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策划/羊城派记者 陈骁鹏
文、图/羊城派记者 吴大海 林海生 黄翔宇 金羊网记者 李海婵 通讯员 王锭铨
惠州是广东省重点侨乡,有“客家侨都”之称,全市常住人口483万人,而旅居海外的侨胞就超过300万人,可谓“海内一个惠州,海外一个惠州”。
惠州华侨的历史究竟有多久远、影响究竟有多大?羊城晚报记者多日深度调研发现,惠州人移居海外已有千年历史,最早是为了讨生活、躲避战乱与饥荒,后来经过打拼成了当地的中坚力量。
在中国民主革命、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中,海外惠州乡亲出人出力出钱,为中国革命、家乡惠州的建设发展付出了汗水和鲜血。“从前是‘侨力为国’,现在到了‘国力为侨’的阶段。未来我们要尽力帮助、回馈侨胞,让乡亲们感受到惠州的浓浓乡情。”惠州市侨联三级调研员周伟清如是说。
拓荒海外 雄武性格成中坚
据不完全统计,惠州市现有归侨8457人,侨眷超过100万人,海外惠州籍侨胞和港澳同胞达300万人,遍布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惠州还拥有邻近港澳的地缘和亲缘优势,香港惠州籍乡亲达100多万人。据统计,每7个香港人中,有1个便是惠州籍。
这样数量庞大的海外乡亲群体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惠州人移居海外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始于唐代,盛于清末。唐代造船业发达,当时循州(惠州古称)人就乘船下南洋做贸易或直接“住蕃”;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惠州勤王失败后“诸文武臣流离海外”,不少惠州人裹挟其中在南洋定居;明代中后期,东南亚开荒垦殖移民盛行,数以十万计的惠州人出海做劳工;清代中期至晚期,惠州人又因为躲避饥荒、旱灾、水灾、政治迫害等赴南洋避难谋生。
“可以说,最早一批华侨之所以出海,其实就是为了躲避战乱灾害,讨生活。”周伟清介绍,自近代以来,东南亚的开埠建设、北美大陆的铁路修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离不开惠籍侨胞的辛勤努力甚至流血牺牲。
周伟清说,海外惠州乡亲都成了当地民众的中坚力量,像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惠阳人叶亚来就被委任为吉隆坡首任行政长官,吉隆坡城就由一帮惠州人一手建起,“这体现了岭东雄郡人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勇于担当、争当一流的精神。”
家国有难 海外游子八方援
“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有功革命”,这是孙中山给予海外华侨的最高赞誉,当然也包含了惠州华侨的一份荣誉。无论离家多远,只要家乡有需要,漂泊海外的惠州游子都会义无反顾地鼎力支持。
清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孙中山先后在1900年、1907年委派祖籍惠阳淡水的郑士良与祖籍博罗的邓子瑜回惠州发动三洲田、七女湖起义;1911年,惠州府、广州府等500名华侨回国参加黄花岗起义,惠阳(今惠东)籍华侨罗仲霍牺牲,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国民革命时期,惠州华侨也慷慨出人出钱,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1924年,孙中山委派廖仲恺建立黄埔军校,吉隆坡、新加坡、雅加达、美国旧金山以及香港等城市的惠州会馆(同乡会)积极捐资,助力兴建军校。1926年,美洲、南洋各地惠州十属的侨团发电敦促国民革命政府出师北伐,318名惠州海外青年回广州参军,随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出师北伐,不少华侨战士为攻占武昌城英勇牺牲。
抗战爆发后,宋庆龄、廖承志与香港惠州会馆联合向海外华侨与香港同胞募捐购买武器与物资,由叶挺夫人李秀文押运送给新四军。惠州沦陷后,南洋惠侨组成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先后回国投身抗战,惠阳籍华侨青年逾千人参军救国。1946年至1948年,东江地区连年水灾、旱灾,粮荒严重。南洋华侨捐资购买暹罗米4万吨,面粉、奶粉上千吨,还有大批衣物、药品,救济灾民。周伟清表示,“这真的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
饮水思源 侨资助力促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惠州城解放,惠州的社会主义建设凝聚着无数惠州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心血,海外乡亲的桑梓情深渗透在惠州的每一个角落。
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侨汇业管理暂行条例》,海外侨胞通过侨汇的方式支援家乡经济建设。仅1952年,惠阳县侨汇收入就将近27万美元。1957年,由海外华侨、社团捐资支持的惠州华侨中学就开始了办学。
改革开放后,国门向世界敞开,从此惠州广大旅外乡亲回家的路不再遥远,他们纷纷回乡寻根问祖、投资和捐助公益事业。1980年,今惠州市境内原惠州市(县级)、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侨汇收入合计达到2753万美元。
国务院颁布《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后,1979年至1986年间,惠阳地区以华侨、港澳同胞投资为主的“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执行合同累计达到3271宗,产值5.38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至今,惠州全市共接受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捐赠总额约16亿元,范围涉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敬老爱幼、扶贫济困、抗灾赈灾等多个方面。
时光荏苒,改革开放已经41年。在海内外惠州乡亲的支持下,惠州正在努力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华侨文化已经成为惠州的城市名片与文化自觉!
【文脉观察】
惠州海外乡亲的异乡故事
1200个海外惠州子弟回乡认祖归宗、惠州人创办印尼首家华文大学、孙子带着爷爷的骨殖回到故乡安葬……11月28日至29日,第十届世界惠州(府署)同乡恳亲大会(下称世惠会)上,近600位海外侨领、港澳台同胞和友好人士,个个都带着一箩筐的故事。
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专访了多位乡亲,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年龄层,但却操着各异的口音表达着同一个意思:“每个海外惠州人都希望家乡好!”
“我们要有山的性格,海的胸怀,一个地方不能单纯讲发展,也要讲感情,只有钱而没有感情的地方是没有用的。”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在世惠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希望各位乡亲常回家看看,或观光旅游,或投资兴业,惠州将一如既往地带着感情、带着情谊,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凝聚合力,共创美好明天。
这份诚意受到了海外乡亲们的盛赞。
返乡寻根 >>>>>>
三代移民带爷爷魂归故乡
“我真的太喜欢惠州了!这里非常美丽,非常干净。我也很喜欢惠州市民,很热情,让我有一种回家的安全感。”30多岁的马来西亚马六甲惠州会馆青年团团长罗宪彪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向记者谈及他的感受。他爷爷在上个世纪20年代由大惠州地区南下马来西亚谋生,至今已有四代人了,他自己是第三代。他是第五次来中国了。
“我爸爸跟我说,当时爷爷是因为太贫穷、吃不饱饭,才跟家人一起去马来西亚讨生活。”他说,从小他父亲就向他讲述家乡的概念,要他一定要回老家看看,感受会完全不同。起初罗宪彪还不信,直到2015年,他初次来到惠州,才发现,真的和自己一直生活的马六甲太不一样了。与宗亲一起返乡祭祖,增强了他血液中对中国、对祖先、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无独有偶,马来西亚客家工会联合会秘书长曾劲华的寻根故事也催人泪下。
“爷爷会跟我讲起自己当年背井离乡的故事。在故事里,我能够感受到爷爷对于家乡的思念。”曾劲华也是第三代,本届世惠会是他第四次回惠州。回想起首次回惠州,他激动地跟记者介绍,2012年,自己跟着叔叔带着爷爷的骨灰,首次踏上惠州大地、寻找自己的“根”,并将爷爷安葬在家乡。
曾劲华与爷爷的感情很好,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听爷爷讲故事,爷爷还会教他讲客家话,尽管当时年纪尚小,对于宗族没有深刻的理解,但由衷觉得客家话很好听,“音调、语调都很特别,我都很喜欢。”曾劲华看到周边的不少朋友踏上“寻根”之旅,他就开始困惑:为何自家没有去“寻根”,自己的根在何处?特别是父亲跟身边的叔叔们接二连三去世后,心中的感觉更加强烈。
直至身边只剩下他小叔一位长辈时,俩人达成一致,开始翻找族谱,成功在族谱中找到他爷爷的名字,里边记载了爷爷“下南洋”的过程:因家庭贫困,从惠州到潮州、汕头一带码头,登上“红头船”,远赴南洋。
2012年,曾劲华带上爷爷的骨灰、族谱等相关材料,踏上了惠州大地。“我知道我爷爷想回家”曾劲华说,他们一开始直接来到了淡水,不久后就被告知祖籍在惠州平山镇,并成功地与自己的宗亲相聚,将爷爷葬在故土。“我们都到祠堂里去祭祖了,大家都很开心,印象非常深刻。”
“寻根”成功后,曾劲华与在中国的宗亲保持良好联系,每次回来都与他们相聚。世惠会期间,恰巧曾劲华叔叔回到中国。“我明天也跟叔叔在惠州集合,去跟我们的亲人聚合,我们同辈的总共有21人。”
罗宪彪也表示,中国在世界上越来越强大,让海外侨胞感到十分骄傲。这次他参加世惠会,还参加了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因为家乡的企业发展规模大,大湾区的发展势头很好,让罗宪彪也产生了回乡投资的念头。
沟通内外 >>>>>>
千名海外少年冬令营归宗认祖
“本届世惠会的一大特点就是青年人多了,年轻面孔大概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相信未来将成为念祖爱乡的主体。”惠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钟永兰如是说。
近年来,像罗宪彪、曾劲华这样的青年人越来越多。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培养年轻一代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是目前马来西亚惠州乡亲的共识。“20多年前我参加会馆活动,发现现场只有我一个年轻人,我就在想如何打破这种困境。”马来西亚惠州联合总会署理总会长、马六甲惠州会馆会长彭顺表示,经过调研、探索,他找到了一条出路:将马来西亚的青年惠州乡亲以冬令营的形式组织起来,到中国来游玩、学习。
从2012年开始,海外华裔青少年冬令营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来自12个国家的超过120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后加深了对东江客家文化和惠州祖籍地的浓厚兴趣与家乡情怀,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祖籍国、祖籍地的了解与认同。
彭顺的女儿彭宁就是其中一个典型。2013年的时候,彭宁第一次来到惠州,“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初中升高中时,她就已经有了回惠州华侨中学读书的想法,但因为种种原因搁浅。高考结束后,她再次燃起来中国念书的想法,于是成功考到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读。
至今,身为大二学生的彭宁已经回了惠州好几次,每次都会到惠州西湖及红花湖打卡,离开时带上一些梅菜。“对我来说,这就是惠州的标志,每次看到梅菜都会想到惠州。”
“小时候上学读中国历史,了解到了惠州西湖与苏东坡的故事。为了帮百姓修桥建路,他连皇帝御赐的金腰带都送出来,这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让我感动,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中国、读懂中国。”彭顺说,此前他还邀请了惠州市第八中学的学生前往马来西亚,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
目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马六甲的青少年引流到惠州,通过激励制度激励少年们开口讲客家话,“只要他们开口讲了一句,我们就胜利了一大半。”
开枝散叶 >>>>>>
惠州人创办印尼首家华文大学
“从1987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回惠州,这些年惠州的变化太大了,难以形容。”印尼棉兰鹅城慈善基金会资深会长廖章然今年83岁,他是第二代移民,曾参与筹办首次世惠会,对惠州感情深厚。“每一位海外惠州同乡都希望能为祖籍国作出贡献,为惠州的发展献出一分力。”
对于家乡的思念,廖章然有着特别的经历。他经常在有124年历史的棉兰惠州会馆参加活动,对家乡惠州的感情颇深。然而,上世纪末当地政府曾禁绝华语数十年,学校禁止教华语,讲华语要坐牢,棉兰惠州会馆也被迫关闭,他有数十年的时间不能说家乡的语言。
眼看着广东惠州家乡蓬勃发展,而在印尼不少年轻的惠州乡亲连中文都不会说、汉字都不会写,更不用说记得自己的祖先惠州,廖章然十分心痛。如何让惠州人、华人对自己的家乡有概念?廖章然决定从华文教育入手。
中断了30多年的华文教育重新开放,市场需求巨大,最缺的就是华文老师。时任印尼棉兰苏北华社慈善与教育联谊会副理事长的廖章然在家乡与印尼之间奔走,于是,2004年以来,中国先后派出了多批志愿者华文教师到苏北省任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文教师荒的问题。
然而,家乡输血不是长久之计,本地造血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廖章然希望能创办学校,培养华文专业人才和华文教师,在他的斡旋、参与下,2008年,印尼华人们集资建起了全印尼第一家华文本科高等学府——印尼棉兰亚洲国际友好学院:“我们希望中华文化将成为印尼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廖章然说,在印尼的广大惠州同乡能让印尼政府、印尼百姓更了解中国,加深两国之间的经贸、文化交流。“印尼有句俗语,不相爱因为不相熟,相熟了就相爱,我们都希望两国之间相熟相爱。”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