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疫情突发,让人们有些无所适从。但在疫情面前,广州物业人没有犹豫,他们逆行而上,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和行业担当。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李永新告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疫情发生后,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引领带动全市2273家物业企业、近20万物业人员奋战在5260个物业项目抗疫一线,为910万市民提供物业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场共同战“疫”的过程,进一步彰显了物业企业社区治理的新型价值。
口罩、额温枪、消杀器,小区物管履行防控主体责任
疫情发生后,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广州物协”)及时转发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相关行业防疫规范指引文件,7次发出行动倡议,编写发布住宅小区、写字楼、产业园区、高等院校、中小学五类物业业态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业管理业务操作指引(试行)》,通过行业宣传平台、微信群、QQ群等宣传渠道,及时对物业从事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提示。
1月24日,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限制非本小区业主、住户或使用人及车辆进入物业管理区域”“各出入口应设置防控卡点,居住人员须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监测”…… 随着疫情的日趋严峻,2月7日,广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和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三号通告要求,全市所有居住小区(村)实施封闭管理。
其实,从1月26日起,万科、永升等物业公司以及广州碧桂园、星河湾、锦绣香江等大型社区均先后自发下达紧急通知,开始对小区进行封闭管理,以及拒绝外来人员进入小区,包括外卖、访客等。
小区环境消毒工作是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中之重。每天早上7点,誉品花园小区的物管(环境)主任廖建星对垃圾投放点进行清洁消毒。他背着50斤重的消杀器,每天日行30000步,双肩磨出了血泡,第二天依旧上“战场”,新伤加旧痕,廖建星没有任何怨言。
廖建星说,每天早、中、晚会对垃圾投放点进行三次处理。此外,另两个同事每天还要对楼栋大堂、电梯、园区、车库、公共设施设备等进行定时消毒,“肩负着3000多户居民的生活与安全,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
“小区物业公司必须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这是底线,大家只能严防死守。”李永新告诉记者,按照上述通告的要求,他们在小区、在大厦、在医院、在校园、在机场、在高铁站、在办公楼、在产业园,每天承担着公共区域消毒、人员进出的管理、上门排查外地人员、体温的测量、为业主送物品、防疫物资采购与发放、防疫知识宣传等等工作,守护着城市“生命线”“安全线”“民生线”。
温情的力量,最坚实的堡垒
根据广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知,除整户抵穗或具备单独居住条件的人员允许居家隔离健康观察外,对所有湖北新抵穗人员,一律实施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最近有没有去过湖北?”“你们几家人从哪里回来?”3月12日,在黄埔保利爱特城,物管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电话接着一个又一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做业主的排查登记工作。
“刚开始,以为会被人骂,没想到,电话一打,得到了广大业主们的支持!”爱特城物管有关负责人称,有不少同事还收到业主送来的慰问礼物。
广州中海云麓有一户业主因为经常出差,家里只剩两位80多岁的老人。老人家年纪大,出门买菜成了两老人的一大难题。物管处的冯经理在知晓后,便组织管家们轮流为两位老人家购买生活必需品,在知道两位老人喜欢吃馒头,但又不能吃糖,管家们就到处找馒头店,嘱咐店家制作无糖的馒头。
逸景翠园位于广州大道南,该小区共70栋楼宇,共6456户,其中,湖北户籍3000人。逸景翠园小区有关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疫区回来的人员,经一户一户的核查,物管人员贴心细致的工作,得到了广大业主们的支持和赞誉,均按街道要求统一到指定酒店隔离14天,开具有关证明后才进入小区。
越是严密的防控措施,就越需要人性化的关怀,越能体现物管工作的温度。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产学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程鹏表示,没有物管工作者们的关怀和付出,就没有疫情中人民群众的平稳生活。
采访手记:
彰显社区治理的新型价值
在疫情期间,记者了解到,广州不少品牌物业公司尽职尽责,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目前,由于街道和社区人手有限,物业企业在保证做好日常物业服务的同时,还承担了大量政府和社区委派的通知张贴、人员排查、车辆记录、体温测量、规劝佩戴口罩、疑似病例隔离服务等工作。
作为物业服务人员,其实面临的感染风险很大。他们每天要近距离面对大量业主与访客,开展测温登记。也许这其中某位回穗的人员就是处在潜伏期的感染者,但是为了广大业主的安全,他们必须往前冲,认真做好每项排查工作。
此次疫情对物业公司而言既是挑战,又是契机。一方面,疫情对物业公司来讲是对其响应能力、作战能力、物资调配能力、与业主紧密联系能力的考验;另一方面,是重塑物业企业,加强与业主间关系的契机。正如程鹏所说,此次疫情,进一步彰显了物业企业社区治理的新型价值。
未来,市场机制和社会公益结合的物业管理,将弥补过去行政管理、业主自治(业委会)下社区治理的空档和不足,构建政府引导下,“市场+自治”为主的社区治理架构。这也是响应十九大提出的“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改革导向,补上我国社会治理在社区治理上的“一课”。(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邓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