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0多名教育工作者齐聚佛山顺德研讨智慧教育
2019-11-30 17:05 羊城派
看A.I.课堂如何改变教育

文、图/羊城派记者 张韬远 通讯员 李海符

新技术如何推动中学教学高质量发展?未来课堂建设的科学路径应往什么方向探索?11月29日,“2019年互联·深度——新技术、新教学、新高考全国研讨会”在广东顺德一中举行,这些问题成为教育工作者们热切关注的焦点。

本次活动由顺德一中、华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包括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在内的高校专家,以及杭州四中、合肥八中、湖南师大附中、广雅中学等全国多所名校2000多名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活动。

来自全国的教育工作者专注听讲

论道顺德,全国教育专家畅言智慧教育

“信息技术变革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改变着我们对教育的思维和理念”,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张毅说道, 在当前新高考的背景下,新技术如何推动新教学、实现新飞跃,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必须直面的主题。

为此,顺德一中搭建本次全国性学习交流平台,与优秀兄弟学校切磋“教育武艺”,探索新技术、新教学、新高考。

“学校进行以互联深度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两年多了,希望能够更好地听取专家同行对于课改工作的宝贵建议,利于我们更好地深入这项课堂改革”,顺德一中校长谢大海说道。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博士在致辞时谈到,当前的教育面临三大挑战:第一是技术对教育的挑战,这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是区域差距对教育的挑战,这需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三是同质化对教育的挑战,这需要实践因材施教。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行业专家智慧,把技术和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教育之难。

会上,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赵建华发表了《核心素养框架下的能力导向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主旨演讲。他提到:“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思维的训练过程,如果老师能够有意识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话,学生能力的发展会更好”。

研讨会设置了九大高考学科专题报告、名校长论坛、同课异构、评课等研讨形式。

在同课异构环节,顺德一中九大学科教师采用讯飞智慧课堂等产品,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进行教学切磋,不少教育工作者都是名校的优秀教师。在一场高二语文课上,顺德一中的老师通过智慧课堂系统发起“如果你是小通讯员,你会不会舍身救战友”的实时投票讨论,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A.I.因材施教,打造智慧教育应用示范校

身处顺德这个“智造创新”区域,顺德一中基于“互联网+”背景,大力推进第二轮课堂教学改革。自2016年谢大海担任该校校长以来,学校致力打造“互联深度”未来课堂,开发“RDE双主线”教学模式。

回首学校打造未来课堂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科大讯飞“A.I.+教育”赋能的身影。

为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顺德一中借力华南师范大学、科大讯飞共同构建“高等院校—科技企业—普通中学”三维联动机制,打造“互联·深度”教学改革全省教研平台,吸引近200间学校参与交流。

其实早在三年前,科大讯飞智慧课堂已进入学校实验班课堂;去年,学校又与科大讯飞签署大数据示范校战略协议,共同建设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示范校。

如今,讯飞智慧教育系列产品已与顺德一中形成深度互联关系,在教学、考试、管理等教育关键环节全面布局。“现在全校高中部60个班全都推广了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学生和老师人手一台平板”,顺德一中副校长彭任清说。

在学校行政楼里,还“藏”着一个科大讯飞的样板间——讯飞智慧教育体验厅,这里既是学校对外的A.I.智慧教育参观窗口,也是学校大数据个性化学习服务中心。科大讯飞驻点运营人员介绍,顺德一中至今已经使用了科大讯飞的个性化学习手册一年。如今,顺德一中高中三个年级的同学每周都能获得理科不同科目的个性化学习手册,每个学生拿到的手册内容都是根据自身知识薄弱点“量身定制”的,从而实现“因材施教”而非千人一面的教育目的。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