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关于中央八项规定,总书记是怎样带头执行的?
2020-01-13 17:30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书记身体力行,在转变作风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了人民领袖与人民的深厚情谊,作为国家公仆,他尽心尽力地为党和人民工作,把这样一种情怀和境界体现出来。”

2019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提出要求,再次为全党严肃政治生活、践行优良作风作出表率。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也就是“中央八项规定”。一场激浊扬清的风气巨变从此开启。2017年,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在过去的2019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将作风建设继续引向深入。

2019年8月19日下午,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参观的不少游客,偶遇了正在考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的习近平总书记。他们激动地围拢上来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主动走上前去,同大家热情握手问候,问大家都从哪里来、路途远不远、费用高不高,并祝大家旅游愉快。在甘肃考察的4天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行程1000多公里,日夜兼程,尽量不让当地接待,在火车上吃了5顿饭。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洪向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自觉践行八项规定的一个典范,改进调查研究的作风,不要给基层老百姓生产生活增添不必要的负担,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序进行。

这样的场景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把关的国内调研方案,他要求考察场所不清场闭馆,不封路封园,保持原风原貌、不做修饰,在调研中同广大人民群众近距离亲切交谈。一言一行中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带头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的鲜明态度。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辛鸣:总书记身体力行,在转变作风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了人民领袖与人民的深厚情谊,作为国家公仆,他尽心尽力地为党和人民工作,把这样一种情怀和境界体现出来。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中,“从严治党”方阵彩车上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元素格外引人注目。中华民族复兴进入关键阶段,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锻造更加坚强的领航力量。打铁必须自身硬。抓好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一经产生,就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持续深入推进。2019年6月,一场深刻的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党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辛向阳:初心使命不是抽象的,是很具体的,八项规定就是很重要的体现。初心使命是不是落实,具体到每一个党员身上就是看作风怎么样,看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举措是什么。如果八项规定都不愿意落实,怎么谈初心使命?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有18次、12次议题涉及作风建设。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辛鸣:作风说到根本上是体现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在各个方面的具体实践里。八项规定所针对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良作风,对中国共产党来讲不是小事情,必须把隔心墙给打掉,把拦路虎给清除掉,那么怎么办?要以坚定的自我革命的决心,壮士断腕,甚至还需要刮骨疗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真正赢得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

2019年,精准脱贫正处于攻坚阶段。这一年的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早从北京出发,乘飞机抵达重庆,再转火车、换汽车,历经7个小时,来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首先探望的就是这里的中益乡小学。

随后,总书记入户实地了解当地农村房屋改造情况和防止因病返贫的保障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调研深入基层,直奔问题而来。开展“解剖麻雀”“蹲点式”调研,把这次全部调研活动集中安排在一个贫困村。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也把主要活动大部分集中在于都县,深入了解情况,不搞走马观花、面面俱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辛鸣: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他要给全党做出示范,如何真正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心连心;如何在工作过程中真正把艰苦朴素的作风体现出来;如何在推动工作过程中实事求是、不务虚言,把强烈的信号传递给党内全体党员干部。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辛向阳:他深入基层,到一个村去,到一个工厂去,他深入调研,摸清真正心里的情况,摸清人民群众真正在想什么,人民群众盼什么。

从于都河畔到北部边疆,从河西走廊到中原大地。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1次、31天到基层考察调研,夙夜在公、务实亲民。2019年6月,仅一个月之内,习近平主席就四赴海外、踏上五国,密集出席约90场双多边活动。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出访7次32天,足迹遍布13个国家,主持4次主场外交,让中国的朋友圈更加广阔、坚实。对出访活动,习近平多次指示要精算代表团饭店入住天数,能省则省,不要浪费,住地不要豪华,干净舒适即可。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辛向阳:八项规定的落实,从中央抓起,现在强调压实责任一层抓一层,层层把责任落实了,这个规定就会得到严格落实。再一个就是示范效应非常重要,给全党树立了表率,而且党从最高层说到做到,是一个伟大政党,特别能够带领九千万党员14亿人民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一个党应该有的样子。

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2019年岁末,在北京中南海,中共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连续两天召开。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逐个发言,交流思想、检视问题、深刻剖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辛鸣:政治局的自查自纠,其实是通过以上率下给全党发出一个鲜明信号,告诉大家说过的话要兑现,部署的工作要落实,制定的制度要被很好执行,并且要看出成效。

2019年,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同志和中央政治局的其他同志严于律己、作好表率,以实际行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并切实抓好所主管地方、分管领域和部门的贯彻落实。2019年,在京中央政治局委员赴地方考察调研共228次697天,人均14次41天,考察坚持简化接待迎送,轻车简从、务实节俭;在精简会议活动、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改进警卫工作、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都作出表率。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洪向华:八项规定事实上是一个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用制度的形式来规范,使得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敬畏这个制度,在工作中自觉地遵从制度,维护制度,通过执行制度把它转化为治国理政的真正效能。

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根本在于扎紧制度笼子。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好转。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修订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从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规范公务接待、推进公车改革......一项项制度把住关口、击中要害。国家统计局2019年11月进行的民情民意电话调查显示,96.5%的受调查对象满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执行的总体成效。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辛向阳:八项规定为什么是铁规矩、硬纲领,作风的规定一旦出台,就不允许去触犯它,一旦触犯了,就应该有严厉的处治。落实八项规定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党内的政治生态,可以说它是一场作风之变,作用非常深远。既然有这么大的作用,当然要继续把它坚持下去,对推动党的建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央八项规定已经出台7年多,这是一项长期有效的“铁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净化政治生态、巩固党心民心。不断强化不敢的震慑、扎牢不能的笼子、增强不想的自觉,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永不褪色、永不蒙尘。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