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家何常在:深耕现实生活,做时代记录者
2019-11-25 15:06 光明网
进入网文圈十年,从日更三千到六千再到过万,何常在杀出重围斩获大奖

在斩获“网络作家金奖”之后,金秋十月,何常在再次引发关注,他的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背景的五卷本《浩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协联合推介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2019年度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名单。

是什么契机让他接触网络文学并深耕现实题材创作?他笔下的角色有着怎样的深意?他如何实现在网络作家和实体书畅销作家身份之间自由切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这位日更万字的网文大咖进行了专访。

网络作家何常在

初涉网文:塑造人物寄托年少激情与梦想

何常在是位跨界高手,诗人、青春美文作家、网络作家、畅销书作家是其身份转变轨迹,其诗歌刊登于《星星诗刊》和《诗神》,改写青春美文后,成为《读者》首批签约作家之一。

对于进入网文圈,何常在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有篇幅限制,顶多1万字的篇幅,难以承载更宏大或更波澜壮阔的故事,而网络小说空间大,可延续性强。

2009年他携仙侠小说《人间仙路》华丽转身,成为站在时代潮头的网络作家。“我们这一代网络作家几乎全是看着武侠小说长大的。当武侠小说的想象力更拓展,更超越现实时,就变成了仙侠小说。”

何常在称,武侠是行侠仗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仙侠是超脱修仙,我命由我不由天,体现的是一种拼搏反抗精神,《人间仙路》则承载了他童年的武侠梦。

“少年张翼轸有一丝懦弱,有少年共有的懒惰、调皮或者说是懈怠,但他也有一种对命运不服输的精神。”何常在说,小说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和向上的努力,是他年少时最纯真思想的一种寄托。

题材转向:改革故事激荡人心值得去记载

2010年何常在转向现实题材,创作的现实题材小说《官神》让他声名鹊起,改名为《问鼎》后出版,当年销量突破20万册。他将主人公定名为夏想,谐音为瞎想,或遐想。

“这是一部瞎想出来的作品,也可以理解为遐想连篇。”何常在说,作者笔下的人物或好或坏都有作者的影子,他把自己年少时的冲动、激情,包括改变一切的梦想,寄托在了张翼轸和夏想身上。

继《官神》之后,何常在又陆续创作了《运途》《掌控》《逆袭》等一系列现实题材小说,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

2018年,何常在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浩荡》,讲述改革开放大潮中,在深圳这个曾经的小渔村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故事。

“这40年里有很多激荡人心的故事和波澜壮阔的人生值得我们去记载。”谈到创作初衷,何常在介绍,在与政商两界朋友的接触中,他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人们拼搏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

《浩荡》故事的时间跨度长达12年,在网络文学领域诠释着改革开放带给城市和人们的改变,为奋斗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写作人生:笔耕不辍,名利双收

进入网文圈十年,从日更三千到六千再到过万,伴随更新字数的提升,何常在的文学创作更加游刃有余,他杀出重围斩获大奖。

回望来时路,他坦言初入网文圈时也曾有很多令他高山仰止的作者,他们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文笔肆意汪洋,但却一个个陆续失势。

在他看来,依靠天赋只能坚持一段时间,要想脱颖而出不仅要有表达的欲望,还要有毅力,既然要把一个故事讲出来,就要把它讲完。“天赋、毅力、机遇,再加上信心,各种机缘缺一不可。”

如今,笔耕不辍的何常在奖项加身,财富大增,成了真正的赢家。每天,他的大多数时间贯注于写作,尤其是那些万人空巷的节假日,是属于他的最安静的写作时间。

“我写作时间比较规律,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看会新闻浏览下需要的知识,9点开始写作,一天写七八个小时。”何常在介绍,网文圈有一些微信群,大家在这里交流,分享创作感悟。

当前,何常在身兼网络作家和畅销书作家双重身份。他说,出版行业实行三审制,而网络把话语权还给了广大作者,让他们更快速、更贴近地与读者交流,被网络读者“自发挑选”。

网文圈出现了一批网文大咖,但也泥沙俱下,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对此,何常在谈到,网络文学读者群多为十三四岁的学生,这些刚接触网络文学的“小白”,喜欢的就是杀人夺宝、升级打怪。而当他们慢慢成熟成为“老白”就会发现,现实不是爽,而要依靠努力拼搏。

“网络文学从出现到现在仅有20多年,它还需要一个时间来沉淀,还需要一个时间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对于网络文学的未来,何常在充满期待。(邱晓琴)

来源 | 光明网
责编 | 郑少玲