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医护日志2.5】致敬战“疫”后方的父亲母亲
2020-02-05 21:54 羊城派 原创
救死扶伤天赋在,惟愿民安

文本整理/羊城派记者 余燕红
素材提供/通讯员 李晓姗


叙述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曾振华

自除夕开始,不觉到达武汉前线已经十余天了。

或许临时的使命将成个人一生的自豪。突然间从一个平凡的医生被人民关注着,被单位表扬着,被同事朋友骄傲着,经常无所适从。

冷静下来,我只能侥幸自己从事的神圣执业,庆幸当初从医的选择,会在某个关键的时候成了人民的希望。

但是,我深刻知道,一时的荣光背后潜藏着父母多少个日夜的焦灼和亲人们的担心。

曾振华医生戴上手套准备进入缓冲区

出发前,母亲很反对

在此,我特别记录下他们对我出发前后的心路历程。

大年三十下午得知我要去支援武汉,和我们同住在广州的母亲当时几乎是跳了出来:不能去,坚决不能去!母亲经常说,我是她最大的骄傲。那天,她最大骄傲的儿子即将奔赴最危险的地方,可能一去不返,那将坍塌她心中的一片天。

母亲的煎熬说什么都难以掩藏。我和她反复解释了出行的必要性和现今进步的医疗防护条件后,她从最开始的坚决反对,才屈服到后来的被迫支持。

和母亲不同,父亲只是情绪低沉,只是不断地向我打听武汉的局势和潜在危险,到我临行时已经变为慷慨的鼓励。“振华加油!到了那边劳逸结合,注意休息,这是我们家得光荣得任务,好好干”。

其实我知道,父亲比较胆小,但那个时候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他能做的只是不断掩饰自己的担心来鼓励我,让我出发的时候更勇敢。实际上所谓的荣誉在他心里远远是次要的,这份荣誉或许会让他失去儿子,失去所有。

和父母第一个视频,只有嘱托

开始的两个班,现场的诊疗让我们不少医务工作者越发沮丧。

第二次下班后,我第一时间拨通了家里的视频,为的是给二老报上一声平安。他们看到了我,心理多少有了慰藉。打听了前线事情,我不假思索地告诉他们:这头严峻的抗疫形势和不少患者病危的现实。

镜头下的父母瞬间双双失语,老父亲的泪花已经悄悄不能自已。片刻调整后,只剩下母亲单调和重复的嘱托:孩子,好好保护自己,好好休息,好好保护自己,好好休息……我这才意识到他们的恐慌和忐忑,连忙鼓励他们,我细数着广东医疗队做了哪些改进,描述着我们的防护的紧密。视频那头,我的父亲母亲早已没有过多的言语,那次的联系也显得分外简单,最终冷清收场。

岳母不想打扰到我的工作

此次支援武汉的人生大事,自然忘不了我的岳父岳母。出发前半小时,我拨通了二老的电话,他们得知后的回答分外简单:注意安全。我可怜的岳父母(爸妈),到了那时显然不能做太多的交代,只是微信里默默关注。随后岳母只是说,每次看到你的朋友圈,我们就放心了许多。我们都知道,我的出行会让她增加多少个难以入眠。

几天前,高龄的外公多次脑梗后再发且昏迷,在全国抗疫缺医少药的大背景下,岳母竟然没有和我半句咨询,让表哥携全家带着外公去了乡下诊疗。我知道,岳母只为一个目的,不要打扰我的休息。我得知这个消息后跟她沟通时,岳母对我只有工作鼓励和生活关心,狠心地表示到外公的事情不要再做任何的建议和关注,只要能保住自己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因此,我之后都自觉要在家庭群分享自己的点滴,默默告诉大家,我还在健康地生活着。

大家庭群收到长辈们的祝福和鼓励

父亲母亲是战“疫”中最揪心的人

我的父亲母亲,他们不觉间成了这场战役中最揪心的人。随着我一线工作流程的熟悉和不少康复出院的信息传来,父亲今天心情稍有平静,这才饶有兴趣的做了一首词:

浪淘沙——驰援武汉医护赞

瘟疫袭人環,虎视眈眈,旬天喘咳莫生还。阎王殿前添速客,睹景心酸。

义举降魔幡,武汉攻关,死生度外挽狂澜。救死扶伤天赋在,惟愿民安。

此外,大家庭群也收到了其他长辈祝福和鼓励。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江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