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广东省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文字整理/羊城派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游华玲 图由医院提供
病倒前她连续上了两天一夜的班
口述者: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师 魏思
今天是我进入病房的第二个班,这个班的时间是0点到4点。这两个班都有一位汉口医院的护理老师带我们,现在整个病区就剩她是本院的了,她非常乐观,对我们非常热情。
我第一个班,收了一个病人,是消化科的护士。我给她输液的时候,这个护士姐姐跟我说她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感染上了,在我们来之前,她连续上了两天一夜的班。我不知道她们是怎么熬过来的,80个病人,每天500袋针水,她居然连续顶了两天一夜。
我刚想好好安慰她,护士姐姐就开始问我们住在哪里,吃的怎么样,晚上睡觉冷不冷,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那一刻,我真是止不住自己的眼泪,我多希望我可以早点来这里支援,让这里的医护人员多休息一下,不要被疾病感染。
护目镜起雾看不清,患者说我自己扎,原来遇到同行了
口述者: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护师 李桂林
穿上防护服进入病区工作已经两天,我还是非常不习惯,防护服非常臃肿,在病区走两趟我的衣服就汗湿了,带着护目镜工作比较困难,因为呼吸很容易起雾,我又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工作起来有些不便。
工作第一个班,给一位老奶奶量体温,她发热39℃,告诉我非常不舒服。医生帮忙开药后,我给她用药,告诉她我们是广东过来支援的医疗队,今天第一次来,正在跟汉口医院的医护人员交接,所以没有及时解决她的诉求,老奶奶听后并没有责怪,还马上给我竖起大拇指。
今天给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打针,护目镜起雾看不清楚,我正想办法调整角度让针能一次进去,结果患者跟我说她可以自己来,让我帮忙紧绷皮肤,她自己插针。原来,是遇到同行了。
看多了生离死别,这次我真正理解什么是天灾人祸
口述者: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主治医师 李慧敏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四天,已经上了两个班。今天凌晨四点接班,上一班医生告诉我们整个病区一天死亡了3例患者,其中2例是从急诊收进来没多久就维持不住了,本院的医生告诉我们因为种种原因很多病情危重的病人未能转至ICU,支持治疗跟不上。
当时,我的心情很沉重,病区好几个患者都是三四十岁、无基础疾病的青壮年,肺部CT上是大片大片的渗出,有些甚至接近“白肺”,如果不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些病人是可以得到更好救治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随时可能被死神夺走生命。
我是ICU医生,见过很多生离死别,但是,在这次疫情种,我才真正理解什么叫天灾人祸,在疾病面前,生命如此渺小脆弱。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帮助这些患者,看着病人离去,我感到很无力,我能做的太少,看着他们痛苦的离去,我什么都做不了,我很愧疚,现在只希望雷神山、火神山医院能尽快投入使用,武汉的医疗环境能越来越好,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妈妈再也没有妈妈啦!”这一刻我也非常想念我的妈妈
口述者: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护师 李玲
昨晚,我们病区的一位老奶奶去世了,她和她的女儿都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住在同一个病房,听到老奶奶去世的消息,我很难过。
前一个班查房,老奶奶和她女儿听到我们是广东队来支援的,都很激动,很开心,眼里发着光,认为自己有希望了,不过一天时间,她们母女俩就阴阳相隔。老奶奶的女儿沉默地接受了妈妈去世的事情,我很想去安慰她,可是那一刻,我竟然词穷了,找不到任何词语来安慰她。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段视频,一个女孩的外婆去世了,她妈妈抱着她哭着说:“妈妈再也没有妈妈啦!”这一刻,我也非常想念我的妈妈,因为我的坚持,让她和家里人担惊受怕。
出发上班前,邓佩瑛护长送我们上车,犹如母亲般语重心长:“没事,慢慢来,不要着急,做好防护!”等我们的车走远了,还能看到她向着我们招着手,这场景,像极了我每次离家前,妈妈的样子。回到酒店,看到贴在门上的字条,房间保温杯中的红糖水,心里暖暖的。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