而是选择到一些不知名、甚至不是景点的地方,只要有山、有水,去放松心情,去踏青、郊游。他指出,对于传统的旅游业态来说,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消解。
“从这方面来说,传统旅游行业要做好心理准备,疫情后,市场可能会随着人们这种出行方式的转变,变得更加困难。”
3、推荐爬人少的山,更亲近自然
“每个人对于自然的渴望,都跟个体经历和记忆相关。一个人对哪一类型的自然资源更有好感,和个人经验、特别是儿时的体验关系较大。”李铭建表示,由于小时候在山区住过好几年,他个人更喜欢山,而那些在海边、大湖边长大的朋友则明显更加亲水。“长大后,他们一回到一到水边、海边就兴奋,我则是看见大山就兴奋。”
抛开学者身份,作为一名游客,国内哪些名山令人最印象深刻?
对此问题,李铭建给出一个“非标”答案——走过国内许多的名山,哪里人少,人们对哪里的印象就会自然地更好一些。“在人少的地方,你会觉得自己更加亲近自然。”
因此,李铭建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名山游,是第一次登华山。由于当时是寒冬腊月,正值旅游淡季,孤身攀山的途中,他结识了一位陌生的伙伴,两个人一起往上爬,那种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在那之后,李铭建又去过两次华山,但身边充斥着游客,反而冲淡了享受。
“所以,如果要去爬山的话,你只要看到有山,而且人少、又安全,就爬吧!”李铭建特别强调,目前还处在疫情之下,选择爬一些人少的山,也是安全出游的大前提。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