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公益也有“朋友圈”,新渠道疫后亦能发挥作用
2020-03-12 14:1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说:“面对肆虐的病毒,有一种无比珍贵的精神,对于打赢这场阻击战至关重要,那就是坚守。”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记者 梁怿韬

如果你是羊城晚报的读者,春节期间你一定看过伊利集团联合羊城晚报,对战疫一线人员进行慰问。通过从2月7日至2月11日的连续捐赠,伊利集团和羊城晚报联合将一袋袋奶制品,捐赠给广州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公交从业人员和环卫工人。通过进一步走访,记者发现伊利慰问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的举动不仅在广州进行,还让伊利带动全球合作伙伴共同行动。

伊利集团携手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慰问广州环卫工人

“面对肆虐的病毒,有一种无比珍贵的精神,对于打赢这场阻击战至关重要,那就是坚守精神。”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说。记者观察发现,伊利全员正在发挥坚守者精神,与全球合作伙伴共施公益事业,同时积极投入复工复产工作。

不断扩大“公益朋友圈”,联合全球合作伙伴齐行动

根据伊利提供的捐助记录,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发现伊利在疫情期间的捐助,远不止在广州捐赠奶制品那么简单。

在武汉急需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时,伊利已在1月25日向火神山医院的后续建设捐赠1000万元资金。在湖北其他城市也需要帮扶时,伊利在1月28日捐赠2000万元用于支持湖北省及黄冈市的抗击疫情工作。

1月30日,伊利捐赠6000万元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的疫情防控、购置医疗设备和扩大医疗规模。2月3日,伊利抗击疫情捐赠行动扩展到福建省、江苏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区市。

除了捐赠产品和资金,伊利亦针对特定的防疫场景实施精细化捐赠,如调动全球供应链紧急采购100万个口罩先后送达全国各地疫区;为了缓解一线医护人员长时间佩戴口罩导致的耳朵疼痛,伊利为全国26家医院及支援湖北医疗队送去了3万多个包装箱提手,帮他们的耳朵多撑一会儿。

伊利还通过公益战略联盟平台携手苏宁、利乐等全球30余家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将疫情期间的公益行动推向每一处需要温暖的地方。

疫情期开拓的销售新渠道,疫情后仍会发挥作用

持续的捐助,源自不断的生产。记者获悉,伊利的复工复产措施,涵盖了从奶源到最终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条。

据悉,为确保奶源供应稳定,伊利第一时间驰援上游牧场和奶农,为合作牧场提供了十余万个口罩、2万余套防护服、20多吨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同时,伊利还开通绿色融资渠道,全力支持牧场渡难关、筑根基,不到50天已经拿出6.7亿元,预计全年将达到50亿元。

稳定的奶源变成奶产品需要安全稳定的生产。据悉,从春节至今,上万名伊利员工坚守岗位。凭借突出的精确管理能力,通过在全国的各工厂调整产品结构,对人员合理调配,伊利实现了全国各大生产基地生产线的有序运行。为了增强员工抵抗力和免疫力,在抗击疫情期间,伊利还为近6万名员工每天发放一包牛奶补充营养。

疫情让部分地区出现短期物流不畅,部分地区的封闭式管理也给传统的奶制品销售带来难题。记者获悉,伊利各事业部在疫情期间与经销商合作,创新零售销路。如伊利酸奶事业部徐州区组织多个“伊利到家”微信群,让不能去超市的消费者在家通过微信群下单,再由伊利销售员统计分发,送货到小区门口。

疫情期间,伊利酸奶终端已经有1300多名业务人员走进社区,开发了12000多家社区生鲜店、类似“伊利到家”的全国微信群已建立9000多个;伊利液奶也累计完成了社区拓展21000多个,累计建立微信社群24000多个。

为了打通“最后一公里”,伊利一线销售、业务员、奶粉营养师,靠双腿、自行车、电动车、私家车,免费将伊利产品送到社区、送到消费者家门口。他们还顺便帮消费者买起了大米、蔬菜,化身“营养骑士”,确保疫情期间中国宝宝口粮不断。据了解,这些因疫情而产生的新销售渠道,将在疫情结束后,继续发挥作用。(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邓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