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医护日志2.21】等我回来,再一起相约爬白云山
2020-02-21 10:33 羊城派 原创
气管插管是风险最高的操作。但在当时条件比现在更艰难,物资比现在更紧缺,我们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文本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李晓姗

讲述者:南方医院心外科主管护师 孙慧美


从广州来到洪湖,已经一周了,慢慢地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与工作了。这一周以来,每天基本都是晚上两三点睡觉,早上七八点就起床了,工作很忙很累,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苦。

还记得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走进洪湖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病房,那种闷热、那种憋气,感觉自己就快要窒息了,到现在我可以穿着防护服跟病人交流、给病人打针、参与一系列的治疗,真的感觉自己的适应能力还是蛮强的。

昨天是我在洪湖市人民医院ICU的第二个班,14:00-20:00,和姐妹们交完班处理完我的病人,听到沛璟小妹妹在叫我,我赶紧赶过去,本该下班的吴永明教授也赶了过来,过去就看到13床病人情况危险。

吴永明教授一直守在病人身边,他已经8个小时没吃没喝了,曹赛姐姐也赶过来帮忙,我们先用无创面罩给病人辅助,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很快上升到了80%。

配合刘来昱主任床旁气管插管

这期间病人的痰液不停地往外喷溅,别人说这是风险最高的,可是我一点都不害怕。

想起第一次床旁气管插管的时候,刘来昱主任和邢锐主任穿着正压防护服,拿着电子喉镜,我和谢红燕护士长只穿了防护服和隔离衣,当时那一刻是真的害怕,怕自己被感染,怕自己真的回不了家。

我记得两位主任很关切的说:“在插管那一刻会产生大量气溶胶,你们俩就离远点。”

在当时条件比现在更艰难,物资比现在更紧缺,我们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插管的刘来昱主任很快就位了,相比上一次的装备,这次的装备轻便了一些,刘主任开玩笑说:“我从小黄人变成了阿拉伯人,但是防护效果同样是一级棒的。”

刘主任的技术真的是超级过硬,没几秒钟插管就成功了,穿着这么厚重的服装,带着几层眼镜,真是令人敬佩。

随后我给病人装上密闭式吸痰装置,继续给病人吸痰,慢慢地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升到了85%,血压也回复到了正常水平。

病人的病情慢慢平稳了,现场的医生护士都松了一口气。洪湖的第一例和第二例气管插管是我和谢护士长配合的,第三例是我和赛姐配合的,刘主任说我们两很有缘,一定要一起拍个照纪念下。

和刘主任合影

就这样,我们穿着防护服,站在病房的门口,竖起大拇指,拍下了那张难忘的照片,洪湖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

科里的主任、护士长、书记和小伙伴们听说我又插管了,都很担心,毕竟气管插管那一刻会产生大量气溶胶,是风险最高的操作。

我想说:“请你们放心,刘主任技术杠杠的,医院给了我们强大的支持与防护,危难时刻,谁都不能退缩,我肯定会做好防护,请你们千万放心!”

希望这场战“疫”快点结束,那时我们一起携手平安回家,再一起相约爬白云山、看“小蛮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