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瑶
从1月28日到2月16日,短短半个多月,羊城晚报陆续向武汉、荆州、洪湖派出三批共5名记者。
1月28日下午,摄影记者汤铭明率先出发;2月5日下午,曾多次参加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老将”温建敏出发;2月11日,记者李钢抵达荆州,同日,记者温建敏从武汉辗转赴荆州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洪湖;2月13日,两名年轻记者张豪、李斯睿抵达武汉。
这支“羊家将”队伍,个个都有勇气、有担当。5人中,4人为中共党员,1人为入党积极分子。
武汉:20个日夜6赴“红区”,他们记录武汉的冷与暖
武汉,是这场“战疫”最早打响的地方。
从春运开始,摄影记者汤铭明就一直关注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这是他外公外婆出生长大的地方,是他没有回过的故乡。
1月24日,除夕夜,广东100多名白衣战士星夜驰援武汉,汤铭明拍摄、记录下了出征画面。作为一名有1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深受感染,主动向报社请战:“我要在现场,忠实地用影像记录下来,这是我的职责!”
1月28日,他被选为羊城晚报首个特派武汉记者,紧急出发赴武汉。抱着报社准备的防护服、口罩等物资,他以一种从未想过的方式,第一次来到了武汉。
刚下飞机,他就接到了武汉的姨妈打来的电话:“你回家了,但是家人却不能与你相见。”
从此,他便进入了“战场”。在武汉,汤铭明与广东医疗队员们同吃同住,并接受了严格的防护服穿脱培训。
这20天里,他冒着生命危险,6次进入感染风险最高的“红区”,累计拍摄图片数千张,影像资料200G。
他用镜头记录下华南海鲜市场、汉口医院隔离病房、汉口医院发热门诊、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江汉方舱医院、武汉市中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最真实的防疫一线画面,也到社区、超市、药店、街头,用无人机拍下风雪中的武汉。
第一次走进“红区”是1月30日,在广东医疗队的帮助下,他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全副武装进入武汉市汉口医院隔离病房。在那里,他拍了4个多小时,出来时已近虚脱。
“我当时也很忐忑。”汤铭明说,但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疫情最真实的样子。一位65岁的武汉阿姨对着他的镜头说:“谢谢广东的医疗队!你们辛苦了!”
这个画面让很多人泪目,在羊城晚报的抖音上,当天就收获了约700万的点击。
疫情是冰冷的,人心之暖最让人难忘。2月13日,他第三次进入江汉方舱医院,从下午5点拍摄到深夜11点,虽然防护头盔勒得他头痛,虽然护目镜里都是水雾,他用屏幕取景,几次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记录下方舱中的“生命之光”。他的这组图文报道,获得了许多人的点赞:“在这里,看见那个热气腾腾的武汉!”
2月13日,这支队伍又扩大了。年轻记者张豪、李斯睿来到武汉,加入抗疫一线报道。
大年初四,李斯睿就报名请赴前线。就在两周前,他才刚结束半年援藏期。“临行前,家人为我剪短了两鬓的头发,奶奶的眼眶湿润了。”他说。
张豪是一名“90后”,虽然早早报了名,但接到出发命令的那一刻,他的双手都在发抖。出发前,他寄养了猫,剃了头发,唯独隐瞒了家人。“作为记者,逆行使命光荣。”他说。
荆州:三次“请缨”赴荆楚,辗转三地助“战疫”
2月11日凌晨,广东首批108名医疗队员抵达广东对口支援的湖北荆州。荆州,成了广东医疗队在湖北的“第二战场”。
随着“战场”一同转移的,还有羊城晚报的前线记者。
羊城晚报记者温建敏是前方报道队中唯一一名辗转武汉、荆州、洪湖三地的记者。
“湖北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身为一名记者,我想为前线、为‘战疫’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比在家里呆着有意义得多。”他说。
2月5日,他匆匆辞别妻儿,和几名广东媒体同行一起“逆行”赴武汉,并承担起整个广东在鄂报道组的领队任务。
作为一名资深深度记者,温建敏见过许多大场面。高铁到达武汉站时,眼前的空空荡荡仍让他觉得有些悲壮。
到了武汉,他马上进入“战斗”状态,次日,他就带前方报道组做了两场直播并发出一条当天稿,现场直击武汉20多名患者通过中医介入治疗后出院。
每天,他还要帮报道组的同行协调住宿、吃饭、交通等琐事,争取一辆采访车,就要打许多电话,每天晚上,他都很难在凌晨1点前入睡。
在这种高速运转状态下,他突破万难进入了雷神山医院。最让他触动的还是那些普通人的面孔,2月9日,他写了一篇报道《航拍雷神山医院,让我们记住这些平凡的面孔》,让我们看到了这些淳朴可爱的“基建狂魔”。
在武汉,他搜集了许多求助信息。在报道之外,他还把这些信息直接反馈给了前方指挥部,希望能实实在在地帮到一些人。
2月10日,广东确定对口支援荆州的消息传来。2月11日,温建敏便受命赶往荆州一线。刚进入荆州辖区,他就得到信息,荆州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在洪湖市,他直接更改目的地,到了洪湖。
与温建敏同日到达荆州的,还有羊城晚报记者李钢。他这趟行程,是真正的“一波三折”。
实际上,他的“逆行”从大年初二就开始了。得知广东派出医疗队支援湖北,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希望能到前线报道,立即驱车从上海一路开回广州,1400多公里路,他开了三天。
“作为一个从业18年的新闻人来说,有大事发生的时候,能够在现场作报道,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习惯。”李钢说,“如果不让我来,我总会心痒。”
他报名报了三次,每一批有记者出发,他都要“请缨”一次。
2月10日晚,听说广东第一批赴荆州医疗队出发,他或许有机会成为随队记者,李钢马上收拾行李奔赴机场。阴差阳错之下未能成行,第二天,他又抱着行李出现在了机场,终于来到前线……
赴鄂半月余,虽未知归期,这群“羊家”虎将最大的心愿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再回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一线记者提供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