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I号”空降大学城,快来华工看“丝路‘船’说”!
2019-12-25 23:09 羊城派 原创
“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做科学研究,支持学生到敦煌、‘南海I号’开展学术、文化活动。”

文/羊城派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华轩
图/羊城派记者 汤铭明

800年前的中国,古人们使用什么样的瓷器?佩戴什么样的首饰?当时的审美倾向是怎样的?各国的文化交流到何种程度?12月24日,一场关于“南海I号”的展览“空降”大学城。“丝路‘船’说——探秘‘南海I号’”展览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开幕。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曾超群,华南理工大学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邹浩,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叶汉钧,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范家巧等出席开幕式。

记者了解到,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一带一路’进校园”系列首场活动,由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与“世界三大著名沉船博物馆”之一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联合主办,将“海丝文化”请进高校,展出海量历史图片和大量珍贵实物。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2月9日。

开幕式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曾超群致辞表示,800年前的古沉船“南海I号”为海丝千年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目前,“南海I号”已发掘出文物超过18万件,有金银器、铜铁器,还有大宗陶瓷器等,并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还拟在博物馆旁边打造一个广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何镜堂来设计。“很荣幸能走进华南理工大学办展览,讲述‘南海I号’背后的故事,传播海丝文化。它一本非常传奇的‘书’,希望大家到‘南海I号’来,阅读这本‘书’。”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范家巧致辞指出,这次展览将文化传播、科技普及、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做科学研究,支持学生到敦煌、‘南海I号’开展学术、文化活动。”他表示,图书馆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地方。华工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具有红色甲工的悠久历史,一直非常重视文脉传承。今年以来,华工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在跨年之际,华工又开展“‘一带一路’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拓展文化传承。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曾超群做讲座

展览开幕当天,曾超群还在华工开讲《丝路‘船’说,南海I号》,讲述“南海I号”古船的打捞、考古、保护及历史研究,揭秘这艘沉睡了800多年的古船的前世今生,让广大学子全方位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