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昀潇
实习生 方新苗 杨锦兰
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节失去了往年的热闹喧哗,取而代之的是人们那略微紧绷的心情。回顾历史,瘟疫这种具有传染性又造成死亡的大型流行病,总是与人类纠缠不休,影响了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
时尚行业也是如此,时尚变化的背后,总有瘟疫的影子。
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发明了很多穿衣方式。公元前4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可以说是西方服装的起源,那时,他们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缠一周或几周,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而在古希腊时期,人们用幅宽1米以上的麻织布料横向对折包住身体,两侧的边饰是和布料同时织成的。
古人这些穿衣方式大多与瘟疫无关,毕竟细菌直到19世纪才被人们发现。在此之前,没有人意识到服装会和流行病扯上关系。14世纪,持续几百年的黑死病在欧洲大陆肆虐。仅在中世纪1347至1353年这短短的6年多里面,黑死病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直接让欧洲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
在这场大灾难中,时尚却在悄无声息萌芽。大部分学者认为,时尚起源于中世纪晚期。14 世纪之前,欧洲的服装样式较为单一,大多为直线剪裁的中长袍。
到14世纪初,欧洲上层社会的服装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以往的长袍变成更短、更贴合身形的服装样式,并成为潮流迅速波及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波西米亚等国家和地区。
这个突然的转变很难说没有黑死病的影子。黑死病虽然对中世纪末期的城市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绝大部分的资金、商家的经营才能和工人的技术知识,还有永远不被抹杀的求利欲并没有消失。
此时,精致纺织品、锦缎衣服和亚麻制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纺织品工业迅速发展。亚麻在当时是流行的内衣原料,成为当时的时尚品。
这种趋势并不难理解。13世纪欧洲第一次经历黑死病后,人口大量减少。面对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恐惧,人们无法抵抗,于是疯狂消费,“今朝有酒今朝醉”,疯狂追求奢华的生活。
在14世纪末至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反从中世纪对人体美避而不谈的禁欲阴影中走出来,开始突出曲线美,服饰极尽奢华、繁复,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哥特式风格服装,哥特式的服饰特别重视外表的浮雕效果和线条。
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中,突出胸部与臀部,收紧腰线。男性服装装束则是上重下轻,呈倒三角形。上身是夸张肩,袖子和肩部塞满了填充物;下身是紧腿裤,突出表现下肢的外形轮廓。
追求奢华的不止女人,中世纪末期,男性对时尚的追求更甚一筹。根据编年史家的记录,14世纪贵族男性是当时最主要的时尚参与者,也是变化的见证者。
14世纪之前,男士长袍与正式服装、短上衣与非正式服装之间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14世纪后,男装的可选择物爆炸式增加,出现了单独售卖的服装部件,如小披肩和头巾等。
古时的服装变化通常来源于不同种族服饰之间的渗透,又或者是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而14世纪受到黑死病的影响,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时服装的夸张变化更像是仅仅为了改变而改变,是形式上的变革,这是时尚系统的标志之一,时尚便由此诞生。自黑死病后,时尚打开了自己的大门,但时尚的发展有时也会与流行病“相爱相杀”。
19世纪,文学和艺术领域涌起了浪漫主义思潮,这时期时尚风格开始充满幻想,变得复古夸张起来。当时以体态娇弱、皮肤苍白、上身着紧身胸衣、下身加了裙撑和臀垫的长裙的女子形象为时尚。紧身胸衣将胸部托起、腰部勒细,裙撑将重心移到高高翘起的臀部,突出曲线。
紧身胸衣的缝线,从腰际向胸部呈扇形展开,即使大幅度的动作,也不会让衣服走形。胸衣前部插入鲸骨或木片、金属薄片定型来保证腹部平坦,胸衣背后的鲸须压迫肩胛骨,让胸部更突出。胸衣开口在后方,腰围越来越小。胸衣前部下端呈尖角状,在视觉上产生腰身看上去更苗条的效果。
然而,紧身胸衣对身体有着极坏的影响,压迫内脏、影响呼吸。束腰的女性经常因缺氧而晕倒。当时以娇弱为美的观念导致晕倒成为一种时尚。
恰时,结核病在欧洲大肆流行,被人们称为“白色瘟疫”。这时的结核病却被人们叫作浪漫病,是因患者病容与维多利亚时期的时尚风潮十分契合。
原来,肺痨患者体型消瘦、皮肤苍白,却在午后呈现潮红的面色,与当时审美一拍即合。这也是当时文学作品中追捧的“玫瑰香腮”(rose cheeks)的样子。
当时的女性争相以患结核病为美。由于长期穿紧身胸衣呼吸不充分、体弱消瘦,于是成为感染结核病的高危人群,这又反过来让紧身胸衣进一步流行开来。
除了紧身胸衣为结核病流行铺路,下身那繁复厚重的大裙子也是结核病隐匿的场所之一。当时的贵族女性普遍穿着用鲸骨、木片或金属制成的大裙撑,裙撑上是层次繁多、厚重华丽的长裙。且不说及地的厚重长裙会将街道上多少病菌带回家,就是裙子内的裙褶,也会成为细菌的繁殖温床。
随着时代变迁,细菌理论的普及使西方社会在19世纪末开始重视公共卫生安全。由此,那些厚重复杂的大裙子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20世纪初,西班牙流感、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种种灾难发生,东西方思想观念碰撞。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服装时尚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1918年-1920年,也就是在一战末尾和战后的两年时间,西班牙流感横扫美洲、欧洲、亚洲,夺去了全世界5000万人的生命,达到当时世界人口的5%,被它击倒的人数远超战争伤亡人数,这种疾病还喜欢攻击青壮年人群。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大流感带来的可参战人口减少,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的原因之一。
这次苦难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开始建立国家公共卫生系统。而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公共卫生的地位上升,护士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女性地位上升。
在此基础上,一战后女权运动的发展更是让女性地位发生了巨变。女装不止是原本女性化、突出女性特征的风格,也出现了否定女性特征的样式,CHANEL香奈儿便是最具历史性的标志。
在19世纪20年代,香奈儿创始人Chanel从男装上取得灵感,为女装添上多一点男儿味道,一改当年女装过份艳丽的绮靡风尚。例如,将西装褛加入女装系列中,又推出了女装裤子。在当时绝大多数女性只穿裙子的社会上,女装裤子掀起了一波裤子潮流,可以说开启了现代女装时尚的新纪元。
1926年,香奈儿发布了新款小黑裙(Little black dress,通常缩写为LBD )。小黑裙享有百搭易穿、永不失手的声誉,也是服饰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经典设计之一。香奈儿创造的款式、廓型十分独特,卸去了战前的大帽、窄裙摆和繁复的装饰,香奈儿小黑裙简洁干净,长至膝盖,带着几分帅气的纤细。
到了21世纪,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让大家手足无措,那年的SARS病毒感染了超过8000人,造成了700余人死亡。如今的宅家生活,当初经历过非典的人们早已知晓,也是那段宅家的日子,是国内商业服装的销售寒冬。“非典”时期,国内各地商业服装的销售在4月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疫区服装产品的销售下降60%,5月初销售到达谷底。
疫情过后,一直流行的嘻哈运动风又登上了一个小顶峰。棒球帽、宽松的服饰、带有头套的夹克、拖沓的牛仔裤和球鞋组成的形象在2000年左右便已流行。当年的带有嘻哈风的流行音乐MV的人物形象大多都是这样。而非典过后,嘻哈风具备运动元素,又颇有个性,俘获了一众年轻人的心。
“非典”让人们宅家,也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历史的转折点。“非典”过后,线上零售开启了时尚行业的新时代。2003年淘宝崭露头角、2004年1月京东成立、中国第一家航空物流——顺丰控股诞生,网购开始萌芽。
随着网购技术逐渐成熟后,网红风开始成为流行趋势,时尚不再是由奢侈品品牌领导。当时流行的平眉、厚刘海作为网红造型,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人们对于时尚信息的认知不再取决于影视剧与报纸期刊,也不再是从上而下的潮流,网络成了时尚的新兴地。
2020年的疫情当然也会对时尚行业有着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对奢侈品。
根据去年麦肯锡的报告,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额已经高达770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人买走了全世界1/3的奢侈品。尽管网络购物已经十分普遍,但奢侈品依然端着架子,坚持线下销售。由于零客流,Prada在2月关闭了在香港最大的旗舰店;首饰品牌潘多拉(Pandora)被迫关闭了70间位于中国的门店。
这次来自于疫情的挑战,或许也是奢侈品行业走向网络渠道的契机。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奢侈品线上销售将比现在增长2-3倍,相当于中国1.2万亿元人民币奢侈品市场规模的八分之一。
每一次瘟疫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人类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与瘟疫的斗争史。人类文明总是能跨过瘟疫向前走。在现代时尚中,也有许多以瘟疫和苦难的人们为题的时尚展览,让人印象深刻。
就如2017年5月Fox Design Exhibition展览中,由Yunwei Zou设计的“Nothing but Nets-只要蚊帐”时装系列。这一系列以非洲疟疾为主体,设计师希望通过自己具有反差的服装设计让更多人了解疟疾,为非洲儿童捐赠蚊帐。
整个系列的服装看着十分浪漫梦幻。服装皆以朦胧的蚊帐为材料,纱网的破洞、彩色的“蚊子”元素,鲜艳却不刺眼的色彩营造出柔和又浪漫的意境,这样的梦幻与作品背后的苦难形成反差。
快时尚品牌H&M从2007年到2012年连续推出FAA(Fashion Against AIDS)系列产品,这是由知名设计师、艺术家和音乐家设计的联名系列产品。FAA系列旨在为年轻人宣传安全性行为,提高人们预防艾滋病的意识,体现人人平等、爱无国界的理念。2012年Fashion Against Aids系列由Dan Martensen掌镜,以模特情侣为拍摄对象,整体感觉很酷又充满浪漫温馨的细节。
如今新冠肺炎期间,各大时尚品牌依然没有闲着,有商家从使用和美观双角度,研制出了隔离帽。他们将柔软透明的塑料扣在帽子之上,隔离飞沫、防风防尘。若是疫情被有效控制,还可摘下塑料,这顶帽子便和普通帽子无异。
时尚界的脑洞之大,常常令人称奇。受这次疫情的影响,时尚界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涛、激起设计师们怎样的创意?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本文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1]张莹·时尚的起源——评《中世纪时尚的诞生》[J].艺术设计研究,2018(03):119-123.
[2]李莉.·盛唐与文艺复兴时期女性服饰形态比较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
[3]李晓光.·黑死病与14—15世纪欧洲社会历史的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6.
[4]宋耀良·黑死病与文艺复兴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1988(03):262-265.
[5]纪录片《American.Experience.Influenza.1918》(1998)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邓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