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近日首次发布《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全国仅选取40余处文物建筑,其中就包括广州市越秀区的万木草堂。
越秀区是广州建城两千多年不变的城市中心。据统计,越秀区内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共176处204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28个,占全市55.9%;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1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77处87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处9个;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共有58处64个。
文物数量庞大,越秀区文物保护部门近年来因地制宜,根据文物建筑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活化利用模式。
政府统筹+专题博物馆
大众比较熟悉的革命遗址等文物多是采取“政府统筹+专题博物馆”模式。
越秀区文广旅体局文物博物管理科负责人介绍,对于一些产权比较清晰的文物场所,主要做法是不断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推动专题博物馆、陈列馆建设。
如将文明路的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建设成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中共广东监委旧址纪念馆,并建设成为党史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基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将东皋大道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建成越秀区廉洁文化教育陈列馆等。
这些红色史迹近年来的活化利用率非常高,如广东区委旧址预约参观和学习经常性爆满,需要提前一段时间进行预约。
政府托管+企业资金
越秀区文物活化的另一种模式是:“政府托管+企业资金”。具体指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资助、简化手续、租金减免等方式,实行政府监管、企业运作的社会化托管模式。
自2009年起,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积极探索该模式,对所管文化场馆进行管理利用,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位于中山四路的万木草堂,比邻北京路步行街,过去虽然顶着“戊戌变法策源地”的光环,但真正入内参观的市民很少。
越秀区几年前通过招标的方式,委托万木草堂所在区域的广州市越秀区文德文化商会对其进行管理,活化利用为万木草堂陈列馆,常设展示康梁文化和事迹,并定期开展公益讲座、国学雅集等活动,将其打造成康梁文化研究、展示、交流的平台以及孔子学堂在岭南地区的推进基地,此前已举办过多场康梁文化研讨会,并每月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讲座,备受年轻人欢迎。
国家文物总局将万木草堂的经验总结为:一是功能适宜,将原功能与新功能混合实现品牌效应。像草堂内仍然保留书屋的布置,每年开学都有很多学校在此举办开笔礼。又结合声光电效果,营造出清幽雅致的环境;
二是社会服务,创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万木草堂很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文化教育,让大家通过系列讲座、展览,在此获得教育和提升。
三是通过管理运营,实现文化产品创新运营。譬如创设声音博物馆、3D全息投影文创课程等。基本上每个月万木草堂都有艺术展览,每周都有专题讲座和活动,作为一个多元载体,在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中山四路上的另一处文物建筑——东平大押被重新活化为东平典当博物馆,也是“政府托管+企业资金”模式。
为什么说是“重新”,早在2008年,越秀区就通过公开招标,把东平大押的管理经营权和日常维护,委托给一家典当公司负责,并于2010年改造成为典当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多年过去,当时的布展和活化与时代也产生了距离。
于是2018年下半年,东平典当博物馆开始闭馆升级改造,对文物建筑进行了保养维护,2019年7月重新跟公众见面。
这一次越秀区的合作方是在年轻人有颇有口碑的逵园艺术馆创办团队,除了根据东平大押的历史内涵、建筑元素等特点,调整展陈内容与形式,丰富了展览的历史性外,还增加了逵园艺术馆擅长的文化艺术体验、美学培育元素,成为一个多元的展览展示空间。半年来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往参观打卡,成为越秀区新的文化地标。
政府支持+社会力量
此外,越秀区还有“政府支持+社会力量”文物活化模式。这一类更多体现在私人产权或产权关系较为复杂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上。
越秀区结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探索陈列展示、文创产业、旅游景区、教育基地等有效可行的文物建筑合理利用模式。
加强与热衷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组织、专业企业的合作,譬如前面提到的逵园活化利用团队,共同探索在延续文物建筑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赋予文物适宜的当代功能的各种利用方式。
同时,还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认领认养等形式参与无主的、尚未建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
逵园艺术馆所在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有历史文化遗产302处,当中活化较好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大多都是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力量”模式。
逵园艺术馆作为推广大众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平台,定期举办各种艺术品展览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现已成为广州的文化艺术地标之一,是广州文物和历史建筑活化的范例。(廖靖文 王燕)
来源 | 广州日报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