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图/医院提供
黄丽文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的一名主管护理师,2003年她曾冲锋在抗击“非典”最前线,如今再次奔赴武汉“抗疫”战场。
今年50岁的她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中,战斗在隔离病房里年龄最大的护士。让我们来听听她的心声——打的跑“非典”,也定能战胜“新冠”。
讲述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主管护理师 黄丽文
临行前我拥抱了女儿
我曾因非典隔离错过她小学开学礼
今天是我来到武汉的第7天,下班后无论多么累,看看可爱的同事为我画的那一张张漫画就特别暖心又解压。
这是我在中山一院口腔颌面外科工作的第32个年头,在听闻医院要组建驰援武汉医疗队后,我第一个向护长报了名。
很快,第一批特战队员的名单出来了,没有我的名字,心里有些失落,但我无条件服从医院的决定,继续学习新型肺炎的知识及医务人员防护措施等。
临近退休的我怕医院担心我的年龄问题不让我去,于是我又多次向护长表达了我想去前线的愿望,因为身为医护人员,我时刻牢记着自己身上的责任。2003年抗击非典时我没有犹豫,现在我依旧愿意不计生死上前线。
8日出发那天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在踏上驰援武汉车的前一刻,我拥抱了我的女儿。2003年我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时候,她才六岁,抗击非典胜利后我又隔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还因此错过了她的小学入学。
这次去武汉支援,她哭了好久。但女儿啊,妈妈在做你的保护伞的同时,也要去成为病人们的铠甲了。
护目镜起雾了,我靠触摸找到了血管
在协和医院上的第一个夜班。即使有过穿防护服的经验,可真正穿在身上几个小时后还是会有些力不从心。
双层的口罩加上笨重的防护服,我觉得越来越缺氧,头晕头痛还可以坚持的住,只是胃内容物不停地向上翻涌,我只能硬憋着往下咽,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我深知防护物资很珍贵,所以坚决不能因为呕吐而污染防护服。
护目镜起雾起的也很厉害,这对于有点老花的我无疑于雪上加霜,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让自己冷静下来,看不见东西,我就充分利用其他的感官,抽血的时候即使看不到血管很难穿刺,但因为有多年的经验和PICC置管的经历,我还是靠触摸找到了血管。
一个夜班下来防护服不知道被汗水打湿了多少次,可当我看到队员们为我在防护服上写下的加油二字时,我觉得特别值得。
等打赢这一“疫”
摘下口罩吃碗热干面
下了夜班,看到口腔科科室群里姐妹们的问候,心里温暖了好多,背后有强大的中山医院,有亲人般贴心的后援团,这一点一滴爱的汇聚变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力量。
我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打的跑“非典”,也定能战胜“新冠”!到时候,我们会摘下口罩痛痛快快地吃上一碗热干面。(感谢陈芸梅、杨军英、回小晶、李红玉等医护人员对本文的贡献)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