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柳卓楠、黄宙辉 通讯员 王宏芳
图/受访者、广东省音协提供
广东省文联坚持把培育优秀文艺人才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推介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造就更多有影响力的文化领军人才,近年来,开展了“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文艺家、“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的推荐宣传,举办了文艺名家学术研讨等系列活动。
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表示,省文联未来将积极实施岭南文艺精品计划、广东文艺人才高峰工程,在文艺界倡导追求卓越、拒绝平庸。
在2020年即将到来之际,省文联与羊城晚报共同策划,采访了四位获得过“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的老艺术家。他们丰富的艺术人生阅历、宝贵的创作经验,将激励年青文艺家们勇攀艺术高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著名作曲家郑秋枫: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在今年10月29日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上,著名作曲家、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郑秋枫获得了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颁发的“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称号。此前,他已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是获得“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的艺术家。
1931年5月13日,郑秋枫出生在辽宁丹东;1947年在丹东省文工团参加革命;1950年进入中南部队艺术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工作,直至退休。
郑秋枫以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著称。其中,1981年创作的《我爱你,中国》获国家文化部“全国优秀作品一等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第五届电影节“金鹿杯”奖,并被评为中国电影音乐“百年观众最喜爱的十首作品”,成为唱响大江南北的经典金曲。
《我爱你,中国》是中国首部华侨题材音乐片《海外赤子》的插曲,郑秋枫当时谱曲虽然只用了一两个小时,但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海南的兴隆农场体验生活,了解华侨的生活习惯、衣食住行、爱好等。“我把这些都了解得比较清楚了,形象也把握住了,再加上我个人的努力,才能把这首作品写成功。”
郑秋枫说:“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配乐也好,歌词创作也好,关键是形象准确,写工人像工人,写农民像农民。音乐上的形象准确,一定要有大量时间的积累。”
在谈到获得“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奖时,今年已88岁的郑秋枫谦虚地说:“我人生的一个哲理就是‘把自己看得渺小一点’。我还要继续努力,在有生之年尽我的能力再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方向就是歌颂祖国。”
对于青年艺术家的期许,郑秋枫说,“希望下一代一定要超过我们,后浪推前浪;一定要爱国家,爱人民;一定要谦虚谨慎,当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
广东汉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素珍:传承汉剧是我存在的价值
今年已届81岁的梁素珍,用60多年的时间做了一件事——传播广东汉剧。
梁素珍,1938年出生于广东梅县。从14岁登台至今,她演唱和创作了无数广东汉剧的经典作品,成为广东汉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选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获得了“首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而今桃李遍天下,她依旧没有停下传播广东汉剧的脚步。
1951年,梁素珍的家庭遭遇变故,作为长女的她不得已放弃了读书。“没书念了,每天很迷茫,而广东汉剧就成了我的精神寄托。”梁素珍回忆,每天她都偷偷跑去听广东汉剧,而且就是那个梅县艺光汉剧团。后来,她如愿进入这个剧团开始学习广东汉剧。
1954年,第一次登台表演《昭君出塞》,梁素珍便一炮而红。凭着爱好、天分、努力,梁素珍很快就在广东汉剧圈内小有名气。“以前我唱戏,纯粹是自己喜欢以及为了生存。后来生活慢慢变好了,我就开始关注艺术本身,关注艺术的价值。”梁素珍说。
随着对广东汉剧艺术的研究深入,梁素珍开始思考如何传承汉剧艺术。“年轻时唱了很多好戏,但唱了后,那些曲调就忘了。丢了太多戏,太遗憾了。”人到中年,梁素珍开始意识到广东汉剧的符号化传承,于是开始逼着自己学习谱曲,学习戏曲创作的专业知识,用谱子把过去经典的唱段都记录下来。
在她看来,有记录,广东汉剧才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现在很多经典的广东汉剧作品,如《盘夫》《梁四珍与赵玉粦》《春梅祝寿》等都得益于梁素珍的创作。
谈到如何培养接班人,梁素珍说:“我还是‘半桶水’时,我不能教徒弟,而要真的有自己的东西,有积累了,我才能去教。不仅要教我的东西,我还要让他们自己创造,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她总结,现在传承广东汉剧有三种方法:以戏带功;拜师认徒;汉剧幼苗班。她现在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一生的绝活传给幼苗接班人。
“我喜欢广东汉剧,这就是我一辈子的初心。我从没想过转行,汉剧存活了几百年,它一定有培根铸魂的东西。”梁素珍说:“把汉剧传承,这就是我存在的价值。”
著名诗人、学者兼书法家陈永正:坚持读书,让人一生受益
有人曾说他是“最后一代传统文人”;有人赞叹他“文人风骨 不废江河”。面对记者,他却说:“我从来没想过什么风骨不风骨,我只是在做我应该做的事,在守我的本分。”
他是陈永正,1941年生,原籍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献研究教授。从四岁私塾读书,到如今古稀之年,他用毕生时间钻研传统国学、潜心著书立说。他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兼书法家,著有《诗注要义》《全粤诗》《沚斋诗词钞》《李商隐诗选》《黄庭坚诗选》《韩愈诗选》等,曾获“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年近八旬的陈永正仍旧坚持早晚读书。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在他4岁时便将其送至私塾读书。在后来的中学、大学学习中,他遇到了朱庸斋、容庚、商承祚等古文学大家,开始广泛接触中国古典文学、诗歌,并开始自己写诗。1978年,他开始注释诗歌,从编注《中国历代诗人选集》开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陈永正曾笑称自己是“一流的诗人,二流的书法家”。诗歌和书法是他一生的爱好。他认为,千百年来人的心灵某种方面是互通的,用古典诗歌来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会有某种跨越时空的关联。他把古诗词看作“文化遗产”,认为古诗词应该保留它特有的形式,要有规范,最好用方言“吟诵”。
他特别指出,教授古诗词的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古文学基础,还必须要去创作,“只有真正自己去创作了,才能接触到古诗词的核心,才能真正开始懂诗词,才能有真东西去教学生。”
陈永正醉心于书法,在他看来这是文人需要具备的修养。他认为书法要“雅”,要正大、堂堂正正。这种雅不仅体现在纯熟的技巧上,还体现在内在气质上。“书法有一种内在的气息,是人格、品质、情调,是一个人的内在文化修养。”而这种修养也体现在陈永正的人格中。
陈老告诫当下的年轻人:“人一辈子都要读书,而不要大学毕业了就不读书了。如果你坚持,无论天赋好坏,书中的东西都可以让你一生受益。”
著名话剧演员、配音演员姚锡娟:人们要沉潜学习,品读经典
姚锡娟,1941年生于上海,是我国著名的话剧演员、配音演员,曾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配音演员奖,在2015年获得“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其播讲的长篇小说《红楼梦》、配音《排球女将》《海蒂》《血疑》等作品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
姚锡娟的艺术人生开始于自己的高中时代。在上海长大的她从小就非常感性活泼,喜欢电影、戏曲,喜欢语言。
“上世纪50年代读高中大学时,我就像海绵、吸铁石一样去吸收艺术养份。《祝福》《家》《早春二月》《青春之歌》《在烈火中永生》《上尉的女儿》……那时几乎所有的中外电影、戏剧我都看了。这些作品奠定了我的审美基础,也影响到我一辈子的世界观。”姚锡娟回忆。
1962年,姚锡娟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广州羊城话剧团工作。演话剧、参加朗诵会、做电台节目,《血疑》《排球女将》等电视剧的配音让姚锡娟渐渐走入大众视野。
1985年,播讲《红楼梦》对姚锡娟的一生来说是个转折点。接到该任务时,姚锡娟已过不惑之年,生活压力与作品的深奥让她一度退缩。
姚锡娟忆起,“我很小就看过《红楼梦》,但这次播讲才让我真正感叹这部经典作品的伟大。其中的文字、方言、礼仪、诗歌都让我觉得奥妙无穷。我曾给红学家提了300多个问题。到现在我都还珍藏着当时播讲的那本书,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注解。”
“人们应该有一种危机感,碎片化的快生活让文化一点点被削薄。每个人都要反思,在文化修养上我们到底有多少底气。”年近80岁的姚锡娟说,希望人们能够降下浮躁的心,真正地去沉潜学习,品读经典。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郑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