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特派武汉记者 张豪 李斯睿
图/羊城晚报特派武汉记者 张豪 汤铭明
视频拍摄/羊城晚报特派武汉记者 汤铭明
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雪媛
王琼娅个子不高,短发,她正在跟同事们开视频会议,声音清脆。如果不深入了解,没人能看出她刚因感染新冠肺炎治愈出院不久。
王琼娅今年42岁,是武汉市汉口医院副院长。汉口医院是武汉市最先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定点医院之一,医院距离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仅4公里,抗疫期间承担着巨大的诊疗压力。
自1月2日以来,她和同在汉口医院工作的丈夫韩家发一直处在抗疫第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王琼娅夫妻二人双双被病毒“流弹”击中,幸运的是,两人都扛了过来,战胜了病毒。
“最不想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不过,我们很幸运,都活下来了。”2月18日下午,王琼娅出院后首次接受羊城晚报特派武汉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她最渴望的是,等隔离期结束后,继续重回工作岗位,和同事们并肩战斗。
“1月21到23日至今我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汉口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因距离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比较近,1月初被确定为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此前官方称谓)救治定点医院,并启动应急预案。
1月3日下午5时,汉口医院发热门诊收治了第一例来自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接触史的患者罗某,后被确诊为病毒性肺炎并转往金银潭医院继续救治。
1月4日,汉口医院的规范发热门诊改造完成,正式投入使用,当天又收治了11例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患者。“当时我们就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此后发热门诊的就诊人员数量一天比一天多。随着疫情的变化,我们陆续把医院其他科室腾出来,用来收治肺炎患者。”王琼娅说。
虽然汉口医院提前行动,打了预防针,但是疫情的变化还是超过了想象。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1月15日,当晚医院收治了一位31岁的重症患者袁某,入院时面罩给氧饱和度仅60%,而且缺氧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生命垂危。
“我们医护人员见状立刻腾出一间病房,做成临时ICU病区,并成立了专家救治小组。”王琼娅说,为了抢救这位患者,医护人员为其进行高流量给氧,氧气公司连夜输送了20罐氧气,医护人员通宵守在旁边,病人的氧饱和度回升到80%,病情得到了好转。
连续两天的救治,让ICU病房的医护人员过度疲惫,虽然做了二级防护,但是1月17日,陆续有医护人员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呼吸科6位医生有4位出现发热,ICU病房5位医生就有3位医生出现发热,后确诊被感染。”王琼娅说。
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下,王琼娅心如刀绞。保护医护人员安全是首要责任,为此,汉口医院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防护,每天对医护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并在医院附近租了几家酒店,让他们与家人隔离。
1月21日,事情又发生了变化。接到上级要求,汉口医院将全院整体转向成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开放十个发热门诊。“当晚前来门诊就诊的病人就有1500多人。从21号到23号,门诊就诊人数一天比一天多。”王琼娅说。
对王琼娅来说,这三天她终身难忘。“我至今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大家都挤在发热门诊,医院的保安见状都辞职了,原本20多个保安,只剩下了3个,所以我们医护人员还要去现场维持秩序。”不过,由于武汉市政府陆续开放多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的人数开始下降。
“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发生了”
“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发生了,既是我的战友又是我的丈夫感染了。”1月22日,王琼娅的丈夫、汉口医院放射科副主任韩家发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住院。
王琼娅和丈夫都是湖北人,大学毕业以后来到汉口医院工作,他们在这里相识、恋爱结婚、生子。从1月2日以来,两人和全院医护人员一起,站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韩家发是一名放射科医生,每天在CT室给患者拍片的量非常大。
据王琼娅回忆,1月20日,丈夫韩家发开始发烧,22日确诊住院。“大概到25日、26日,他的情况比较危重,发烧超过40度,急性呼吸衰竭,氧饱和度为90%左右。”
那段时间,正是王琼娅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方面需要统筹协调全院患者救治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去参与病人救治、会诊。“我相信我的同事专业的救治,他肯定能挺过去。”王琼娅说。
在这期间,她在查房时“顺带”探望过丈夫两次,但丈夫都是处于昏迷状态,意识不太清醒。王琼娅在丈夫耳边轻声地说了一句,“我等你回家!”
“被感染,是早就做好心理预期的,但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没时间想别的。”王琼娅说,其实在1月22日前后,她也有过发烧的情况,不过经过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体温也恢复正常,CT正常,自我隔离了几天后,王琼娅便立刻重返一线。
2月12日,丈夫治愈出院,王琼娅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广东医疗队的到来,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
就在汉口医院极度困难的时刻,驰援武汉的广东医疗队除夕夜冒雨出发了。
1月25日,大年初一,广东首批医疗队128名队员抵达武汉,第二天,他们正式接管汉口医院呼吸六病区。“广东医疗队很有担当,一来就接管了我们严重透支的病区!呼吸六病区有76张床位,其中30%都是重症患者。”王琼娅说。
由于广东首批医疗队临时组建,来自广东5家医院组成,队员之间彼此还没来得及熟悉,不过在领队郭亚兵的带领下很快进入状态。他们25日凌晨三点抵达武汉,搬运完物资已经天亮,上午参加院感培训,下午就接管了呼吸六病区。
“对于危重病人,广东医疗队提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式,尤其供氧问题,他们想了很多办法。”王琼娅说,由于中心供氧管道较细,不能同时为多位患者供氧。为最大可能为病人争取氧疗,领队郭亚兵调拨了上百台制氧机,为轻症患者使用,把中心供氧节约出来给重症患者使用。尽管少于病区内病患人数,但缺口基本大幅填补了。
1月28日,广东第二批医疗队147人驰援武汉,其中137人进驻汉口医院,前来增援第一批医疗队,接管呼吸七病区。“他们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支持,还带来了物资支持。”王琼娅说。
随着广东第一批、第二批医疗队进驻,缓解了汉口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我觉得从广东医疗队身上能够学习到那种担当、责任和思维的改变。”王琼娅说。
“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正常生活”
自1月2日至今,王琼娅只回过家两次。一次是送女儿回老家,另一次就是回家隔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王琼娅和丈夫一样,最终还是被病毒的“流弹”击中。
2月7日,忙得不知时日的王琼娅突然感觉自己发烧了,下午抽空去做了CT检查,发现肺部有明显的病灶,显示单阳性,根据相关标准,她被确诊了。
之后,不断有听说消息的同事打开电话,“他们不说话,就在那边嚎啕大哭,让我也难过起来。”
王琼娅曾是一位ICU医生,习惯了在生死线游走。当记者问她那一刻有没有感到害怕,她坚定地对记者说,“从来没有害怕过!那一刻,我第一感觉是自己要被隔离治疗了,不能在工作了,感到很遗憾。”
幸运的是,王琼娅是轻症,经过治疗,病情逐步稳定。2月15日,她正式出院居家隔离,这是她抗击疫情以来第二次回家。
第一次回家是在1月21日,她送13岁的女儿回老家。“想起来有些惭愧,那天早上,我把她喊起床,告诉她收拾行李,等下有亲戚接她回老家,然后我就去上班了,其实女儿具体几点离开武汉的我都不清楚。”王琼娅说,之后,几乎和女儿也没有什么联系,不想让她担心。
2月18日下午,记者见到王琼娅时,她的身体状态恢复得不错。虽然在隔离状态,但她也不忘工作:对疫情发生以来医院方面的回顾性总结、了解疫情最新动态……
“隔离一结束,我就要重返工作岗位,和同事们并肩战斗。”王琼娅说。截至目前汉口医院医护人员一线在职人员有400多人,其中有40多人被感染,不过让她稍微宽慰的是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例医护人员伤亡。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疫情尽快结束,我们都能够回到正常生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