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医护日志3.18】35天来,他们收到了一封封“最美情书”
2020-03-18 18:4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它们承载着的是患者对这支来自异乡的医疗队最大的认可和肯定。

文本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周晋安  甄晓洲

讲述者:展丽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队CCU护士

今天中山三院医疗队收到了一封“最美的情书”。

医疗队到光谷院区至今已有35天了,这35天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这种看起来很简陋的纸,有时候是一张药物说明书,有时候是一张纸条,最高端大气的也只是一张A4纸,但是这些却是医疗队员们心目中最美的情书。它们承载着的是患者对这支来自异乡的医疗队最大的认可和肯定。

队员们收到的“情书”

在这35天里,医疗队的小伙伴们克服了武汉寒冷的天气,克服了陌生的病房环境,克服了防护服的闷热,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惧,克服了对家人的无尽思念,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上。

除了疾病方面的诊疗,队友们还尽量在生活上满足患者,大家从酒店出发前总会想着今天病房的患者有没有缺什么,我要带去给他们。

进入隔离病房前又会再次确认:病人需要的东西我带齐了没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如何待病人如亲人。

13床是一个老奶奶,她年纪大,病情重,不好好吃饭,要专门安排一个护士守着她,喂饭、喂药、翻身、清理大小便。

队员们发现老奶奶每天吃饭吃得很少,但疫情期间所有的饭菜都是统一供应的,临时更换口味是不可能的。邓子梅护长得知后说:“我在酒店煮点面条送去医院给老奶奶吧。”于是老太太的面前出现了一碗热腾腾的爱心面。

此外,很多老年患者每天进食量不多,队员们担心他们营养跟不上,于是就陆续从驻地酒店拎来了牛奶,交接班时一个个穿着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的队友手里都拎了一箱纯牛奶,足足有四箱。

71床的叔叔是病区里的危重症患者,他轻微活动后就会出现明显的气促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护士的协助。

细心的男护士高国杰发现他胡子长了,指甲也长出来了,但患者没有刮胡刀,他就找来备皮刀,拿来指甲剪,隔着护目镜认真的帮他刮胡子、剪指甲。刮完胡子的叔叔瞬间年轻了、帅气了。

高国杰为患者刮胡子、剪指甲

80床的病人是个胖胖的阿姨,她说入院的太匆忙忘记带换洗的衣服了,医疗队后勤部门得知后从驻地挑选了适合她码数的衣服,并且给同房间的其他病人也带来衣服。此刻面前的一切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里不再是沉闷的隔离病房,面前的是几个健健康康的阿姨,他们正在商场开心的逛街、挑选合适自己的衣服。

护长们了解到很多病人营养状况不好,主动捐出自己的营养粉给病人喝,医疗队员们得知后纷纷效仿,于是微信群里就多出了一个个重复的信息:我的营养粉不喝,等会送下去……

第二天病房的配餐室里多出了满满三大箱营养粉。护士们每天冲好送到病人面前,并叮嘱“趁热喝哦”。患者总是开心的说“好的,马上喝”。

大家把自己的营养品拿出来给患者喝

医疗队这些数不清的善举,让他们收获了一封封最美的“情书”,收获了患者的肯定。

21床病人说:“谢谢你们,你们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抛下家人,远离家乡来救助我们,你们用生命来守护我们,你们的身影我们会一辈子铭记于心,一生都不会忘记。”

5床的病患在他的“情书”里写道:感谢你们的奉献坚守、感谢你们的无私付出,你们是最美最可爱的人。

队员们说:我们只是在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做了一个医护人员该做的事,并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