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抗疫,这些细节你应注意
2020-02-10 19:00 羊城晚报
如何分辨真假口罩?洗手可以不用洗手液吗?酒精真的能喷杀病毒?

撰文/那拉

经历这次抗疫过程,相信我们会更明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抗疫期间,我们又一次“涨知识”,比如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洗手液,甚至是如何挑选口罩。综合来自各大官网的标准信息,我们在此对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动作再做一次正确示范,希望对当下正积极配合防病抗疫的你能有所帮助。

购买口罩需辨真假

眼下处于返工期,口罩的需求量大增,但购买口罩时,我们需要格外留意,除了不是所有口罩都能起到理想的防护作用,还要留意不要买到假口罩。什么样的口罩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呢?

我们已经知道,口罩分为很多种,最普通常见的就是纸口罩、布口罩、活性炭口罩等,有些是用来过滤空气中体型较大的杂质或其他用途的,真正对病毒有隔离作用的,是专业的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上提醒大家,在购买口罩时,我们还要留意口罩外包装上的产品注册号。通常较为正规的医用外科口罩外包装上都会标注产品注册号。编号规则通常为:X械注准(X是各个省份的简称,如鄂、浙、粤之类的)+注册年份+264(表示属于二类医疗器械64分类)+编号。知道编号规则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查询来辨别口罩真假了。

对于3M口罩或N95/KN95的真假,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则给出了下面这些方法来辨别:1.闻味道。3M口罩没有任何异味,只有活性炭口罩会有淡淡的活性炭的香味;2.看印刷。3M口罩都是由激光打印的,打印痕迹呈45°斜角,而假货是油墨印刷,往往有油墨不均匀的痕迹。

分辨口罩还可看打印的字样(资料图片)

鉴别真伪3M的N95口罩,乍看有油墨印刷圆点,也不一定是假货,但如果只有圆点,没有斜纹,一定是假货。消费者可以打12315电话举报;如果又有圆点,也有斜纹,基本可以确定是真货。此外,正品口罩表面和包装盒上的流水码有10位一样,而假货流水码不能和包装盒的流水码对应;3.看LA标志和QS认证。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示,LA标志和QS认证不是印刷在盒子上的,而是两个小标签。如果是非国产口罩,只要是正规进来的,一定要有LA认证。而国产口罩不管是国内用还是用于出口,都一定要有QS和LA认证;4.看激光防伪标签。3M口罩包装盒上有一个肉眼就可以分辨的标志,就是包装盒上的激光防伪标签。

3M口罩图中应为左假右真(资料图片)

此外,还有些方法可作为辅助参考。比如真口罩的防伪标识为草绿色,假口罩的标识有色差,比如发蓝;口罩的外形来看,假口罩的按压孔比较粗,比较浅,并且边缘很薄,而真口罩按压孔更小、更深,边缘也比较厚。

酒精消毒有禁忌

近日,网上有传某司机天天往身上喷酒精消毒,结果某天他在车内抽烟打火时竟引起自焚。是否真的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我们怎么合理地用酒精进行灭杀病毒呢?

最常用的其实还是医用酒精,一般场合都可以用。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提到,要酒精浓度达到75%的方可有效灭活该病毒。医用酒精通常可以达到这个标准。不建议自行调配,或用白酒自行蒸馏获取理想浓度的酒精,因为通常很难掌握浓度比例。白酒更不能直接用作消毒剂。

浓度达75%的酒精(资料图片)

酒精中含有乙醇,而乙醇为甲类液体,因此酒精易燃,受热或遇明火都有燃烧爆炸危险。高浓度的酒精更是如此。因此,使用酒精消毒时,一定要远离火源。而且酒精最好是采取擦拭方法进行消毒,在密闭环境下,尤其要禁止喷洒式消毒。

家中存放酒精也不宜太多,要远离火种、热源,温度不宜超过30℃,避免阳光直射。使用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不能敞口放置。

此外,切记不能用酒精喷洒口罩消毒,然后再重复使用口罩。因为病毒会伴随液体飞沫形成小颗粒,附在口罩上,而酒精挥发时会将水分带走,被分离出来的病毒就可能在再次使用口罩时被吸入。而且酒精比水对无纺布结构的破坏会更大,从理论上来讲,可能是灭杀了口罩表面的细菌,但它也破坏了口罩的纤维框架结构,这种结构在口罩变软后会变得松散,缝隙变大,其阻挡病毒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了。

此外,浓度达75%的酒精如果被吸入气道,对人体气道黏膜也会带来损伤,引起气道黏膜充血、水肿,造成局部免疫能力下降,让病毒乘虚而入,导致呼吸道感染。

勤洗手不一定要用洗手液

新冠肺炎防范守则中包括有“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少聚集”等,勤洗手是指不管做了什么,都应及时洗手。但洗手并不一定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用流动的水洗手20秒以上,对于病毒传播的阻断也有一定的作用。当然,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尤其使用含有“杀菌剂”的洗手液,显然更能让人安心。

但与医用酒精一样,洗手液中的杀菌剂,其实对于某种特殊病毒也未必管用。因为不同的杀菌剂也只能对部分病毒起到杀灭作用,并不能对所有病毒产生作用。

小心含氯消毒剂的高破坏力

最近已出现脱销的84消毒液,的确具有高效杀菌作用。其成分次氯酸(及次氯酸盐)有强氧化性,会导致微生物中的很多成分被氧化,最终丧失机能,无法繁殖或实现感染。但正因如此,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几点:

一是需要稀释后使用。可参考消毒液的使用说明,把握正确使用方法,同时记得要注意有效期。用消毒片兑水,更要记得“现用现配”。

二是要注意通风。此类含氯消毒剂有强烈刺激性,使用时务必注意环境的通风性,同时切忌入眼或接触到身体有黏膜部位。使用消毒液前,最好戴上家用防护手套或一次性乳胶手套和口罩。

三是尽量少用于金属物品或电器。含氯消毒剂会产生氯原子,对一些金属材料有长期的腐蚀作用,对有电路的设备,如手机、电脑等设备的外壳,也会带来一定的腐蚀,因此使用时要慎重。

四是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同用。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不仅导致消毒失效,氯气的毒性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紫外线灯应慎用

除了用消毒剂、洗手液等,现在网上还流行用紫光灯消毒、开水煮沸热烫消毒等物理消毒的方法。甚至有“多冲热水澡”的说法。

洗热水澡其实只是有助于血液循环,利于身心健康。一些物品的确可以用开水煮一煮,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意见,56℃加热30分钟,即可有效杀灭2019-nCov病毒。

但目前的一些紫外光设备并不建议家庭常用。因为目前市面上一些家用的紫外灯设备,通常都不是为了消毒杀菌而设计,它们发射出来的紫外光,波长也未必适用于消杀病毒。而且紫外光的副作用很大,它会产生诸如臭氧在内的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并可能直接引起人体伤害(暴露20分钟即会出现电光性眼炎和皮炎)。

来源 | 羊城晚报2月8日《晚会》A7版
责编 | 郑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