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羊城派记者 钱瑜 通讯员 朱冲 郭晓菲 韩凯亚
珠海新横琴口岸长什么“模样”?“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究竟是怎样的?12月11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营”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
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由珠海大横琴口岸实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承建该项目。新横琴口岸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创新通关模式,设计日通关流量达22.2万人次,年通关量达8000万人次,让两地居民往来更便利。
新横琴口岸建成后,将发展成陆上直通澳门最大的口岸,促进横琴扩大开放,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经过横琴口岸建设者们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在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新横琴口岸旅检通道已完全具备“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条件。鉴于横琴口岸是珠澳跨境的重大项目,待相关政策批复落地和有关法律程序完成,珠澳将共同确定正式通关时间。
通关新模式:合作查验,一次放行
新横琴口岸联检通关大楼及南北侧交通平台总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相当于63个足球场。但新横琴口岸的“新”,不仅仅在于规模上的扩大,还在于通关模式上的创新。横琴口岸旅检大厅一楼为出境层,二楼为入境层,目前分别设置了合作自助通道24+24条,传统人工通道6+7条,合作人工通道4+4条,并在出入层各预留了29+19条自助通道来探索更为便捷的通关模式。据了解,在拱北口岸、深圳湾口岸,人们需要经历“两次排队、两次查验、两次放行”的,这也是当前通用的通关模式。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针对旅检通道探索创新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横琴口岸在复制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将一站式通关模式由旅检扩大到小客车、货运等多通道范围。
羊城派记者在出境层的现场看到(从珠海过关澳门),查验共分传统人工、合作人工、合作查验三个区域。“传统人工”查验区域,珠澳双方办公设在一处,当中由挡板隔开;合作人工区域为机器与人工查验区相配合;“自助通关”区域设有三道闸门,中建二局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项目经理李奇志介绍,第一道门用于“身份核实”,第二道门是“出境方生物信息采集”,即通过指纹、人脸识别模式进行通关,第三道门用于“入境方核对入境信息”,即澳门方的信息核对系统,这样的通关模式实现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据透露,通关最快可能不到1分钟。
项目克服了重重困难
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不仅具备口岸功能,还承担着综合交通枢纽集散功能和城市服务功能,总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项目打造的是多枢纽口岸,现场施工复杂化、多元化,除去联检通关大楼,还包括高架桥U型匝道、市政道路、莲花大桥改造及地下综合管廊等,可谓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合集”。(备注:目前已完成的是45万平方米)
据介绍,横琴口岸项目沿海,地质条件不理想,为了保障新横琴口岸的稳固,施工方在13.5万平方米基坑施工范围内,以4米桩基间距打入8400根100多米的超长桩基,仿佛在地底植下了一片密集的钢铁森林,是国内在施体量最大的桩基工程。
另外,为了莲花大桥与新口岸联检大楼紧密相连,要对莲花大桥进行弯桥改造。为保证施工期间匝道段下跨境道路畅通,项目最终制定了60米极限半径弯桥顶推的施工方案。弯桥顶推就如“贪吃蛇”游戏一样,先建设一部分桥体,然后在顶堆支撑平台上通过特殊装置向前推送,再建设一部分桥体,再向前推送,以此类推,桥体如“贪吃蛇”般逐渐加长,最终推向连接处,实现全桥贯通。目前,莲花大桥弯桥顶推已全部完成,项目经理李奇志介绍道:“这一次施工,严格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世界最小半径的弯桥顶推。”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冯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