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传统美食博主,在某境外视频平台被700多万人关注,数千万人喜欢,美国人、俄罗斯人、澳洲人、越南人、意大利人、伊拉克人……因她,更了解中国。
视频里的女孩叫李子柒,她所有的视频都是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展开,但和其他“美食博主”不一样的是,她拍摄的时间跨度会拉得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一般人拍做菜,可能会用到酱油,然后会从“我们已经有酱油了”拍起,而李子柒会从“我们如何种出黄豆拍起”。
在微博、B站上,她有很多粉丝:
其实在境外,数百万外国人也是李子柒的粉丝。截至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某境外视频平台上的粉丝数是735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长中。
如果点开视频评论看看,会发现她的粉丝遍布全世界各地。比如七个月前,李子柒用纯中文写了一条动态:
底下最高赞的一条评论是:
有伊朗的、美国的、俄罗斯的、菲律宾的、巴西的网友……
上面这个网友说:她是我最喜欢的博主,是一个大厨、艺术家、园艺家,我希望他们能加上英文字幕,我想知道她在说什么。
还有这位粉丝说:看到结尾她和她奶奶一起大笑,我看哭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李子柒的视频评论下面,我们没有看到太多争论、质疑、恶评,大都是发自内心的祝福和赞美。
比如这位网友说:我希望她奶奶能长生不老,一直一直活下去,在那个童话世界里。
还有网友说:只有在看她的时候,我才绝对不会跳掉广告,因为我希望她能赚到那个钱。
前不久,笔者看到有人对李子柒提出质疑,说中国农村的生活并没有这么美好,她这是过度美化了乡村生活。
但笔者认为,这其实无伤大雅,而且恰恰是她受欢迎的关键。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真的浑身污泥。
李子柒也一样,虽然她具体展现的不是务农生活的辛苦和琐碎,但她视频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利用现有自然资源自给自足的伟大创造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让许多老外看了以后心生向往,发出感慨“她的园子简直就是伊甸园”,“中国真美好。”
在李子柒的视频中,你能看到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美好生活,而这种理想生活,常常被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提起。
在陶渊明笔下,这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
在索罗笔下,这是“托身森林、不染声色的人,是不会忧郁结滞的”的《瓦尔登湖》。
热爱隐居的孟浩然选择了这种生活,擅长写农村生活的范成大热爱这种生活,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向往这种生活。
这是一个能引起全世界共鸣的话题。
视频中的她看起来无所不能,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可以牵着牛耕地,也可以在田野间收获。她4月会酿枇杷酒,5月又能酿出樱桃酒,7月做出七巧饼,8月做出苏式鲜肉月饼。
李子柒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她有些视频一拍要拍8个月,中间许多技能是她后来学的,比如她为了拍“活字印刷”,专门花了小半年时间去学,最后才拍出木活字的视频。
所以她的视频让人觉得很真实,她很多干农活的把式,一看就不是演的;她的手远看很细腻,拉近了看很粗糙。
她切白菜就真的切白菜,种黄豆就真的用锄头翻地,做竹子床就真的用锯子锯竹子,剁羊肉就真的拿起刀大开大合地开始剁肉。
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以色列人、俄罗斯人、沙特阿拉伯人等几十个不同国家的人,用几十种不同的语言,在她的视频下面一起夸她好,一起夸中国文化好。
李子柒视频展现的,恰恰是中华民族那些曾经影响世界许多年的文化,那些珍贵的精神内核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代表。
在网红经济的时代,争鸣总是不断存在。也有网友觉得,李子柒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迎合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是负面文化输出。
不得不说,这个说法也是一种刻板印象,是简单的贴标签。
长久以来,关于乡村的记忆沉淀在一代代国人的血液里。在纸质出版的时代,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梁鸿的《出梁庄记》书写和传播了中国的乡村。
如何重新认识真正的当代中国农村,在新时代需要新的答案。乡村的原生态之美,动人心魄,雨后山林、农耕日常、酿酒品茗,是视频,也是现实。我们可以重新发现乡土中国的美好,也可以自信地对外展示中国农村的形象。
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的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
编辑:黛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