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广州博物馆及广州图书馆恢复开放,市民终于能再次在两大文化场馆内度过周末时光。据统计,广州博物馆开放首日全天接待游客215人,其中省外游客69人;截至当日16时,广州图书馆签到进馆读者2031人,外借图书27333册次(含续借),还回图书11029册次。
“我一看到广博开放消息便立刻预约了,太久没逛博物馆憋得慌!”在广州工作的饶先生是一位文博迷,自称国内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去过,上一次是今年春节前去了贵州省博物馆,时隔三月终于能再次进馆参观,心情激动。60岁的朱先生成为首位到博物馆参观的市民,他说自己每天早起到越秀公园健身运动,今天路过看到广博开放,进馆看看。“毕竟是老广,对镇海楼有感情,时不时就会进来瞧瞧。”他说。
广博15日恢复部分区域开放,朱先生成为第一位到馆游客。
恢复开放首日,在广州图书馆3000个提前预约名额中,共有读者2721人成功预约,预约率达90.7%。市民潘先生一早便带着读二年级的女儿来办理借还图书业务。“之前借阅的书籍早已读完了,所以想带女儿来再换一批新的读物。”潘先生笑着说。
15日,读者排队进入广图,非常有序。
由于是开放首日,目前图书馆内人数不多,同时为确保馆内空气流通,大堂东、西门以及24组自动天窗会按时开启,形成空气对流效果。目前该馆所有能开的窗户每天也都全部打开,确保公共阅览空间的自然通风。工作人员介绍,馆内阅览座位亦相应减少,可入座的座位相距至少1.5米,进馆预约报到区域也提醒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间距。
广图阅览室。
归还的图书文献将经过至少三次消毒处理:从一楼处理室通过螺旋机进入负一层自动分拣间文献消毒区,在输送带上经历第1次紫外线灯消毒,随后进入新增设了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自动分拣间进行强化消毒,之后被搬至各楼层分拣间用紫外线灯进行不少于2小时的静置消毒。三次消毒流程结束后,图书方可上架。
自助书籍消毒机。
广图馆长方家忠介绍,目前馆内所有活动暂时停办,馆方建议入馆读者以文献借还为主,避免在馆内长时间逗留。为避免恢复开放后读者集中到馆还书,广州图书馆宣布,受疫情影响将统一予以免除闭馆之日起至恢复开放后30天内(即1月24日至4月13日)产生的外借文献逾期费用,并增加了相应文献续借次数,读者可自行续借,合理安排时间还书。(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