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控疫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020-02-09 19:27 浙江在线
春天很快就会到来,期待春暖花开、繁华与共

“网上新闻报道宁波15秒、杭州50秒近距离接触感染,我们要去菜市场买菜,会不会被感染新冠肺炎呢?”

“一周来一直居家,但是咽痛、鼻塞、睡不着觉,没有武汉史,想去医院看看,又担心交叉感染,很是纠结,怎么办?”

“我们夫妻俩再呆在一起,要闹架儿,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疫情防控期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心理专家接到不少市民的咨询,大都有恐慌、焦虑等问题。如何应对这些心理问题呢?

在防控期间适度焦虑情绪是有好处的,它能提高公众对疫情的警觉性,帮助公众客观认识疫情,让自身在个人防护等的处理中表现更好。

但过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比如过度担心被感染、担心家人、害怕家人担心自己,过度亢奋、拒绝合理的休息、进食不规律、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甚至焦虑不安、失眠、抑郁、悲伤、委屈、无助、压抑,就会负性影响个人的饮食和睡眠,影响心理健康,降低免疫力和身体抵抗力,从而增加传染病的易感性。

因此,公众要从官方或权威信息渠道获得相关防控知识,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疫情,消除恐惧和焦虑心理,尤其是需要外出上班的人,树立必胜信心。建议:

1. 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 学习应对应激、调控情绪的方法。在心理上对应激有所准备;

3.单位提供支持和安慰,消除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安排专人进行后勤保障;

4.合理排班,定时轮岗,安排适宜的放松和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

5.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与家人和外界联络、交流;

6.如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或心理健康服务,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7. 情况严重的,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并需由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诊治。

近期,为防控疫情,我省多地采取严格防疫管控措施。如何“健康宅家”呢?目前对大多数人来说,全家人一起“宅家”是生活常态。

有些人会盲目反复消毒,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细小变化,可能会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易怒、攻击行为。反复回忆自己的接触史,担心自己漏掉重要的接触史,担心自己被确诊;反复想象自己一旦被确诊后的种种情形;反复担心自己影响家人和朋友,担心亲人和朋友情况,有自责感。建议:

1.鼓励面对现实、以平和心态配合居家观察;

2.降低自责心理和耻辱感,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你;

3.保持家庭清洁,家中要注意经常通风;

4.保持一日三餐规律,注意均衡饮食, 确保食物充分煮熟,保持食物多样性,多吃水果和蔬菜,多饮水,避免进食过度;

5.增加自信心,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转移注意力,可在室内适当运动,听听轻松的音乐,看看书,维持规律作息和睡眠,减少熬夜;

6.可利用电话、微信、QQ等向他人倾述或自己写个人日记宣泄情绪;

7.要注意避免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饮酒、吸烟、抱怨、自责等);

8.拨打心理热线寻求心理疏导,出现明显恐惧、焦虑、失眠、自责时,可通过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帮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相应的治疗;

9.提高自我识别新冠肺炎可疑症状的能力,定期测体温,关注有无发热、咳嗽、疲劳等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春天很快就会到来,期待春暖花开、繁华与共。

来源 | 浙江在线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