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水五周年!“进京赶考”的南水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2019-12-13 16:31 科技日报
5年前的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如果你是一名北京人,你可能不知道,你每天喝的10杯水里约有7杯来自千里之外的丹江口水库。

5年前的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截至今天,工程累计调水约3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亿人。目前,南水北调水占北京城区用水量的70%以上。

5年来,一路向北的南水星夜兼程,经受了哪些雨雪风霜,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在润泽北方的同时又带来了怎样的新气象?请让我们一一回眸。

解渴北方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52年提出的伟大构想。

我国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黄淮海流域人口、耕地均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

历经50年科学论证和50多个方案的比选,110多名院士献计献策,“南水北调”的构想终于照进现实。2002年12月,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12年的斗转星移,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终于迎来了通水的那一刻。2014年12月12日,对参与建设的水利科技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

如果说通水还只是一个开始,那么,工程运行以来的表现可圈可点。5年来,工程运行安全平稳,经受住了特大

雨、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考验,供水量持续增长,水质稳定达标,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表现卓越。


超出预期的是,南水已由原规划的受水区城市补充水源,转变为多个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

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表示,南水北调工程改变了广大北方地区、黄淮海平原的供水格局,使得水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受水区40多座大中城市、260多个县区用上了南水北调水,南水已经成为很多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线。

其中,北京城区7成以上的用水是南水;河南受水区城市的59个县区全部受益,多个城市主城区100%使用南水。

提升水质

如果说,水量的变化看得见,那么水质的改善则是“润无声”。

监测显示,5年来,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中线干线输水的过程中,80%以上水质断面为Ⅰ类标准;东线工程水质稳定在III类标准,沿线群众饮水质量得到改善。

更为显著的的是,河北黑龙港地区,主要是沧州、衡水、邯郸、邢台,包括石家庄的一部分地区,有500多万群众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历史。

事实上,南水北调水的水质也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石春先看来,要保障水质,治污是关键。

为保障水源地水质,国家实施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覆盖了水源区的43个县和一些重点乡镇。

“当时43个县里只有5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大概只有24万吨,后来这些县都建了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增加到174万吨。”石春先回忆道,当地政府还关停了一些重污染企业,开展库周生态隔离带建设。在水库周围1公里范围内不允许种植需要施用农药、化肥的作物。

从陶岔取水口引出的南水,进京之路还有一千多公里。为确保水质,干线两岸开展了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分别划定了一级水源保护区和二级水源保护区,在保护区内进行干线生态带建设。同时,工程沿线还建成了水质监测站、自动监测站等,实时加强水质监测。

绿了沿线

位于河北滹沱河畔的冀之光广场附近,流水潺潺、波光粼粼,宽阔水面中丛生的芦苇随着清风摇曳,不时有水鸟飞过,岸边垂钓的老人怡然自得。

干涸了几十年的滹沱河重现生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水的一个缩影。2018年至2019年,中线工程实施了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

据统计,该试点工作累计向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试点河段补水13.9亿立方米,形成长477公里、最大水面面积46平方公里的水生态带,地下水回补影响范围达到河道两侧近10公里。

在南水的作用下,一些地区河道复流,地表水和地下水良性循环关系逐步恢复,华北地区地下水位快速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北京、天津等省市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平原区地下水位明显回升。

与此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渠清水,为沿线城市水生态建设带来了契机。

焦作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从中心城区穿过的城市,当地实施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工程。一座“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与南水北调总干渠并肩而起,成为呵护南水北调一渠清水的绿色走廊。

据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干渠沿线的8个省辖市35个县(市、区),高标准规划,全部完成了总干渠两侧宽100米的生态廊道建设。栽植树木采取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乔灌与地被植物相搭配,郁郁葱葱,既起到了生态隔离的作用,又确保了中线总干渠水质,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记者 唐婷)

来源 | 科技日报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