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党旗飘】抗非老将再出马:爸爸去抢救病人,过两天就回来了
2020-02-05 23:22 羊城派 原创
抗非主力再出马,为生命而战,也是共产党员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文本整理/羊城派记者 林清清
素材提供/通讯员 林伟吟
图/医院供图

1月24日,农历除夕,本是阖家团圆之际,但是不断传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消息让全国人民都为之紧张。

是日上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的通知,精选院内一批医护人员赶赴武汉,共抗疫情。短短几个小时就有几百位医务人员踊跃请战。

最后,来自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学科、血液内科、检验科等科室的20位医护人员组成了医院第一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

出发之前,院长宋尔卫院士在医院为医疗队举办出征仪式。中山大学党委陈春声书记、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到机场为 “勇士”们饯行。

在组建医疗队的同时,医院党委同时设立了援助湖北医疗临时党支部。来自重症医学科的王吉文副教授,被委以医疗队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的重任。

来自重症医学科的王吉文副教授,被委以医疗队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的重任

抗非主力“老将”再出马

王吉文曾经先后在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工作,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参与抢救的危急重症不在少数。他和夫人都参加过抗击非典战役,参加过非典隔离病房管理和一线救治。

他还是孙逸仙纪念医院抗击非典专家组成员,也作为主力成功治愈了2018年广东省首例H5N6禽流感患者。

王吉文的妻子也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同样参与过抗击非典战役,也参加过重大救援工作,深切地明白冲到战“疫”前线的风险。

接下来一段时间,她既要照顾家中孩子们,还要参与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其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她深刻地理解并坚定地支持王吉文的选择。

像其他队员一样,王吉文挺身而出的背后也有自己的出征故事。急驰武汉的那个晚上,王吉文对自己3岁的小女儿撒了个谎。

他说:“爸爸去抢救病人,过两天就回来了。”妻子告诉王吉文,那天晚上小女儿哭了一晚上,是哭着睡着的。

尽管对家人有万般不舍,王吉文还是义无反顾奔赴前线,因为这是为生命而战,也是医者的光荣使命,更是共产党员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临时党支部成“领头雁”

除夕之夜飞机抵达寒风呼啸的武汉后,工作千头万绪,如何让各类物资有条不紊地摆放整齐,让20名来自不同科室的队员尽快熟悉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分工,快速进入战斗状态?

王吉文召集其他两位支委邹子俊、刘桂容第一时间召开支委会,商议工作计划,做好队员分工,给大家具体的工作指导。

临时党支部及时设立,让20名医务人员感觉到有了主心骨,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吉文,就是医院20名空降到抗击疫情前线小部队的“领头雁”。

临时党支部也是临时作战指挥中心

第一件头等大事:防范交叉感染

第一件头等大事是把防护工作规范到位。25日凌晨5时30分,医疗队抵达武汉入住酒店。王吉文组织队员们召开了一个工作安排短会,进行工作前动员。

在稍作修整后,队员们就投入到一天的紧急培训中。队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吉文要求大家确保人人过关,为保卫生命战斗到底。

党支部三位支委带领大家不断练习穿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帽、口罩,每个规范要领都要过关。穿上之后,如何规范脱除防护设备也一样要逐一过关。

大家在练习中相互指导、相互检查是否各项防护设备是否穿戴、脱除规范,还规定每次上班之前、下班之后都要相互检查、相互帮助,确保万无一失。

虽然穿戴防护用具差不多要一个小时,但是党支部还是要求大家多练习几次。

由于支援医院的条件有限,穿脱防护服的地方光线较暗,于是大家自购应急灯,放置于脱除防护服的地方,确保队员们在明朗的视线下,可以更为标准、规范地脱除防护服,避免将病区的病菌带出。

队员们自备了含氯毛巾,在进入酒店之前相互帮助对方对鞋底进行基础消毒,也备了酒精与免洗消毒液,给队员擦拭外衣、进行双手的消毒杀菌,力求不将污染源带回住宿地,将交叉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救死扶伤的使命感让20名孙逸仙纪念医院组建的医疗队走在了一起,高度的专业精神和纪律意识也使20名来自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在队长、党支部书记王吉文的组织下,迅速地融合在一起。

“全能医护”上岗

经过一天的培训之后,王吉文带领队员——呼吸内科黄林洁副教授、呼吸内科陈茗副教授、重症医学科邹子俊医师进入病房后,他们要在严格防护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床边查房、了解病情变化,并制定诊疗方案。

由于医院内缺乏护工、清洁员和保安,缓冲区等也是临时的,离正常规范的医疗环境有距离,“称不上是规范的隔离病区”。

除了诊疗工作外,为患者派餐、清理垃圾、清洗厕所、维护环境卫生等工作也都由医护人员全部包揽。

面对艰苦的条件,队员们没有丝毫怨言,他们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项工作。病区里医疗垃圾产生太多太快,他们就自己用大推车往出运。

虽然每次值班都只有6小时,但加上前后穿脱防护服的时间,每次值班前后都要花8小时左右的时间。

医生们为了节省防护服,在值班前连水都不敢喝,坚持中途不上厕所。王吉文除了完成病房救治患者工作之外,还要张罗队员们的衣食住行,做好后勤保障,每天睡眠都不足6个小时。

医疗队队员在穿着多层防护服及戴沉重护目镜下清理病区卫生,做好消毒

物资匮乏,大部分防护用具捐给了当地医院

武汉疫情,公共交通中断,许多物资出现供不应求。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王吉文保持与医院本部的联系,尽力给队员们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

然而,尽管物资匮乏,特别是武汉防护用具严重不足,但王吉文提议并经过与党支部商议,最终还是下决心将从广州带过去的大部分防护用具捐给了当地医院,仅仅保留部分防护用具给医疗队队员使用。

医院大后方尽可能地提供各类物资之外,王吉文也积极联络各方为医疗队争取后勤保障资源。

武汉市热心的市民也让王吉文感动。虽然武汉公共交通停止运行,但是他们上下班的时候,常常有热心的市民志愿搭载他们一程。有一位市民还捐赠了一台车给医疗队使用,解决了队员们上下班的通勤困难。

热心的市民联系到王吉文,给医疗队送来许多生活用品,如成人纸尿裤、一次性袜子、洗发水、沐浴露、牙膏、衣架等,助力医疗队队员抗击疫情。这些热心的市民让这个泠冽寒冬中的武汉充满了爱的温度。

“毫无疑问,一线抗战情况一定是恶劣的,所以我们全体队员一早就做好心里准备,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想办法解决所有问题。”王吉文表示。

天台成为临时作战指挥部

团结就是力量,要完成组织交以的任务,就必须发挥全部队员的力量。王吉文每天不定时通过微信召开党支委会,及时解决医疗队存在的困难。

在人少、通风好的酒店天台上,他们每周两次召开党支委会。这里成了孙逸仙纪念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作战“指挥部”。

经过9天日夜争分夺秒地奋斗,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与广东同道一起,把超负荷、超透支的隔离病房快速重建秩序。许多患者病情有了好转。

“漫画墙”缓解焦虑情绪

医护人员远离家人战斗在疫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个看不见的魔鬼,还要安慰许许多多患者的恐惧、焦虑、乃至绝望的情绪,医护人员的内心也不免有些不安和紧张的情绪难以派遣。

王吉文与支委商议,决定在医疗队队员居住的酒店走道上张贴一些“漫画”,为医护人员加油鼓劲,舒缓医护人员的情绪。

于是党支部组织大家利用下班的时间在酒店一起制作漫画。“每天都保持信心十足的心情,脸上就写不下不开心的事啦。我们逸仙人每天都要开开心心地去奋斗!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医疗队在住处走道制作漫画墙

一幅幅自己绘制的漫画,或者打印的孙逸仙纪念医院讲座教授、著名画家林帝浣的漫画张贴在酒店走道上,上面写上了医疗队员的感悟和励志话语。

酒店里紧张、不安的气氛似乎因为这些漫画的出现变得轻松、活跃起来。

医疗队们的战“疫”精神也感动了林帝浣。林老师闻讯表示要给医疗队赠送签名作品和300盒情人节漫画巧克力为医疗队加油鼓劲。

3位前线医护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月31日,正月初七,岭南地区的“人日”,医疗队在住宿的酒店为医疗队队员、ICU主管护师刘洁静庆生。

“祝你生日快乐!”医疗队员们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武汉驻地酒店会议室里,终日忙碌的医疗队迎来了短暂的快乐。

院长宋尔卫院士、严励副院长、刘超副院长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为队员们加油鼓劲。

“人日”庆生会上,医疗队队员合影

在武汉几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感受到党员同志身先士卒的担当精神。3位同志会上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特殊的时刻,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坚决投入到战“疫”前线。

护士宋菊花写道:“王吉文书记和身边的共产党员都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作表率,他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深深影响着我……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也希望自己向党组织靠拢,向身边的党员同志学习,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危机面前要勇担使命、敢于作为!”

宋菊花护师正在写入党申请书

疫情中处处是前线。医院的疫情阻击战役不断吹响集结号。1月31日,医院党委发出公开信,号召党员同志努力“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闪亮!”

公开信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同志。公开信表扬医疗队队员冲锋在前,不顾安危,不负使命,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彰显了逸仙情怀,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医者精神,为全院职工作出了表率。

王吉文第一时间向医疗队传达了院党委的公开信内容。

“我是共产党员,应该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相信有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赢得最终胜利!”王吉文表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