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劳动为先。11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中华文明发轫于农耕文化,千百年来,国人在价值取向上有着底线的共识:不稼不穑是可耻的,勤勉耕作是光荣的。这种朴素的劳动观,成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劳动不仅创造了历史,劳动更是成就了教育。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观之,学生的劳动素养是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与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的辩证统一。自古以来的中国教育传统,从未与劳动割席而治过。比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便闪耀着劳动教育思想的光芒。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勤与劳始终未曾分家,而劳与识更有着血脉渊源。一切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说到底,都来自于最宽泛意义上的劳动实践——改造自然的劳动、改造社会的劳动、改造人类自己的劳动。无论是种瓜种豆,或者是除草拔苗,春耕秋收的付出、春华秋实的收获,劳动构建起一个社会最底线的伦理关系。每个真正的劳动者都深谙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坐享难成、奋斗得福。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倡导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劳动教育,让被教育者回归自然、完成社会人的角色塑造,亦是拯救“塑料儿童”“宅男宅女”的“良药”。更具体而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是提高大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一言蔽之,劳动,让学生与社会更好地“链接”。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就意味着新时代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自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来,我国劳动教育体系业已初步形成。北上广也好、中西部也罢,基础教育已经越来越“接地气”——压花泥、学织布、掰玉米、烤玉米……劳动,将抽象的“硬道理”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逻辑、生活技能,帮助一颗颗“幼苗”茁壮成长。当孩子们躬身于田间地头,他们收获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强调的“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全面发展”。
不过,劳动教育仍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如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偏差、落实乏力、引导形式化、管理碎片化等问题,依然存在于不同阶段的教育中。于此而言,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就是要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意见》的出台,既是应时之举,也是推进之力。一方面,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应有地位;另一方面,为劳动教育落地落实提供了具体而微的遵循与抓手。今年7月,《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再次明确要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等要求。这些政策的出台,昭示着劳动教育开始系统化“升级”。
《国语·周语上》有言,“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无论是洒扫庭除的劳动,抑或是躬耕田野的劳动,都是新时代教育大计的重要内容。研判贯通机制、搭建资源平台、迭代考核目标,扭转“舍不得”“没时间”等惯性思维,全面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改革……如此,方能真正书写劳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新篇章!(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来源 | 央视网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