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观察丨他的个展,窥看中国现代绘画三十年
2019-12-14 16:29 ​新京报
旅美画家张永旭是颇具传奇性的央美第四工作室的第一届毕业生,他的画作也可以成为我们观察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个入口

张永旭旅美多年,是上世纪80年代成名的现代画家之一,也是颇具传奇性的央美第四工作室的第一届毕业生。此次他的同名个人展览可以看做是个人三十年艺术实践的集中性的总结。他的画作也可以成为我们观察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个入口。

近日,画家张永旭在三远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同名个展,这个展览可以看做是画家三十年艺术实践的集中性的总结。不仅如此,由于张永旭是颇具传奇彩色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的第一届毕业生,他的画作也可以成为我们观察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个入口。

张永旭198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以表现主义与实验主义的风格为人所知,是最早一批有海外市场的油画家之一。1980年代末期,张永旭陆续创作了一批具有开创性的作品。此后,他远赴美国,是1990年代初期出国的一批艺术家中的一员。

从“星星美展”到“85新潮”,时代风潮下的“央美”第四工作室

回望张永旭的艺术生涯与中央美术学院第四工作室的成立密不可分。张永旭入学的时候,正是央美第四工作室成立之时。这个工作室的成立在当年有着特殊意义。诚如当时工作室的负责人闻立鹏所言第四画室(工作室)的成立是应运而生,是时代的选择。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可以用“一片废墟,一段空白,一股新潮”来概括。

1979年的思想解放,对文革彻底否定,对左的观念的清理批判。1980年,央美油画系恢复了停办了长达20年的画室制教学,重新设立了三个工作室。使现实主义艺术传统逐渐恢复,也使适应这一传统的美术教育体系得以恢复。

但是社会的迅猛发展,新鲜的东西不断涌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美术教学传统中存在着一段严重的空白。原有的教学体系虽然基本上继 承包容了欧洲古典艺术教学的基本要素,却极其缺乏对近百年西方现代艺术新发展的了解 、研究和借鉴。

事实上,当时的美术界的活力非常旺盛,随着1979年“星星画展”的发起,各地的美术运动风起云涌,从北京的“星星画会”、厦门的“厦门达达”到黑龙江的“北方艺术家群体”等艺术团体纷纷发起各种展览和活动,而创刊或改刊的《中国美术报》《画家》《美术思潮》《江苏画报》等各类刊物也跟进报道,直至掀起一场“85美术新潮”运动。在这种情况之下,第四工作室的成立具有很高的美术史上的意义。

可以这么说,第四工作室开创的正是一种学院前卫风格。张永旭则是这股浪潮的继承者和受益者。

张永旭的画作反映20世纪之交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变迁

张永旭出生于新疆建设兵团,在央美接受现代绘画的教育,后来远赴美国,在著名的P.S.1和Asian American Art Centre均办过个展。1997年,张永旭选择回国,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应当说,如果我们将张永旭放入1980年代的艺术史来考察,他的这条人生路径是有代表性的。诚如陈丹青,张永旭的进退曲折反映了中国艺术家在时代里的处境。

张永旭的作品以自己的人生行旅为主题,此次展览并未以时间线索展开,而是从他多维的个人经历中截取相似或呼应的切面。从边疆出发,辗转北京、纽约再度回归,他的人生轨迹恰好浓缩了20世纪之交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变迁。

三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张永旭取材于生活,又与自己的思考与想象糅成一体,在创作上经历了数次转型。在这些作品里,我们也不难看出张永旭作品中的几个主题,而这些主题的偏好似乎又不单单是他个人的意识造就的,这里面有一种和历史现实共振的自觉性。

画家的人生经历比较丰富,无论在中心还是边缘,现代化从未遵循线性历史发展的时序,不同的历史进程,新旧的交替是在地理空间中横向铺开,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变迁仿佛一夜之间,呈现出一种混杂型的状态,艺术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实,在画作中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回忆和现实拼接,将人物和场景措置,构建了艺术家私人的“异化”现实图景。

张永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创作的作品带有一种对僵化的苏式现实主义的反思,创作了一批以现实为题,从自身出发的作品,表达了80年代知识青年的处境。这种关怀在“母亲”系列体现得比较明显。

五个人的队伍布面油画60X50cm1986年
毕业歌60x73cm布面油画1987年

而2010年前后则反映了他对都市生活的观察和反思。张永旭在创作中加入更多超现实的思考,以寓言式的意象表达全球化边缘地带的混杂性。这类作品主要有《异梦》《天地之间》等。

异梦
天地之间 200×130cm 2011年

近年,他则试图摆脱学院派的枷锁,创作了一批以家乡新疆风土人情为主题的画作,从有意识的先锋回归到自发的传统。但是这种回归并非倒退,而是一种对个人记忆的重视和尊重。

艺术家几乎是没有停止过绘画的,即便是在美国学习摄影的时期,绘画仍然是他主要的表达方式。画作作为艺术家对生活图景和个人体验的反馈,从来不强求融入其他文化与精神元素,只是从他原本的身份与文化触觉出发去增添一种理解方式。

绘画与电影的语言在张永旭的作品里是一种互相观望的存在,有时候你觉得那应该是一幅延伸于某个静止瞬间的画面,却由细节的处理中发现蒙太奇的影子。近期的一些画作则更多的用一种鸟瞰视角赋予他的画作一些画外音式的处理,但又无法确知其意图。

民族与世界:旅居国外的中国画家普遍性困境

1989年毕业后,张永旭被分配回新疆教书,他做了一年多的基层美术教师,感受到了中国美育的匮乏和重要。回国后,张永旭也曾多次支教,继续在边疆进行美术教育。在他看来,中国艺术的普遍性问题与基础的艺术教育的缺失有关。艺术家用艺术的方式回馈自己的材料库,张永旭用自己的方式回馈了新疆生活对自己的滋养。

在采访的过程中,张永旭不断提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他在一篇名为《勤学苦练》的文章中,张永旭谈到自己对当下艺术创作的看法,他认为:中国艺术正处在无能的年代,庸碌而死是最可怕的生命。如果想报答自己的前辈,最好的办法就是超越。

事实上,纵观张永旭的画作,我们也不难看出旅居国外的中国画家的普遍性的困境,那就是如何处理民族性的问题,张永旭一代画家都曾是西方现代各个流派的传人,他们以此对抗当时的主流美学,到了今天,他们的画作都有一种集体无意识一般的回潮,那就是探索如何讲述一个民族故事。

张永旭的这场同名个展试图体现画家的创作脉络,以八十年代精神的画家作品展现我们时代的变迁,也许艺术家是从人文主义的热情出发(这正是1980年代的时代精神),充满生命力的主体表达和它所描绘的异化图景的分裂关系,又再次对应了全球化边缘地带的混杂性,当边缘被全球化席卷,一种来自原始和自然的表现主义绘画风格恰恰是对当下最现实主义的应对方式。(余雅琴)

来源 | 新京报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