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东山湖即将大变身,重塑水下生态系统、拟建5公里碧道
2019-12-11 20:34 羊城派 原创
越秀区开展碧道试点建设

文/图 羊城派记者 刘云
实习生 刘宁远 通讯员 吴旭

位于越秀区南部的东山湖是广州人尽皆知的自然景观,建于 1958 年,是广州四大人工湖之一,起着调蓄雨洪和休闲旅游的作用。因为其美妙的自然景观,在1963 年被评为。然而,因为雨季泄洪容易造成东山湖水质返黑返臭,同时受珠江水质不佳、初雨污染较为严重、底泥污染物等影响,东山湖水体逐渐富营养化,水质沦为劣Ⅴ类,水体发绿,透明度低。

12月11日,记者走访发现,为解决上述问题,营造良好的水生态景观,越秀区选取东山湖作为碧道建设试点,结合东山湖水质提升项目和东山湖公园总体提升项目开展东山湖碧道建设,建设约5公里碧道,项目总投资约7067万元。

16960平方米“东湖六景”醉游人

据介绍,东山湖水体提升主体工程于2018年1月完工,目前进入养护阶段;四类水东山湖公园总体提升工程在2019年底前完成。

通过重塑东山湖水下生态系统,品质提升园区绿化、活动场地、游憩系统等设施,已打造16960平方米“东湖六景”(即春堤·紫荆柳堤、春岸·榕岸映红、春岛·茶花迎风、春境·锦绣缤纷 、春芳·杜鹃醉影、春湾·杉影含烟),实现东山湖非汛期稳定保持IV类水质目标,提升市民群众游园体验。

项目完成达到了四个显著的效果

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河湖公园管理科科长潘克孝向记者介绍,碧道项目完成达到了四个显著的效果:

一是重塑水生态。东山湖具有重要的防洪调蓄作用,为解决合流制排水泄洪污染问题,遵循“蓄洪防涝、生态治理”理念,以“水质改善、景观提升”为目标,坚持“外源控制、内源削减、标本兼治”原则,通过对湖底淤泥进行原位消解、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下生物等纯生态方式,恢复良好的水下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解决富营养化问题,达到重塑水下生态系统、非汛期稳定保持IV类水质目标,营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生态环境,吸引大量鱼鸟动物栖息。

二是彰显水文化。自1958年建园以来,东山湖公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讲好“东湖故事”,本次建设结合“东湖六景”特色,通过雕塑、树池雕花、地雕图案等元素,将园区历史文化融入景观小品设计中,回顾东山湖公园往日艰辛开挖时光,歌颂用心耕耘、开花结果的劳动美德。建设东山湖水文化科普馆,展示越秀区水环境治理成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惜水节水理念,号召社会合力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水成果。

三是巩固水安全。充分发挥东山湖防洪调蓄功能,汛期通过预腾空提升调蓄库容,暴雨时通过流域站闸调度,保障流域内防洪排涝安全。完善东山湖及周边河涌堤防和护岸达标,满足20年一遇排涝标准。周边防汛救灾通道通畅,应急设备齐全。

四是提升园区品质。整体改造提升东山湖公园现有园道、指示牌系统、公厕等设施,改造全园给排水、电气、防雷、监控等相关配套设施,结合地铁站建设需要,完善慢行系统和周边公交配套,增设康儿活动节点、健身活动广场、活动草坪等配套设施,为市民提供亲子休闲空间。

越秀现向社会公开征聘民间河长

为了更好的保护东山湖公园的水环境,免遭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越秀区现向社会公开征聘民间河长,所有关心越秀区水环境治理并有热心的市民都可以报名。潘克孝表示,通过这种让市民直接参与区内水环境管理的措施,可以更好的提升和保护越秀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而为了向市民更好的普及水环境治理的知识,完善东山湖公园的科普宣传功能,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越秀区五涌六湖的治水成果,引导市民群众爱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结合东山湖公园总体提升工程,将公园内原有中岛临湖建筑观鱼廊改造为水文化科普馆,总面积278平方米(室内面积108平方米,室外面积170平方米),建筑保留原有外观,内部墙体根据展览路线需要进行打通或重新围合,同步增加建筑灯光效果和无障碍通道,提升公园夜景,方便市民群众观展。

记者通过实地参观发现,水文化科普馆分为“知水、治水、乐水、惜水”四大部分:“知水”包含入口形象墙、全国以及广州市水系介绍等内容,让市民对我国水系分布有整体的了解;“治水”包含越秀区水系即一江五涌六湖的介绍、近年治水历程及东山湖公园的发展历程,并以版画风格的背景墙展示1958年东山湖集体挖湖的劳动场景;“乐水”设置在室外走廊,内容包括河湖摄影展示、知识问答和民间河长报名,提高群众治水参与度;“惜水”以海报形式呼吁市民坚守“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理念,将节水落实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为共建节水型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东山湖水文化科普馆定于2019年12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周一到周日每天均对外展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何谓“碧道”

碧道是以江河湖海及滨水空间为载体的开敞空间廊道,以生态、共享、统筹理念为引领,推进水环境与安全质量,营造生物栖息和公共休闲场所,促进水、岸、城、乡联动提升,形成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人与自然和谐的共享廊道、水陆统筹联动的发展廊道。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