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董柳 通讯员 黄慧辰 刘伟乐
两家合作超过10年的伙伴企业,因一场误会成为“冤家”,甚至不惜“大动干戈”闹上法庭,势同水火!但谁也没想到,一场疫情,让这两家各自面临“有原材料但订单被取消”“无供应商提供原料”的“冤家”放下了此前放不下的“面子”,最终决定再次“牵手”共渡难关。
2月11日,在东莞第一法院东城法庭调解员谭立的“牵线搭桥”下,这对斗气的“冤家”放下成见,在“分手”三年后再次“牵手”共克时艰。
一场误会,老伙伴打起“斗气官司”
某华公司是东莞一家广告物料公司,与某云公司曾是长期合作伙伴,双方合作已超过10年时间。但2017年3月,双方却因一次物料交接的误会,各自将对方拉入“黑名单”。
当时,某云公司需要一批紧急物料用于广告生产,于是找到了某华公司供货。好伙伴有需求,某华公司尽全力配合,费了很大的劲才找齐相关物资并按时交付给某云公司。
但在交货时,由于双方对接业务员的沟通不足,让某云公司误认为某华公司交货的产品不符合要求,从而拒绝支付15万元尾款,而某华公司则认为某云公司是在故意“找茬儿”拖延给付货款,双方彼此僵持了近三年之久,也断绝了合作关系。
2019年12月,在多次催收无果后,某华公司一纸诉状将某云公司告上了法庭。
“合作这么久,一点情分都不顾。”得知自己成为被告后,某云公司负责人黄先生生气了,决定撕破“脸皮”与对方打消耗战。
某华公司的起诉书送到东莞市第一法院东城法庭后,东城法庭认为这宗纠纷有调解的可能性,于是派出法庭头号调解员谭立去做“和事佬”。
“双方态度非常强硬,都摆出了一副‘看谁耗得起’的态度,调解几乎陷入僵局。”谭立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后,了解到原、被告双方虽是因误会产生纠纷,但却积怨较深互不退让。
“每年春节后,对企业而言都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说不定会出现调解的契机。”眼看春节假期即将到来,谭立决定先将案件放一放,让双方在春节期间都“冷静”一下。
疫情发生,两家公司都陷入囧境
节后复工第一日,谭立再次联系上原、被告双方。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某华公司年前承接的很多订单被退单或无法收取相关款项。
“由于年前接了很多订单,公司花了不少资金囤积了大量生产原材料,准备开年后大干一番,但谁能料到订单都被取消了。”突发的疫情,让某华公司负责人王先生措手不及,眼看复工在即,他真的急了。
“一边要给工人付工资、买社保,一边又要给付租金、缴纳税务,同时还要应对官司,压力非常大。”王先生说,若不是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企业很可能在复工前就要“断气”了。
政府扶持政策虽让王先生缓了一口气,但接收新订单恢复生产,让压在货舱的一大批原材料派上用场,才是他的当务之急。
王先生想不到的是,在他的经营陷入困境的同时,某云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受疫情影响,很多与某云公司有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尚未复工营业,由于无供应商提供广告原料,某云公司面临无法正常生产交货的囧境。
“问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供货商,若不能及时找到货源,公司将面临违约责任。”某云公司的负责人黄先生说。
就在双方为破解囧境忙得焦头烂额时,谭立的电话来了。双方当事人,分别在电话中吐露了各自的苦衷,谭立觉得,他一直等的“契机”来了。
牵线搭桥,老伙伴再次“牵手”渡难关
了解到双方的困境后,谭立随即当起了牵头人,尝试让双方恢复合作关系,借此解决彼此的燃眉之急。
“他们的态度变了,年前我一说调解,双方都没有思考就拒绝了,这次,他们却愿意试一下。”谭立趁热打铁,约双方见面谈一谈。
2月11日上午,已有三年没见面的黄先生和王先生在一个广场见面了。交谈中,双方谁都放不下“面子”,虽有和解之意,但却始终不提各自的囧境。这时,明知双方境况的谭立故意问起了王先生的近况,这触动了王先生敏感的神经,王先生顿时大倒苦水。听到王先生的难处后,黄先生眼睛一亮,但却又放不下面子提合作的想法。
“这不正好吗?黄先生公司正愁找不到货源,你这里不就有现成的吗?”谭立顺水推舟,让黄先生和王先生欣喜异常,俩人会心一笑泯恩仇。
当天上午11时,黄先生叫来公司财务,当即到银行取出15万元现金支付了此前的尾款,了解了三年前发生的误会,并在谭立的见证下,就地在银行门口达成了合作协议——和10多年前一样,再次“牵手”共渡难关。(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李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