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孤独者的对话:鲍十和王十月的海岛和荒野
2019-12-21 23:34 羊城派 原创
海岛被海洋所包围,而人身置于荒野,都是孤独的

文/图 羊城派记者 朱绍杰

12月21日晚,“海岛·荒原·引力场——鲍十、王十月的文学世界”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作家鲍十、王十月分别就其新书《岛叙事》《荒野》展开对谈。

近年来,鲍十关注海岛题材,并出版有短中篇小说集《岛叙事》。鲍十表示:“海岛让我感受到一种遗世独立的独特气质,尤为契合我自己的内心愿景。”

而王十月的新作《荒野》是其在打工文学、科幻文学后的新尝试。在对谈中,王十月认为,文学写作者都是孤独的,而这次活动可以概述为两位孤独者的对话:“海岛被海洋所包围,而人身置于荒野,都是孤独的。”

鲍十:
被南方海岛特殊气质吸引,开始海岛题材创作

《岛叙事》封面

东北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鲍十,1989年开始写作,其以往的作品大多以东北平原的风土人情作为背景,以淳朴、平实、敦厚、细腻的风格见长。

鲍十早期的代表性作品——中篇小说《纪念》,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由章子怡和孙红雷主演,鲍十亲自担任编剧,该片获得第五十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以及中国电影华表奖、百花奖、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等奖项。

《纪念》封面

鲍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的前半生侧重写东北故事,以及感同身受的小知识分子经历。在一组表现东北乡村面貌的短篇小说——《东北平原写生集》中,鲍十对发生在那块土地上的历史记忆人文面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写作历时十数年。

鲍十对广东本土故事的书写从西关开始,陆续写了一批带有岭南风情的短篇小说,如以城中村为背景的《冼阿芳的事》等。“东北是我写作发源的地方,而写作广东故事,需要比较多的案头功夫和情感准备。”

在一次《花城》杂志召集的作家笔会上,鲍十游览了珠海的万山群岛,瞬间被南方热带海岛的特殊气质所吸引,随即开始了海岛题材的创作。

王十月:
用全副身心感知和搜集周遭的冷暖悲欢

《荒野》封面

以质朴见长的鲍十,常常固执于他对现实世界的一己感受。在这一点上,与“以贴近现实、对现实恰如其分的书写为最大特色”的作家王十月恰恰十分相似。

作家王十月,本名王世孝,著有长篇小说《无碑》《米岛》《收脚印的人》《如果末日无期》等。

他的写作,触及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巨大的流动生活体。他既有宏阔的眼光来理解这个生活体的结构性位置,也能深入到这个生活体的内部,纤毫毕现地还原这个生活体的具体场景和人物的心理。

其短篇小说《荒野》想要探查的,是生活的磨砺给人带来的转变,是现实背后的人生,其中无不饱含着作者对自身经验的确证,以及对现实的观察、对他人的同情,并用全副身心感知和搜集周遭所产生的冷暖悲欢。(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