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源起中国西南、纵贯缅甸南北的伊洛瓦底江,把中缅两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千百年来,中缅两国人民亲密交往,和睦相处,互称“胞波”。
70年前,中缅建立外交关系,掀开双边关系新篇章。70年来,中缅关系在互尊、互信、互助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树立了大小国家间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引领和推动下,中缅“胞波”情谊历久弥新,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生动的现实写照”
20世纪50年代,中缅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60多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两国关系发展增添了历史厚重感和时代使命感。
中缅两国深厚的“胞波”情谊离不开双方领导人的辛勤培育。周恩来总理9次访缅,缅甸领导人吴奈温12次访华,成为两国交往中的佳话。“缅中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互访就像走亲戚一样,在他们呵护下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是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中央宣传委员会秘书长蒙育瓦昂信对本报记者说。
缅甸前总理吴努之女丹丹努近日在仰光的家中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她表示,尽管时代不断变迁,缅中两国国情不同,但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这是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培育的结果,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生动的现实写照”。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与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等缅甸领导人会面,在事关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彼此理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缅中两国高层的密切交往,不断为‘胞波’情谊注入新的活力。”缅甸驻华大使苗丹佩说。
习近平主席即将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将总结双方交往的历史经验,规划今后发展蓝图,进一步丰富双边关系内涵。“我们期待习近平主席的访问,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访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缅甸杜庆芝基金会执行委员奥玛尔对本报记者说。
“共建一带一路为两国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2013年以来,中国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提出一系列互利共赢的合作倡议,包括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等,为中缅两国关系行稳致远不断增添新动力。
缅甸从一开始就积极响应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中方拓展合作,以推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昂山素季时表示,中方高度赞赏缅政府专门成立了共建“一带一路”实施领导委员会,并由国务资政女士亲自担任主席。中方愿同缅方加强“一带一路”框架内互利合作,加快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昂山素季称赞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世界和本地区带来福祉,也会深化缅中友谊与合作。
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关心和引领下,中缅两国致力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全面深入,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之一。近年来,中缅经贸合作愈发活跃。“共建‘一带一路’为两国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两国工商界人士提供了众多商机。”缅中交流合作协会执行主席李伯波表示。
共同的发展任务,成为中缅合作的重要动力。“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充分释放出经济活力,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有利于缅甸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缅甸和平和解中心主任尼翁敏对本报记者说,“习近平主席的来访将进一步提升缅中经贸合作水平,为缅甸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中国的发展经验为缅甸提供了有益借鉴”
建交70年来,中缅传统友谊历经风雨从未改变,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富,成为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缅中有深厚的‘胞波’情谊,两国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互帮互助。”苗丹佩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扩大开放,坚持与周边国家共享发展成果,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在当今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不断释放出合作共赢的正能量。”
近年来,中缅两国在经济技术、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领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民心相通不断深化,两国关系的纽带更为牢固。“通过构建缅中命运共同体,两国关系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尼翁敏说。
中缅不断加强治国理政交流,不断完善两国关系提质升级的顶层设计,成为打造中缅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缅甸广受好评,中国的精准扶贫理念在两国减贫合作中实现早期收获,中缅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更牢、动能更足。习近平主席来访前夕,一系列介绍中国发展道路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活动在缅甸举行,缅甸各界高度关注。“缅甸视中国为最好的邻邦,中国的发展经验为缅甸提供了有益借鉴。”缅甸《北方之星》杂志社总编辑吴温丁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两国建交70周年的重要年份,习近平主席即将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将同缅方领导人共话千年“胞波”情,同谱合作新华章。中缅关系将迈上更高水平,迎来新时代。
来源 | 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