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 22:00:00

夜思 | 别一提“断舍离”,只知道扔东西

Miss 柳 中国青年报
小年说
近几年,“断舍离”广受追捧。但在一次次痛下决心扔东西后,为什么不少人又重新掉入买买买的陷阱?

其实,盲目扔东西并不可取。只有断掉内在的不配得感、虚荣心和不安全感,才是真正的“断舍离”。

推荐给你,静夜思。



别一提“断舍离”,只知道扔东西

来源:张德芬空间 | ID:tefenchangpublic

作者:miss 柳


一年前,朋友Anne迷上了断舍离。她痛下决心,在老公和儿子的强烈反对下,坚持扔掉了家里70%以上的东西。
 
断舍离之后的家,窗明几净,清爽舒适,原本不到80平米的面积,看起来有100平米以上。
 
最近去她家玩,却发现她家又恢复到了一年前的状态。从客厅地板、沙发,到卧室的床上、梳妆台,到处堆放着各种物件,下脚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
 
“断舍离之后,总觉得家里好空,买东西的欲望反而更强了。
 
一个人的家,最能呈现出Ta的内心状态。

在买和扔之间,最能看出你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映照出你内在信念系统的“木马程序
  
清理完之后,又重新让你掉入买买买陷阱的,通常是以下三种:
 

-01-

贪便宜而购买  


朋友Anne解释说,在断舍离之后重新入手的东西,大多是趁着商家做活动的时候买的,绝对没有浪费。
 
比如,她会跟着闺蜜去批发市场淘衣服,那里的衣服据说有不少外贸尾单,一条款式不错的连衣裙,价格可以低至10多元,但需要靠自己从成堆的衣服里面慢慢地“扒”。
 
穿着淘来的衣服,她觉得自己特别勤俭持家,花了小钱,搞定了大事,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了高质量的生活。

问题是,因为便宜而购买的东西,成为鸡肋的概率远远高于因为需要或喜欢而购买的。
 
那些衣服,总是穿过一两次就被弃置在一旁,远远不如好几年前咬牙买的几套大牌套装耐穿耐看。
 
扔还是不扔,又成了新的问题。Anne只能自我安慰说:好在不贵,扔了也不心疼。
 
贪便宜的背后,有着“我不配得”的心理。
 
Anne因为愧疚感,不舍得花钱购买真正有品质的东西,只是一味地“退而求其次”,寻找平价替代品。
 
“买买买——扔扔扔——买买买”的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买的便宜货越多,内心越容易空虚,越无法控制继续购物的冲动。
 

-02-

为树立人设而购买


 买便宜的东西容易踩雷,买贵的呢?
 
一位来访者说,她在物质上对自己很好,家里堆满了限量版的LV、Gucci。
 
而且,她会定期断舍离,然后去买更好的。
 
问题是,每次刷卡之前,她都以为拥有了这个包包,就能获得一点幸福感,哪怕很短暂也好。可等到包包入手,拍照、修图、发朋友圈之后,那种无趣的感觉立刻卷土重来。买回来的包包,大多束之高阁。
 
她经济独立、事业成功,是众人眼中的女神,在朋友圈里也总刻意晒出最风光的样子,喜欢通过巧妙地展示各种奢侈品,来树立理想的人设。
 
久而久之,除了她自己之外,所有人都觉得她是人生赢家。
 
最近,她低价转卖了大约30个基本全新的包包。把包包寄走的时候,她觉得它们都很陌生,好像从来没有属于过她。
 
需要通过物品来彰显自己的价值,其实是因为自我价值感过低。
 
而当一个人把生活变成了“真人秀”栏目,通过物品来粉饰美好的个人形象时,Ta与所拥有的物品也缺乏真正的联结感。
 
所以,即使拥有了许多人人羡慕的奢侈品,也很难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
 

-03-

为囤积而购买


两年前,我为了凑够100块钱的超大额满减,囤了三瓶注氧面膜。卖家说,一瓶面膜平均可以使用2~3个月,三瓶面膜也不过是半年多的量。如今,面膜已经到期,我才勉强用完了一瓶,其它两瓶只能丢掉。
 
我们最容易囤积的,往往是看起来“肯定用的上”的消耗品。尤其是遇到优惠,不多囤一点简直都对不起自己。
 
然而,在我给家里做断舍离时,清理掉最多的,恰恰是这类物品。要么是囤积之后就忘掉了,要么是多到过期了还没用完,要么是用了一半,有了更好的替代品。
 
为了未来的需求而购买、储备物品,看似擅长规划,其实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 担心以后物品涨价,要花更多钱。
  • 担心要用的时候“不够”了,所以事先准备好。
  • 担心以后没钱了,趁着有钱赶紧买下来。
 
带着焦虑去购买与囤积,反而无法享受物品所带来的价值。


-04-

所谓断舍离,是找回自己的舒适

 
为什么要断舍离?
 
因为我们的生活里,堆积了太多并不那么需要的东西,既占据外在空间,也消耗内在能量。
 
而断舍离的初衷,在于重塑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为自己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状态。

扔东西并不是重点,通过清理物品、打理家居环境,更加走心地了解自己当下真正适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一个与内心逐渐亲近的过程。
 
高阶的断舍离,从清理内心的需求开始。它关注的是当下,而不是过去与未来。
 
在购入一件物品之前,可以先跟自己聊聊:


  • 我为什么觉得当下需要它?
  • 我希望通过它,获得怎样的体验?
  • 它的品质是否可以满足我的实际需求?
 
这三个问题,可以让你的关注点从一件物品的价格、品牌,到这件物品对你的意义所在。

换句话说,真正的断舍离,断掉的应该是内在的不配得感、虚荣心和不安全感。

让内在需求和外在的物质建立起真正健康的关系,而不是让物质为内在的焦虑、恐慌买单。

内在清明了,你再看那个东西,是真的需要它吗?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刚开始,内在伤痛和限制性信念还会被频频触发,这时,你要懂得温柔地停下来,进行觉察:
 
  • 为什么我不敢给自己买贵的、好的东西?

  • 为什么我需要通过这件物品来让别人认同我?

  • 为什么我总是习惯性地囤积?

 
这些更加深层的问题,都可以进一步去感受、探究。
 
花一点时间来体贴自己当下的真实需求,确认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再决定要不要购买。
 
排除掉了那些并不合适的选项之后,就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来建立简单、精致、有品质的生活,让生命得以回归到舒适的状态中。


—THE END—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张德芬空间(tefenchangpublic)。在这里,遇见未知的自己。转载需获得授权。作者:miss 柳。厦门大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撰稿人,涉猎心理占星、奇门遁甲、塔罗等领域。个人公众号:Miss柳的小宇宙


投稿·合作:yesi@cyol.com

(邮件后请附联系方式)




 



睡不着,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