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15天被出院”怎么破?专家:做好整合医疗,打通上下转诊通道
2019-12-24 22:33 羊城派 原创
“被出院”没有明文规定,但事实确实存在,因为这些原因↓↓↓

文/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近日,一篇名为《一位89岁老人的最后44天:严重中风后被迫辗转四家医院》的网文被广泛转发,文中主人公章程(化名)89岁的母亲突发中风后,却因“医保规定住院不得超过15天”而“辗转”了广州四家医院。

该网文引发了许多人对“住院不得超过15天”的关注。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人表示自己或者家人也曾有这样的经历;医保部门却表示,医保政策从未限定过病人的住院天数;

有三甲医院人士表示,不同病情的患者住院时间不同,达不到出院标准的病人并不会被强制出院,“对于符合三甲医院出院标准的患者,医生会开出院诊断或者建议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专家坦言,“住院15天就得出院”的现象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存在,原因与多方面相关,关键是要建立整合型的医疗服务体系,让医疗、养护、康复等资源有机结合;同时利用好医联体的作用,打通上下转诊通道,让患者更方便地转诊。 

网曝:
89岁老人中风后辗转多家医院 

该网文称,11月8日早上,章程89岁的母亲突然中风,家人紧急把老人就近送往一家三甲医院治疗。住院到第11天时,医生表示病人已渡过急性期,住院不能超过15天,需要转院。

同时,医生提出,可以帮忙联系级别低一些的二级医院。但就在那一天,老人开始发烧,经查是肺部感染导致的肺炎,这是脑卒中引起的并发症之一。

这家医院紧急采取了退烧措施,章程担心病情反复,问医生能否再多住几天院,医生非常为难,说“医保规定住院不可以超过15天”。

网传文章截图。来自八点健闻微信公号

章程拒绝了第一家三甲医院向下级医院转诊的提议,又托关系找到了另一家三甲医院。

在这次住院期间,母亲的情况非常危急。因一般抗生素出现耐药性,医生不断换新的抗生素,最终在入院第四五天后,控制住了病情,病人退烧,眼睛也变得有神。

但就在此时,第二家医院又提出了转院的要求。转院的原因不是因为住院时间,而是因为医保控费问题——其母住院的费用不能超过三万元。医生建议先让章程的母亲办理出院手续,然后再入院,自费进入医院的全科综合科。

出于费用等多方面考虑,将母亲转入了这家三甲医院推荐的一家以康复为主的二级医院。暂时以二级医院为一个过渡。

入住第三家医院后的第三天,老人又出现了发烧的情况,这还是因为肺部感染未彻底痊愈造成的。此外,母亲又出现了肝功能衰竭的问题。

这家二级医院担心情况拖久了病人出问题,建议章程马上转院。12月3日,老人被转往第四家三甲医院,住院第三、四天时,病人发烧加重,病情危急。12月21日,老人因病离世。

各方反应:
没有明文规定,但事实确实存在

网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人纷纷表示自己或家人都曾有过类似经历,市民王先生的父亲也因中风辗转三家医院治疗。

也有人表示,不仅出院入院折腾,还会出现重复检查检验的情况。有人称在家人出院“周转”后再次入院时,所有的检查又得重新做一遍,费力又费钱。

那么,究竟是不是“住院15天在病情未康复的情况下,就要被迫出院”呢?医保部门真的有这样的规定吗?

三甲医院人士向羊城派记者表示,并没有“住院15天出院”的规定,不同病情的患者住院时间并不一样,通常重症患者比如心脏移植等手术患者通常住院时间较长,而一些脑神经损伤、术后康复等患者其实在达到三甲医院出院标准后,就可以往下级医院转诊继续做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需要的时间很长,三甲医院普遍病床紧张,对于符合出院指征的患者,医生都会建议往下级医院转诊。也有不少病人是带药出院,一段时间后再回医院复查。”该人士说。

医保部门人士则表示,医保政策从来没有限定过病人的住院天数。患者住院需要住多久,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完全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

都说没有“住院15天出院”的规定,那为何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呢?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了理由。

首先,有一些医院以此限制某些并不需要长期住院却依旧希望住在三甲医院的病人。“三甲医院床位紧缺,许多科室经常“一床难求”,但有不少已经达到出院指征的患者,病情已经稳定,应该出院或者到康复机构继续治疗,却仍坚持不肯出院。”

也有业内人士坦言,确实有部分医院以医保规定为由,以此来提高病床周转率。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就有两位省政协委员曾经就此递交了《关于调整广州市基层门诊医保付费方式、杜绝病人“被出院”现象的提案》。

广州相关部门的答复称,经调研,“被出院”现象多见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等医疗资源丰富、患者需求量大且异地就医集中的城市,涉及人群多为心血管疾病、肿瘤、骨折等老年患者。

“被出院”涉及多方因素,主要集中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医患双方对出院标准理解差异、医保支付方式需完善等多方面。

下一步将着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强化分级镇里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着力缓解“被出院”现象。 

专家建议:
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打通上下转诊通道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表示,“住院15天就出院”确实在全国多地都存在,事实上,“不仅在我国,在美国住院满1个月后也是要出院的,如果要继续住,患者自付费用的比例将增加。”

如何缓解这一难题?

胡善联表示,做好整合医疗最关键。尤其是打通上下转诊的通道,胡善联表示,目前的现状是往上级医院转的多,往下级医院转得少,应当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作用,在医联体内完成通畅的转诊渠道,让患者更加便利地治疗。

另一方面,患者也要改变观念,在病情允许稳定、符合出院指征的情况下,应当接受医生的正常转诊建议。

医改专家、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建议,建立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资源总是有限的,医疗、养老、康复与医疗资源如果结合得不好,则会出现‘医是医,养是养’的尴尬。”

他认为,应当把预防、健康管理、康复等资源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分级诊疗制度的作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家庭服务机构、护理院和护理站等纳入长期护理机构范围,保障失能人员生活照料和基本护理需求,让完善的医养结合体系真正建立起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题图 | 新华社资料图(图文无关)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