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周聪 莫谨榕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经研究,制定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四个方面30条工作措施,确保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文件出台有什么背景和意义?
2月23日下午,党中央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注入了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李希书记、马兴瑞省长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我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推动落实。省有关部门根据中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工作实际,起草形成了《措施》(草稿),先后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于2月26日正式印发。
《措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严格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七项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八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及加强党的领导等部署安排,提出了四方面30条贯彻落实措施,为我省接下来一段时期战疫情、稳经济“两手抓、两促进”,全省上下一心、合力攻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如期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十三五”规划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引。
二、如何具体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
2020年2月24日9时,我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各地各部门按照《广东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第二版)》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防控等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落实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防控措施,从交通卫生、公共场所活动、社区(村居)、生产经营活动等四个方面,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其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仍将以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格管控,坚决防止出现大的反弹。珠三角地区其他市主要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大限度降低聚集性疫情风险,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粤东粤西粤北各市需适度调整防控措施,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各县(市、区)在全面落实省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的同时,还将结合实际对镇街防控等级进行细分。
三、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具体有哪些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我省抓住防输入、防扩散等关键环节精准施策,千方百计阻断输入性疫情风险,最大限度防止疫情传播扩散。下一步,将继续筑好交通联合检疫、社区重点人群管理、发热门诊筛查“三道防线”,实现对确诊患者应收尽收,对疑似患者应检尽检,对密切接触者应隔尽隔。一是在全省“两站一场一码头”(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港口码头)和经省政府批准的高速公路检疫站,实行24小时健康监测管理,对所有来往人员实施体温检测;在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以及机关、企业、学校、商场、宾馆、医院等公共场所全面启动体温检测。二是建立应急小分队快速反应机制,开展“市县驻点布网、省队包干下沉、专家巡回指导”三级应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疑似病例24小时内完成调查,并做到当天检查、当天确认、当天收治。三是有效隔离、坚决阻断传播渠道,发现体温异常人员,第一时间按程序就近就便留观、隔离和治疗,确保做到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一个不漏、疫情重点地区来粤人员排查一个不漏、发热门诊采样检测排查一个不漏。对发热门诊就诊的所有患者均开展核酸检测筛查,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开展胸部CT筛查,对筛查发现的疑似病例,立即转送定点收治医院当天检查、当天诊断、当天收治。此外,对交通检疫站点、发热门诊、社区排查发现的发热人员,也及时转送医疗机构开展核酸检测。
四、社区和农村要怎样做好疫情防控?
疫情期间,我省一直高度重视社区和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全省村(社区)一级成立由镇村(社区)干部、医护人员、民警组成的疫情防控“三人小组”,针对大数据监测划定的重点人群,分类管控、上门观察、每日清零。下一步,坚持防控不松懈,继续充分发挥社区、村居“神经末梢”作用,加强“网格化+大数据”管理。重点加强城中村、城边村、人口大村、城乡结合部、出租屋的防控排查措施,确保不留防控死角。对发生社区(村居)传播或聚集性疫情的城市居民小区(村居)相关场所进行消毒,限制人员聚集,出入口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测温登记,采取封闭管理等管控措施。发生散发病例时,根据病例生产生活接触的空间和人员范围,合理确定防控管理的场所和人员,楼房以单元、工厂以车间、工作场所以办公室、农村以户为最小单位,实施针对性防控措施。无确诊病例的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农村可参照低风险地区采取防控措施。实施网格化科学管理与服务,在加强对外来重点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的健康管理同时,保障“菜篮子”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正常生产和流通秩序,不得封村、封社区、封市场。
五、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机构场所有什么防控要求?
前段时间,省疫情防控指挥办制发了《关于加强重点机构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各级各类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医疗所、监狱等公安司法监管场所,以及精神卫生、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流浪救助等社会福利和养老机构的防控工作,从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加强组织保障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下一步,将按照高于社会面的要求,加强重点机构防控工作。商务写字楼、商场、产业园区、厂区、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对进出人员实施体温监测,严格落实公共空间消毒,完善错峰就餐等制度,防止人员大量聚集。企业设立卫生防疫专员,加强防疫宣传和培训,每日收集员工健康状况、建立台账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精神卫生机构、公安司法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加强疫情风险排查,对重点场所管理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及其他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筛查,要求所有人员必须经体温检测、流行病学疫情接触史预检评估分诊后方可进入。重点场所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要对相关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就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六、接下来如何开展科学救治?
随着医疗救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省的救治工作呈现出“五降一升”的特点,“五降”是每日新增确诊患者数显著下降、新增疑似病例显著下降、在院患者数显著下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比例明显下降、发热门诊患者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下降;“一升”是康复出院的患者数大幅增加。接下来,将持续加强力量做好救治工作,对于危重型、重型病例较多的医院,由广州地区高水平医院各派3名专家驻点对口参与救治;对危重型、重型病例较少的医院,视情况各派1-3名专家驻点对口医院参与救治。对出院患者,各定点收治医院设立专门的随访门诊,定期进行复查,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对各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前期医疗救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做好下一步救治工作科学研判。坚持“基层医疗机构预检—发热门诊筛查—定点医院收治”的分级诊疗机制和“四个集中”原则,科学设计分级诊疗体系,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院感风险。所有进入医院的人都要进行预检分诊,大力开展核酸检测筛查、CT检查等,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七、当前广东支援湖北医疗力量的情况怎么样?
我省在接到国家驰援湖北号召后,在10个小时内集结第一批医疗队133人于除夕夜连夜赶赴武汉,成建制接管武汉汉口医院一个病区,由此启动组建医疗队援助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截至2月27日,已组派24批医疗队,其中武汉方向18批次,荆州方向6批次,工作人员共计2461人,其中医护人员2370人。在队伍组派工作中,我省毫无保留、尽遣精锐,优先从高水平医院、三级医院选派出征队员。截至2月26日,我省支援武汉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3073人,治愈出院491人,其中接管病区出院率稳步上升达到25.1%,继续排在武汉各病区的前列。支援荆州方面医疗队累计治愈出院867人,占全市累计治愈出院人数93.2%,危重病例从50人减至13人,重症病例从130人减至74人,病例确诊时间由8.8天缩短至0.9天,工作成效显著。同时,强化物资调度,优先保障支援湖北医疗队所需防护物资,截至2月26日,累计支援湖北医疗队医用N95口罩7.13万只、医用外科口罩56.55万只、医用防护服3.3万件、隔离衣8.04万件、防护眼罩2.66万个。
八、在科研攻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我省抓住科研攻关这个防控疫情的关键点,迅速启动实施科技攻关应急专项,争分夺秒开展疫情防治科技攻关,并充分发挥中医药大省优势,以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为核心导向,有力有序推动中医药全面参与治疗,促进新冠肺炎防治技术攻关取得关键成效。下来,将围绕重症肺炎临床诊治、院感、综合防控、病毒溯源与流行病调查、致病机理、疫苗研发、快速检测、药物研制等方面,加快推进已启动的三批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专项项目,推动快速简易确诊试剂、疫苗和有效药物加快研发。推动磷酸氯喹、“肺炎一号”、西乐葆等药物的临床试验和应用,加强mRNA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的研发,推进严格的临床试验以确定中药在临床患者方面的疗效,更好地实现中西医结合。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提供支持,重点推动智能远程超声系统、智能消毒机器人、新冠肺炎影像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等高科技设备广泛应用于远程诊疗、疫情防控等领域。
九、在医疗物资保障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
为加强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的保障,我省采取了多项措施帮助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尽快复工达产、扩产,并加强物资调配,既“开源”又“节流”。一是开通绿色通道。省市县联动,派员到重点企业驻点服务,企业遇到生产资质、用工、原辅料、机器、物流等问题时,在确保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药品监督、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地方金融监管等多部门联动协调办公,以“战时机制”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二是加强跨区域协调合作。针对当前跨行政区域的企业复工、人员流动、货物运输不太顺畅等问题,省内各地区之间、各省之间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全力保障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原材料、配件供应。三是出台政策支持企业扩产转产。出台口罩等防护物资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奖励政策以及口罩机等防护物资装备企业技术改造奖励政策,对新购买医疗物资生产设备扩大口罩等医疗物资生产的企业、口罩机等设备生产企业进行资金奖励,支持原有企业扩大生产、有条件的企业转为生产紧缺医疗物资。四是对应急生产收储的防控物资进行统一调配。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在保障医疗机构、医疗队的前提下,向口岸等一线公共服务和管理等防疫风险较大的部门、重点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进行优先调配,同时,向省内无生产能力且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市进行口罩投放。
十、如何与港澳联动协同开展疫情防控?
我省全力支持港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共同防范境外疫情传入,携手港澳维护三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是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沟通,保持24小时热线联系,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和防控政策措施,协同做好口岸检验检疫和通关服务。二是积极调集港澳急需、紧缺的防疫设备和物资,如口罩、测温仪、口罩机及原料等,全力支援港澳防控疫情。同时,做好供港澳的水、电、天然气、农副产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安全稳定保障工作。三是继续为在粤的港澳同胞提供帮助服务,及时了解和关心在粤的港澳籍居民身体健康状况,加强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宣传,协助做好在内地的港澳同胞经我省返回港澳的相关工作。
十一、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什么重点工作?
我省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注重做好社会面安全稳定工作,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惩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牟利行骗、造谣传谣、煽动滋事等违法犯罪。抓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疫情防控重大决策事项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矛盾风险排查预警,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调解组织、网格员等作用,及时收集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在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期间,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十二、如何进一步推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目前,我省逐步构筑起以疾控中心、慢病防治机构为主体的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体系。2019年底,全省共有各级疾控中心123家,设立30家省级突发急性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建立了21处突发急性传染病集中隔离留验场所。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加快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各级卫生应急行政部门以及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力量,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管理。进一步改革完善疾控体系,重新梳理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的功能定位。启动全省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加快各级CDC和医疗机构实验室提升改造和能力达标,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积极培育和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补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短板,加快建设广东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广东省传染病医院)。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省级公共卫生大数据运用平台,发展一流的公共卫生大数据融合创新与应用技术。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法治建设,通过立法切实提高突发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
十三、财税金融方面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有哪些“硬招”?
加强财税金融支持是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我省在这方面积极“发招”,为市场提供资金“活水”:一是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阶段性由3%降至1%,对国家和省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给予再贷款贴息;阶段性降低我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允许困难企业延期缴纳税款、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式支持出租方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加快新增地方债支出使用,支持疫情防控、交通物流、医疗卫生等领域在建和新建项目资金需求。二是推动国有大型银行分支机构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发放力度,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企业采取灵活性延期偿还安排和降低企业成本等各种优惠措施,对已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担保业务范围的省级融资再担保业务免收再担保费用,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新增融资担保费率不超过1%;对省级融资再担保机构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授信范围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实际代偿损失,给予分担补偿。三是实施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对企业因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封闭或隔离所导致的产品损失、员工工资及隔离费用的支出,通过市场化运作、财政适当补贴的原则,为企业复工复产之后的疫情防控提供风险保障。省财政将安排资金,对市县补贴相关企业购买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保费按因素法进行奖补。
十四、在促投资稳增长方面有什么工作部署?
坚持稳字当头,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综合施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稳的前提下,努力追求高质量发展。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加大力度稳定投资运行,精准有效扩大投资。根据2020年省重点项目计划,今年我省将安排1230个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7000亿元,以重点项目为重要抓手促进有效投资。在此基础上,针对本次疫情暴露出民生、环保、农村等领域短板问题,梳理公共医疗设施、老旧小区改造、物资储备、环保设施、农村农村等领域补短板项目,新增一批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省重点项目全年力争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同时,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广投资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按照“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强化重大项目资源要素配置,抓住国家赋予省级更大用地自主权、专项债券可用作重点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等机遇,全力保障项目用地、用林、用海指标。聚焦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和补短板公共服务领域,筛选一批在建和马上能开工的项目,加快推动项目投资建设。
十五、用什么具体的措施来提振消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市场受到比较严重的冲击。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对于稳定消费具有重要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广州、深圳计划在2019-2020年分别新增11万、8万个摇号和竞拍指标。2019年,广州、深圳已分别投放5.8万、4万个指标,对满足两市居民的购车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将加快剩余指标的放号,研究具体措施优先保障无车家庭的购买需求。大力发展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医疗保健、健康干预、心理咨询等健康服务,同时加大绿色食品、卫生用品、健身器材等健康产品的市场供给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和产品的需求。农村市场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聚焦汽车、家电、手机等农村市场的重要消费品类,研究出台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的政策措施,通过鼓励企业让利、政府补贴等方式,支持农村居民购买汽车、家电、手机等消费品,激发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十六、稳外贸稳外资有什么具体部署?
稳外贸方面,充分利用广交会的全球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优化展位分配办法,向优质重点出口企业倾斜,支持企业利用网上展会平台开展业务,不断提升广交会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充分利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中国加工贸易博览会等国际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加大外贸企业防风险保障力度,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确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的我省企业数量得到提高,力争实现应保尽保。加强银行机构、信保公司和政府部门“政银保”三方合作,共同推广“贸融易”政策,鼓励更多银行参与政策实施,推动融资机构扩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无抵押保单融资贷款,鼓励企业利用出口保单办理融资贷款。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整合通关环节,提高退税效率,同时不提高检验检疫收费标准、不扩大检验检疫收费范围。对优质加工贸易项目投资和增资扩产,优先保障其用地并给予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待遇。下来,我省还将出台专门的稳外贸措施,进一步推动外贸稳定增长。稳外资方面,将推进落实“外资十条”财政奖励政策,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按“一项目一议”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充分利用省领导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做好外资大项目服务保障,争取将重点项目列入国家重大外资项目。将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纳入省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鼓励各地市采取“一项目一议”方式,对外资大项目融资、制造业技改和增资扩产需求给予支持。
十七、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广东以制造业立省,去年底省委召开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省制造业在防控物资的生产和保障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再次凸显制造业的重要地位。为此,政策中强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夯实广东实体经济基础。接下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全面实施制造业“六大工程”,加快推进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冠肺炎疫情可望引发新一轮生物医药、医疗设备、中医药等相关产业发展热潮,我省要抢抓机遇,加快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降低企业用气成本,明确2020年2月1日至6月30日,全省除高耗能行业外的工商业用户的电费统一按原到户电价水平的95%结算,预计可减轻工商业企业用电成本约57亿元。推动工业园区扩容,提升产业承载力,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大平台。
十八、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主要从那几个方面开展?
《措施》紧紧围绕“减负、稳岗、扩就业”,提出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政策举措。“减负”,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减轻企业负担:一是将阶段性降低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长至2021年4月30日;二是允许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可延期至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补缴;三是落实国家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允许个体工商户参照小微企业使用相关政策。“稳岗”,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稳定就业岗位:一是对不裁员或裁员率低于5.5%的企业,按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给予稳岗返还;二是对职工因疫情接受治疗或医学观察隔离期间企业所支付的工资,按不超过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50%对企业进行补贴。“扩就业”,主要从三个方面拓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空间:一是加强基层岗位开发、鼓励国有企业岗位和小微企业加大吸纳力度,增加就业市场的岗位供给;二是鼓励灵活就业,进一步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条件,支持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吸纳就业;三是对生产、配送防控物资企业新招用员工按每人不超过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十九、如何抢抓春季农业生产?
广东省春耕生产一般从2月下旬至清明前后,大忙季节主要集中在3月份到清明节。今年春耕气象条件好于预期,旱情已经解除,备耕工作有序进行,春播春种意向稳定,种子供应充足。接下来,重点是把支农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优先支持防控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推进农产品收储补贴制度,重点对禽类、水产品和蔬菜瓜果等存在积压的产品进行补贴,维护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强化支农服务,把科技、金融和保险等服务送到春耕生产一线。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主要农业生产企业纳入农业信贷担保支持范围,实施省级政策性农业担保费减半政策。组织农机备战春耕,充分发挥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的主力军作用,组织好跨区机耕、机播、机插等作业,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益。
二十、在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有什么重要举措?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疫情挡不住脱贫脚步。我省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大消费扶贫力度。用好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东西优选网、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加大产销对接扶持力度。把消费扶贫纳入对口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范畴,广泛发挥物流企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二是深入实施“就业扶贫助复工”行动。对延迟开工的,广泛宣传复工复产和就业资助政策,分期分批错峰输送,确保贫困劳动力及时返岗就业。对离职待岗的,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做好网络招聘对接,督促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对转产就业的,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其就业技能。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农村小微公益项目交由村民组织实施。三是实实在在落实惠农政策。适当延长到期日在2020年1月1日后(含续贷、展期)、受疫情影响出现还款困难的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限,延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从今年1月开始,省对未脱贫人口1000人以上的6个市、100人以上和困难较大的41个县(市、区)挂牌督战,市督战到县镇,县督战到村户,督促补短板强弱项,落实低保、医保、养老、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现行帮扶政策延续到2021年6月30日,对特殊困难群体和返贫风险较大群体强化政策叠加。攻下最后堡垒,实施贫困退出,下半年查漏补缺,年底全面核查,最后确认,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
二十一、在基本民生保障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永恒的主题,特别是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作用,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工作,强化兜底保障,对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特别是有亲人罹难的,充分用好临时救助措施,帮助解决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生活困难。临时救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按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有效降低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同时,加强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重点群体防护,依托村(居)委会及相关工作力量,动员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建立走访探视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提供必要的帮助。迅速抓好《广东省医疗机构恢复日常诊疗服务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落实,强化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指导医疗机构有序恢复正常诊疗服务,满足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就医需求。自上周开始,全省已逐步恢复医疗机构普通门诊、住院服务,并优先保障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维持定期治疗患者的医疗需求。
二十二、对于防范风险方面有什么具体部署?
一是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加快施工和商品房销售相关许可办理,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落实疫情防控方案后,有序有度恢复商品房正常销售。支持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建立互联网线上销售平台,通过网上公开认筹、公开选房等模式进行销售。二是以促进全产业链安全高效运转为导向予以支持,兼顾到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关键企业,实现“稳链、补链、强链”等效果。三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经过全面排查、深入研判,结合当前疫情对我省经济的影响,我省将着力抓好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分类处置、一企一策、精准施策,并着力把握好风险处置的节奏和力度,稳妥有序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为稳增长、促改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十三、如何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不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干部政治上过不过得硬,就要看关键时刻靠不靠得住。省委高度重视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研究制定《关于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表现情况开展专项考核的工作方案》。目前,各级组织部门在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深入一线了解重点地方、关键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现实表现。疫情防控结束后,还要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全覆盖考核,全面考察识别领导干部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将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实际表现、突出事例记录在案,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疫情防控期间,省委及各地各单位对重要部门领导班子进行了充实加强。下一步还要加大力度,大胆提拔使用工作急需、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疫情防控结束后,将综合平时掌握、实地督查、专项考核等了解掌握的情况,提拔重用一批优秀干部。同时,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打折扣的,对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的,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甚至临阵脱逃的,严肃处理,严重的先就地免职。
二十四、如何引领支持广大人才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作用?
疫情发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挥广大人才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作用,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积极鼓励支持广大人才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勇于担当、爱国奉献。一是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组织关怀。向在粤专家人才发出倡议书,激励广大专家人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各自岗位担责尽责、贡献才智。向在粤高层次人才发出温馨提示,发送防护手册,建立覆盖全省的人才服务热线。二是鼓励支持人才在疫情防控中攻坚克难。组织科研人才揭榜挂帅、开展联合攻关,引导专家人才积极参与会诊救治、疫情研判、科普预防等工作,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三是支持人才企业加大研发生产力度。为解决人才企业在疫情防控技术、产品、药物研发生产方面存在的融资难问题,推出“战疫人才贷”专属融资服务项目。目前,22家人才企业正式提出贷款申请,已审批通过12家,共放贷1.16亿元。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力度,扶持更多人才企业参与战“疫”。四是优化实施省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我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十五、怎样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总书记、党中央以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始终与人民群众战斗在一起,团结凝聚党内外、海内外等各方力量,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措施》对动员全社会力量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作了具体安排。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抽调更多干部下沉城乡一线,充实街道、村社区等斗争一线力量,充分调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守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二是坚持党建带群建,各级党委领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组织动员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推出并擦亮多个公益活动品牌。采取“党员+”等形式,把广大群众调动起来,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格局。推动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提高效率,增强透明度。三是充分发挥“两新”工委和行业党委职能作用,动员各类企业从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支持疫情防控。省“两新”工委组织发动行业协会商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两新”组织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开展政策推送、助企纾困、协同复工、税务支持、法律服务、财务援企、安全助防、科普宣传、心理援助、组织关爱等十大行动,帮助非公企业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