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医院建设者:所有人都是两班倒,有信心2月5日交付使用
2020-01-30 19:18 羊城派 原创
2000多人两班倒高负荷地工作着,维持医院建设24小时运转

文/羊城派记者 李国辉 实习生  吴晓莹

距离1月25日武汉市政府宣布建设雷神山医院过去5天,由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三局”)牵头工程、选址于武汉市江夏区的雷神山医院已经铺开病房搭建工作。根据设计,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的雷神山医院未来可容纳病床数超1500张,可容纳医护人员2000余名。

紧张施工的工地上,2000多名建设者正在疫情险急中“逆流而上”。在夜晚气温接近零摄氏度的武汉,工地现场的工人和管理人员们以两班倒高负荷地工作着,维持医院建设24小时运转。中建三局的一名现场管理人员李斌(受应访者要求使用化名)说:“我们有信心,保证在2月5日交付使用。”

中国速度的背后
建设者放弃团圆赶赴一线

1月29日夜晚10时半,央视慢直播的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直播间里,有1500多万人在线“监工”,在线人数最多时有6000万人。因疫情隔离在家而倍感无聊的网友们做起了“网络包工头”,纷纷关注着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情况。他们给铲车、叉车、挖掘机等设备起了外号,甚至还开通了微博超话。

从1月25日进场施工,到2月5日交付使用,十天时间内要完成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医院的建设,这样的工程世界罕见。在人们感叹着“中国速度”“基建狂魔”的背后,是一群在本该阖家团聚的的春节时离开家、奔赴武汉的建设者们,他们中不仅有来自中建三局的数百员工,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工人。

1月29日晚,李斌接受羊城派记者采访时,仍能听到现场的施工声音轰隆隆传来,他说,现在工人们已经在紧张地搭建病房。

作为中建三局的员工,李斌大年初一就接到了回武汉参与建设的“调令”,作为一名党员,李斌没有任何犹豫,迅速开车赶回武汉,参与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工程。他说,在知道有可能参与这个工程后,他就已经随时待命,听从组织调遣。尽管家人有担忧,但对他的工作却十分支持。

整个雷神山医院现场,有着2000多名建设者,他们不仅有来自武汉和湖北各地的人,也有来自四川、重庆等全国各地的人。疫情爆发后,组织建设人员赶赴工地成了一个难题,每一个建设者都必须有详细的个人信息,通过建设指挥部向湖北省委、省政府开出证明后,才能驾车进入武汉。

“需要开详尽的证明,明确调配人员的个人信息、上下高速的具体时间等信息,交由当地政府进行协调。”李斌说。

“顺利交工,我们有信心。”

等待着建设者的,除了武汉冬季的阴冷潮湿,还有更多的困难。由于工期紧,现场条件差,许多工人们在进入现场的第二、第三天,才真正吃上饭,在此之前所有人只能吃泡面。

2000多人聚集起来施工作业,一旦有其中一人感染,后果难以设想。为此,施工现场都必须进行再三消毒,工人们也必须走专门的体温检测通道,检测没问题才能开始工作。在工作期间,所有的建设者们都必须戴着口罩,这对于从事着超负荷体力劳动的他们来说,同样是个严峻挑战。

“工人们干的是体力活,戴久了会感到胸闷和呼吸困难。”李斌说,由于潮湿寒冷的环境和高负荷的施工作业,许多建设者出现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工地现场还出现了三例发烧人员,“我们今天(29日)就有人送到医院去了,也是因为发烧,最后检查结果还好,不是冠状病毒感染,就是普通感冒发烧。”

由于雷神山医院是边设计、边施工,许多建设材料需要临时调配,给紧张的工期也增加了难度。按照计划,雷神山医院2月3日要完成板房安装,2月5日完成装修和设备安装;医护人员生活区计划在2月1日完成板房安装,2月4日完成装修施工,2月5日将完成全部设备的调试工作,移交给医疗部门。

尽管困难重重,李斌仍很有信心:“我们所有人都是两班倒,连续24小时不间断施工,非常有战斗力,保证在2月5日顺利交工。”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新华社资料图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