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史】为山水画开一生面,为主权战奏响凯歌
2019-11-30 14:49 羊城派 原创
西沙画作,钩沉广东美术界,乃至全国文艺界的一段“海洋”往事

文/羊城派记者 朱绍杰

【画事拾零①】

1974年“西沙之战”告捷,中国文艺界以南海海疆为题材,兴起一系列的创作热潮,广东画家更为此留下一批作品——

在“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展”上,著名画家林墉所作的《西沙风光》引人注目。

作品描绘的是西沙的海防前线,画面中驶向深海的船舰、高耸的哨塔、训练的靶场都暗示着平静中的波澜,而正抵挡着狂风袭击的椰林和勇敢的边防战士如一道道铜墙铁壁守卫着祖国的南疆。

林墉画作《西沙风光》。广东美术馆供图

《西沙风光》尺幅巨大,占据了展厅一整堵墙。更引起观众注意的是,这幅“吸睛”大画的标签上竟标识为“年代不详”。

而在同期展出的西沙题材作品,陈洞庭所作《西沙椰林》亦未辨识出定稿何时。

陈洞庭《西沙椰林》

这两幅同时代画家的同题创作,恰是新中国七十年艺术探索创新的一个切面,钩沉广东美术界,乃至全国文艺界的一段“海洋”往事。

林墉烧了几麻袋速写

“当时交接给我们的时候这两件作品就写着年代不详。”广东美术馆典藏部主任胡宇清告诉记者,林墉《西沙风光》、陈洞庭《西沙椰林》原藏在广州迎宾馆,2017年移交广东美术馆。

广东画院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麦荔红告诉记者,广东画院还藏有另一幅西沙题材作品,由林墉与伍启中、周波合作的《北京送来的礼物》。

过去,中国艺术家的表现对象多为大江大河,少有海洋海岛。麦荔红认为,这些表现海洋海岛风光的西沙题材画作均创作于同一个历史时期,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

麦荔红对记者表示:“在反映时代主题与建设祖国边疆的背景下,广东的一批艺术家前往西沙群岛考察写生,其中包括关山月、林墉、陈洞庭等。”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林墉就以清新洒脱的笔墨情趣和富有南国秀美温和特色的人物画创作为画坛所瞩目。《西沙风光》作为一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山水景物画作品,在林墉的早期创作中并不常见。

林墉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沙风光》之所以没有落款具体创作年份,是因为自己感觉那幅作品还画得不够满意,年轻时也为此烧了几麻袋的写生速写。

文艺创作的“西沙热”

197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部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群岛的南越军队进行反击作战,史称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以下简称“西沙之战”)。

“西沙之战”打响后不久,军旅诗人张永枚写出了长篇诗报告《西沙之战》,著名作家浩然则完成了长篇小说《西沙儿女》,拉开了全国文艺界对于“西沙”同题创作的时代之风。

西沙的广阔天地、火热的时代背景为当时像林墉这样的中青年画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题材和舞台。

1974年正值全国美展,自西沙归来的年轻画家们回来就进行如火如荼的创作,为全国美展做准备。10月,林墉的《战地新歌》及《北京送来的礼物》亮相“建国25周年全国美展”。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强调,展览反映“西沙之战”的重大题材。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以上世纪70年代西沙为背景创作、写生的画家就有:黄胄、郭绍纲、谢耀庭、曾照欣、彭强华、招炽挺、吕恩谊、艾民等。其中关山月女婿、画家陈章绩的成名作就是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沙丽日》。

广东画家在“西沙”题材创作上独树一帜,不仅得近水楼台之利,更与创作者的长期储备有关。据周波的“艺术活动年表”记载,早在1973年,他就与林墉到西沙群岛去体验生活。

艺术家必须亲临现场

其实,在林墉与周波到西沙群岛体验生活的前一年,著名画家梁世雄就随南海舰队军舰前往西沙,登上永兴岛体验海岛生活。

日前,年近九十的梁世雄先生在家中整理旧作,发现了一幅超过六平方尺的大幅国画《红日照西沙》,他向记者讲述了这幅从未发表、从未参展的西沙画作的创作前后。

画家梁世雄和他的作品《红日照西沙》。羊城派记者 朱绍杰 摄

1972年,恰逢南海舰队派人到广州美院进修,梁世雄等人与部队画家自此结下深厚友谊。在部队同仁的牵桥搭线下,梁世雄、郭绍纲及汪宗伟三人结伴登上南海舰队护卫舰503号,前往西沙群岛采风写生创作。

“当时听说能够去南海看一看,很是兴奋,毕竟自己去过高山高原、大江大河,但没有切身处地地面对过大海。”此前,梁世雄走访中印边境,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创作边防题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他多年的创作心得。对于他来说,艺术创作要求艺术家必须亲临现场。

回忆起四十年前的西沙之旅,梁世雄依然历历在目。“我到了西沙群岛,那里的海浪盖脸而来,但我不怕。很多同行的战士来自山东,不适应风浪,但我在甲板上安然自得。这对我创作很有利。”

“那次我从出发到回来,前后约一个星期,是我第一次在大海上长时间体验生活。来回西沙的路途风光、经历让我大开眼界。”西沙之行让梁世雄留下了深刻印象。

梁世雄说:“我在画长江的时候,注重表现‘不尽长江滚滚来’,即江水绵延向前的动感。西沙之行后是我第一次画大海。大海给我的感觉是开阔,一望无际,这是大海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和江河最大的区别。”

在中国历史上,描绘海洋的绘画作品比较少,其中不少还是神话中的海上仙山。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中,历朝历代的艺术家的创作对象往往是花鸟山水,少有表现海边的事物。

可以说,表现海洋事物在传统绘画中并非主流。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不同的区域特色开始在绘画中得以展现。新中国成立以后,海洋题材的画作大都紧扣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生活来进行表现。

让看到画的人热爱西沙

梁世雄一众所乘护卫舰担负补给任务前往西沙群岛中心永兴岛。停留两日后,他们即随军舰返回。返程途中,军舰还接到上级命令,救助了一艘触礁被困的泰国渔船。

这趟南海之旅让梁世雄留下了四本大小不一的写生速写。“我在西沙之行的过程中,侧重写生观察、画速写,体验生活,回来后再重新组织画面。”回到广州后,梁世雄在六尺的宣纸上着手创作了《红日照西沙》。

梁世雄《红日照西沙》。羊城派记者 朱绍杰 摄

画作前景为永兴岛上军民在椰树下围坐学习,海岸上渔船停靠休憩,远方红日映照南海,军舰巡航渐至,保卫着祖国海疆。梁世雄为画面添加了大量细节,其中军民群众、军舰渔船均来自其现场速写的基础素材。

《红日照西沙》落款描述该作完成于1976年,时隔西沙之旅业已数年,此间由于诸多客观原因,该作一直没有送展或发表。

直至近日为筹备即将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个人展览,梁世雄的子女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找出,并计划捐献给关山月美术馆作为永久收藏。

南海雄奇壮美,西沙风光旖旎,但军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现实中的植被、军舰或军民,都没有画面上那么一派繁华。梁世雄在创作中,特意对画面进行了美化。

“世界上哪里有完整的景色?画家对于素材的正确把握和组织,才能让画面表现出美。”梁世雄认为,无论是永兴岛还是其他题材,艺术都需要画家对素材进行加工、美化。

而他希望自己的创作可以表现出永兴岛上的一种希望:“让看到画的人对西沙产生热爱。”

【延伸】

西沙题材创作的时代之风

1974年,浩然的长篇小说《西沙儿女》出版,轰动一时。西沙创作的时代之风自文学吹向电影、音乐及美术领域。

浩然《西沙儿女》小说封面

北京人民出版社捷足先登,组织了岭南画坛的精兵强将如林墉、周波等画家,将小说《西沙儿女》改编成了连环画。

1975年1月,连环画上篇《正气篇》出版,下部“奇志篇”在5月出版。这在当时的中国形成了《西沙儿女》小说、连环画畅销的风潮。

值得一提的是,同时代同题创作的《西沙儿女》连环画共有三个版本,分别为北京人民出版社的林墉、周波版本,黑龙江建设兵团的吕敬人、侯国良、刘宇廉版本,及上海画家赵仁年版本。

197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南海风云》,其插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由著名军旅作曲家吕远作曲,著名军旅歌唱家吕文科、卞小贞首唱,成了西沙的名片。

【访谈】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海洋题材的创作越来越重要

羊城派:广美美术馆在今年10月策划展出“20世纪50-70年代‘海洋建设’主题作品展”。在当下谈论“西沙”题材的海洋创作有怎样的背景?

胡斌:今年全国的美术馆都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来设计策划馆藏作品展。策展的角度很多,其中比较多的是围绕七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新生活。在这七十年间,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也积极投身服务或反映新中国建设的创作之中。

张鄂生《晚泊》1962。20世纪50-70年代‘海洋建设’主题作品展作品(下同)

在以往的这类主题创作中,我们较多地见到工农业方面的建设,比如开山修路、筑堤围田等。传统而言,中国的文化主流是陆地国家性质的,虽然我们的海岸线很长,但谈论、创作海洋题材,一直比较少。

庞泰嵩《万航待发》1964

一般来说,艺术家写生、深入生活的目的地,往往是高原高山,大江大河,广东作为沿海省份,艺术界在这方面的实践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这方面关注和研究开展基于这种地理环境、地缘关系。

羊城派:如何评价海洋题材的特点和意义?

胡斌:从题材上说,海洋水浪的纹路当然和江河有着巨大区别,不过其中还是有一些相通甚至接近的地方。我觉得海洋题材中最突出的特点应该在于海滨的风光,包括沿海居民的衣着生活、海滨地区的地理地貌、植被事物等。

郑爽《南海女民兵》1973

在传统的中国画中,对于内陆风光事物的表现有着一套成熟而行之有效的范式。这就是为什么不少艺术家写生创作喜欢去西北、黄山、太行山等地方,那里都沉积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上的表达范式。

而在海滨的热带风光里,没有这种历史沉积,画家不大能从过去中找到范式、甚至套路。因此,海洋题材需要艺术家真正地、用心地去观察事物,寻找新的方式表现海洋,而不是仅仅以眼前的事物,套用过去中国画上千年的传统范式。

这些有别于内地的风光、植被带来了某种新奇感,可能对已有的笔墨语言、表现方式产生冲击。我们今天看到一些海洋题材的探索中,画面的色彩、光线和主流国画有所区别。

我觉得这是比较重要的意义,艺术家要真切地反映新题材,就会带来语言上的创新与变化。

胡钜湛《海练》1973

羊城派:回顾过去对于海洋的描绘,有什么方向值得继续注意?

胡斌:海洋题材的创作丰富了我们表达生活的类型,但我觉得还不仅如此。今天,中国正从陆地大国向海洋大国发展转型,海洋题材的创作越发重要。

由于对海洋的不熟悉,我们在表达中往往加入对于海洋的想象,甚至某种恐惧和警惕,海洋的形象也和某种政治生活联系在了一起,成为民众对于海洋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海洋建设、海洋边防等方面非常重视,其中的话题也很值得研究,比如如何建设海疆、如何填海造田等,这些都是非常具有画面感和年代感的事件。

合作网站:『文史广东』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