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吕楠芳 实习生 李可儿
你知道,性教育是如何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吗?
不在课堂上和正式的教学场景中,而是穿插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电视、抖音、街边的人流广告、身边的耳语、社区中人们谈到某个话题时的态度——近日,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照片的声音——儿童性教育影·像发声展”,展览通过孩子们的镜头,进入他们的生活脉络,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性教育。(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观众们也经由观看这些发现,反思和讨论个人生活中的性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本次展览由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广东时代美术馆联合举办。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关于性的知识,形成了关于性的态度和价值观,他们学会了对与性有关的话题避而不谈,而在社会学家看来,避而不谈本身就是一种了解。
听见孩子的声音
展览的缘起要追溯到2019年6-8月,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和源美术馆推荐的艺术家联合组成项目团队,走进揭阳市览表村。
他们和12名10- 12岁的孩子一起做游戏、上性教育课、探讨自我表达的方法。借助拍照和叙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孩子们主动展示自己对日常生活的理解。研究活动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了解孩子们在观看由绿芽基金会开发的《丁丁豆豆成长故事》动画片并参与一系列配套的性教育活动课后产生的想法。
2019年12月-2020年1月,在时代美术馆的帮助下,项目团队在时代美术馆所在的黄边社区再次举办了儿童自我认知影像发声工作坊。和7位来自时代玫瑰园小学的孩子一起,通过拍摄和讨论照片,探讨“自我”和“性别”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在社区生活中如何直观地体现出来。
在览表村和黄边社区举办的工作坊帮助我们打开了一扇窗,看见性教育如何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于是,2020年1月11日到19日,项目团队在广东时代美术馆人民公园举办“照片的声音——儿童性教育影 像发声展”。
这次展览集中展现了览表和黄边社区的孩子摄影作品和口述文字、项目团队对影像发声法及儿童性教育的思考。观众透过孩子们的镜头进入他们的生活脉络,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性教育。
国内首个儿童性教育影像发声法研究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国内首个儿童性教育影像发声法研究展示。
作为社区参与式研究方法,影像发声法最早由学者在公共卫生领域正式提出。研究人员将照相机作为一种自我表达方式介绍给参与者,借助摄影与照片讨论了解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感知。研究活动的目的不再局限于讨论式的干预,更多的是开启对话,创造出觉察和表达的机会。
本次展览中,小朋友们用相机拍摄与自己的生活或经历相关的照片,并且通过讲述自己“为什么拍这张照片”和“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在想什么”,向其他人展示自己对于特定主题的故事和观点。通过影像发声法,孩子们获得了表达的主体性,用自己的声音讲述着对日常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的思考。
策展人辛桐告诉记者,之所以运用影像发声法进行儿童性教育,是为了借助照相的过程,让孩子有意识地去思考。在这次项目中,孩子是讨论者本身,而不是被讨论。观点、知识本身不是那么顽固,不会一直留在那里,所以孩子可以尽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广东省政协委员陈晓琳认为,展览让来自乡村和城市的孩子,有机会在许多观众面前、在关于儿童性教育这样一个看似敏感的话题上,勇敢而坦白地发出内心的声音。
“性别教育是关系到孩子们安全、健康和快乐成长的一种很重要的教育,同时它也是一种发生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回应孩子们关于日常生活的需求和疑惑的教育,非常需要重视孩子所处的社区环境及他们自身的身心特点。”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众志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赵晓玲表示,展览综合考虑了社区环境、孩子的特征和孩子的实际需求,这样的性别教育是科学的、无害的、会给孩子们带来巨大促进的教育。
“感谢这次展览,让我们听到了来自孩子的真实的声音、透过他们的眼睛看见了真实的社区。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这样聆听孩子声音的机会,帮助我们把专业服务越做越好。”
【对话】
性教育不等于防性侵教育
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保护自己,性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儿童性教育的各种问题,不妨听听性与性别研究专家裴谕新怎么说。
羊城派:很多人觉得“性”是一个很危险的东西,大家在谈儿童性教育时,多在谈儿童防性侵教育,对此您怎么看?
裴谕新:我觉得这是因为大家对于育儿普遍存在一种焦虑导致的。但其实并非这样,性是有两面的,不能说只要是性就很危险,很多陷阱,需要把孩子保护起来,不与陌生人交谈。性教育不应该割裂,应与自我教育、全身心教育一起进行。
让小孩学会与人交往、发现自我、发现乐趣,怎么样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说不,怎么样让自己开心。虽然性侵很恶劣,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性的探索,对身体的探索。应该让小孩知道性也有欢乐的一面。了解自己的身体,坦然接受身体的变化并欣赏与享受这种变化。
羊城派:儿童性教育什么时候开展比较好?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裴谕新:在现实生活中,有广告、电影、成年人之间有各种互动、谈话。如果小孩接触到这些东西,有相应的反应或意识到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的关系时,父母可以给他一个引导。
但如果小孩看见也无动于衷,父母也没有必要害怕,捂起来不让他看。只要不是暴力或过分色情的东西,都可以让孩子去接触。因为我觉得不可能在温室里养孩子,人为给他制造一个真空,社会上有的这些东西,没有必要把它隔离。
同时父母也要防止用成人化的思想看待孩子。有时候小孩做某件事的目标可能与大人想的不一样,他们的目的可能是纯真的。如果父母反响过大,只会引起小孩更加好奇。所以在开展性教育前父母应先审视好自己的性别观念,了解正确的性别教育,同时也要明白儿童时期的特点。
羊城派:现在的小孩越来越早熟,甚至幼儿园就开始“谈恋爱”了,您怎么看?
裴谕新:现在孩子早熟很多时候与我们的社会环境分不开。日常生活的广告、电影都容易受到影响。像幼儿园就谈恋爱的情况,我觉得只是一种模拟。如果中间没有出现欺凌的现象,没有超出合理范围的话,实际上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孩子其实在探索怎么与异性交往。
羊城派:有没有必要专门跟孩子谈性?
裴谕新:我觉得没有必要。父母只要在对待性的整体态度上,让孩子知道父母可以支持他,帮助他就够了。
羊城派:在育儿时候,很多家长对待男、女孩有两种教育体系,从性别研究的角度上来看,您觉得有没有这种必要?
裴谕新:我觉得开展性教育,要实行男女平等,不要有性别区分。不要说男生应该学这个,女生不能学那个。知识是人类共享的,男女应该平等对待。在性别研究上,国外的性别研究者甚至采取反向性别教育,即男孩子适当增加一些情感、交际沟通能力的培养,而女孩子就增加勇敢冒险、领导能力的培养。
这属于一种积极的反向教育,有利于纠正性别不平等的地方。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按照人类最好的品质去培养孩子,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展览信息】
照片的声音:儿童性教育影像发声展
展览时间:2020年1月11-19日
地点:广东时代美术馆1楼及19楼人民公园,广州市白云大道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三期(广州地跌2号线黄边站D出口)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郑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