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李焕坤
图/羊城派记者 梁喻
“如何让传统文化流行起来,让诗词与城市结下情缘?”1月12日,“新青年·新媒体”2020新媒体行业南方峰会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羊城晚报广州新闻全媒体编辑部记者甘韵仪以羊城晚报《广州好》策划为例进行了分享。
《广州好》策划是怎么诞生的呢?甘韵仪介绍,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广州市市长朱光写了50首《望江南•广州好》,全部刊载在《羊城晚报》上,满城传诵。60年后,2019年10月14日,正值广州解放纪念日,她们团队再次发起再赋新词《广州好》征集活动,邀请全民填词,希望用古体诗词的方式记录城市的文明之光,发展之步伐。但《广州好》策划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不断的“试水”与调整。
“诗词本来是文人所好,怎么让大众参与进来呢?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点稍微降低了征集门槛,鼓励遵循‘望江南’词牌曲的格律要求,也允许存在瑕疵。”她介绍,在这个办法下,投稿量迅速增加,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有一定诗词涵养的市民开始质疑某些词不合格律,这是我们面对的第一道坎。但是我们发现,他们的意见很有意思,有很多探讨与推敲,于是我们把所有声音都引导到投票链接的评论区,让他们相互之间去讨论,让舆论先集中发酵一波,有争议,有议论,才有活力,等这波舆论发酵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作为举办方进行引导,传扬包容又严谨的创作理念与广州精神。”
她认为,仅仅是投稿量增加还不是传统文化的流行。“要推动全民诗歌运动,就要动得立体,动得全方位。”她用“互动”“灵动”“城动”概括接下来《广州好》的操作。
“互动”上,羊城晚报社与羊城晚报教育研究院联手,将学生群体纳入进来,通过线下采风与创作活动,与城市互动;选出一批优秀作者组成线上诗社,在这个微信群里,诗人们热火朝天聊创作,往来唱和、斟酌切磋,不断为广州留下更多好作品;邀请陈建华和黎子流两任老市长来作词,呼吁更多人来为城市留下作品。
“灵动”上,团队邀请广东粤剧院与一批著名流行音乐人将词谱成曲,把曲唱成歌,如今已有有三首出炉,包括两首粤曲小调和一首流行曲。
“城动”上,羊城晚报社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合作,组织诗人采风直播,创作了一批专属定制的《望江南·广州好》,留下珍贵的文学财富;与第24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主办方合作,打造“广州好”公共艺术装置,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到场创作;“广州好”还跨界广州国际马拉松,邀请来自世界的跑手现场为“广州好”加油助威,一批广马爱好者又创作出一批与广马相关的《望江南·广州好》,在网络上传播。
据悉,该活动自2019年10月14日举办起,以10天为一个周期,组织了6次网络征集,6次网络投票,总共票数超过600万,最后一期投票是18时截止,16时40分出现峰值111万,总共收到诗词近10000首,报道引发的点击超过5000万。
“在互联网世界里,10000首就像尘埃一样,微不足道,但是在传统文化,在诗词创作世界里,那却是一个值得想象的数据。投稿者上万,纵然并非篇篇佳作,但这个诗词热,折射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与迫切重习的普遍心愿。”
她透露,《广州好》策划并未结束,接下来还将在春节期间搭建“广州好·桥”,打造舌尖上的“广州好”,研发文创产品等等。“‘广州好’已融入市民生活中,我们也希望《广州好》策划作为可以复制的样本,未来有机会与兄弟媒体、兄弟城市分享。”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胡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